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寰宇:人间路 » 第十一章 方舟(一)

第十一章 方舟(一)

    “更新完毕。”二号车在会议大厅中的声音再次响起。

    会长台上,贵宾席下,所有人都坐了下来,等待着二号车后面的声音,像是在等待判决。东联邦邱会长的那番表态像是在代表人类做着最后自我辩护,一位人类地区领袖为了一个孩子的生存权,选择权而辩护。

    “84小时后,地球坐标北纬29度52分16秒,东经31度12分59秒,我们去这里,躯体从太阳内核回来,可以证明,躯体是安全的。启动更新程序,倒计时84小时42分。”二号车做出了决定。

    那是埃及自治区开罗居住地郊外的坐标。

    全场再一次掌声雷动,佩顿站起身转向邱会长方向,邱会长也站起身,朝向佩顿与秘书长,佩顿与邱会长二人同时伸出右手,轻轻地握在了一起,一切尽在不言中。

    中间的安理会秘书长,则伸出双手,按在中美两国领导的肩膀处,向着会场所有人点头示谢。

    至此,上世纪的太阳内核波动问题终于找到了原因,是这个外星飞行物的某个部分带着4800多年前古埃及一位国王与宠物的躯体留在了恒星太阳的内核中保存至今,虽然人类无法理解,但应该就会知道答案了。

    香港城上空,灰色金字塔已经慢慢发生了位置变化,以几乎静止的姿态,难以察觉的速度,悄悄地移动着,朝着西北方向。第二天清晨,很多早起的人习惯抬起头看向熟悉的地方,那里,已然空无一物。

    地球东联邦天空军,二架大型军用运输机机停在香港城机场,上百名东联邦特战队员全副武装,护送着一套套精密设备运上穿梭机,詹妮、杰登等技术组成员现场清点着,查看着每件设备,不想遗漏一个。另一架运输机上,驾驶舱后排,康教授,董凡雨,何兰兰已经坐在了位置上。

    埃及自治区已经在各个金字塔附近驱散了继续围观的人群,开罗居住地郊外,整个金字塔区域设置成了禁区,军方用特种车辆拉起了数道长长铁丝网,军用卡车、装甲车每隔一段就设有一个哨位。

    带有人类安全理事会标志的特种车辆,源源不断从一个临时通道驶入那个坐标附近,那里,也已经搭建起一座座临时帐篷。二天时间,这里俨然成了一个军事兼科研基地,不时有民用无人机飞抵上空,各种盘旋。一种反无人机的草帽型军用无人机,带着渔网状的漏斗,会立即飞向那些“入侵”无人机,将其照射瞄准,然后撒网装入其中,一个垃圾场,已经堆满了各种小型无人机。偶尔会有热气球飞向天空,也会被一种大型无人机牵着远离这块区域上空。因为这里,将会降临之前上十万人蹲守期待的那个存在出现,或许将实现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与外星文明的近距离接触。

    二天来,站在高处就会发现戒严区之外,一眼望不到头的黑压压数十万人聚集在外围,不少人举着各种内容的牌子高声呼喊,还有许多人搭着帐篷围在金字塔区域外,远处尽头还有源源不断的人影汇聚而来。

    天空中,出现了一排飞机,领航的是二架武装穿梭机,跟着二架大型运输机,侧面后面,十多家武装穿梭机护卫者运输机缓缓下降高度,在接近开罗机场的方向,护航战机一架架上升了高度悬停起来,让出了降落位置,现在的机场只为人类安全理事会服务。

    二架运输机分别安全降落。刚刚停稳,上百名带有安理会徽章的军人将飞机护卫起来,一台台平板车辆驶来靠近运输机尾部。另一架运输机后舱门打开,机舱内两列全副武装的东联邦军人列队跑下运输机,接着康教授等人径直走向停在不远处的穿梭机,在康教授等人刚登机后便立即起飞,几百米远处的十多架武装穿梭机则跟着起飞,护卫在前后左右。

    康教授一行人乘坐穿梭机来到了开罗居住地郊区的一个临时基地,唐钧,张永进则已经在这里等待,张永进一身戎装,配有安理会徽章,向着康教授一行了军礼,与董凡雨等人一一等握手。

    半个小时后,一台台的设备被拉进了这个临时基地,赖恩,杰登,詹妮等人指挥着众人很快忙碌起来,最后来的一个箱子非常显眼,感觉是装载着黄金或名贵工艺品,精致包装的箱子被一层层气膜保护着。

    中午时分,沙漠地上的热砂已升起高温气浪,戒严区外,人群一点都没有散开的迹象。靠近戒严区,则竖立着一台台各种形状摄像机显得杂乱无章,就像是一条条稀稀落落的小树林,许多记者被人群挤得已经很难正常直播,但也在努力地向着视频前的全人类解说着现场情况。

    前天开始,灰色金字塔高度已经降到了二十公里,越过了喜马拉雅山脉,飞越加德满都居住地主城时,所有人面向飞行物注视着,不少人下跪祈福,祈祷安康。越过喜马拉雅山脉从北部进入古印度领空,下午出现在新德里居住地上空,整个新德里城市沸腾了,所有人走出建筑外,向着飞行物拍照,合影,期待飞行物的这一次旅途一帆风顺。当越过巴基斯坦自治区上空时,大家都知道这位天外来客第一个接触的就是我们东联邦,也都将飞行物当做朋友,在遥远的地面迎接,欢送。

    接着越过阿富汗,伊朗,沙特等阿拉伯世界联盟的居住地城市,从高空看去,悠久的历史文化得以在建筑形态上完美传承,一片片方格状的黄色简约建筑,一座座炫美而壮丽的清真寺,一位位穿着简朴而深含人类文明内涵的黑白身影,从飞行物的下方驻立遥望。此时此刻,在对方眼里,我们只有一个称呼,地球人类,但在我们的思想世界,却是包含了所有信仰与传承。

    “三角体飞行物还有180公里,已越过红海,已降至10公里高度,正在减速,预计二小时后到达本地上空。”基地工作人员报告着最新位置。

    此时,下午二点,飞行物已经进入埃及自治区居空域,即将到达开罗居住地上空,高度10公里。

    “二号车,有反应吗?可以唤醒吗?”布鲁克向杰登问道。

    “还没反应。”杰登话音刚落,二号车就有了动静,显示尾部雷达朝向东面,身上的灯光跳动起来。

    “新电池电量99%,可以维持一百三十九小时。”杰登补充到。

    此时的二号车,已经脱离了两根线缆,六个轮子已经着地可以自由行动。

    “看,在那,来了。”

    “来了,来了”“准备迎接着陆”

    “指示标灯光亮起”“所以人与装备撤离预着陆地点”

    远处,排山倒海般的声浪响起,一浪高过一浪,更远处居然还夹杂了几声枪响,远处立即有军人向枪响的方向跑去,紧张地对讲机调度着。

    预着陆位置附近,架设了很多各种仪器,探测器,雷达。技术人员边调试着边抬头看向不远处正在靠近的巨型飞行物。

    开罗居住地主城区,熙熙攘攘的人群与车辆都停止了流动,在原地抬头向上看着。忽然间,一个巨大三角体飞行物阳光倒影进入了开罗城东边,由东向西缓缓移动,所到之处下方被阳光阴影遮蔽,一片片的闪光灯亮起。

    从下往上看去,一座人类既熟悉又陌生的巨大灰黑色三个面的“金字塔”,从天上平移过去,现在的高度只有几千米了。熟悉金字塔的人从一面看过去都感觉要比开罗郊外那个最大的胡夫金字塔还要大上一圈。每个人的表情都不同,惊讶,吃惊,心悸,慌张,兴奋,害怕,不少人两只手紧紧放在脸前诵念着古兰经经文。

    郊外基地,所有人都眯着眼注视着正在飘过来的巨无霸,不一会儿,灰黑金字塔已经飘到了坐标上空缓缓下降,警戒区外的人群逐渐安静了下来,都在目不转睛地看向高度越来越低的天外来客。

    随着高度的下降,每个人心里、耳朵里都有种说不出的感觉,类似登上高山,或者飞机上有时出现的失压状态,明明在地面上就感觉像是在几千米海拔的山上,好似周围的气压都下降了,耳朵内膜都鼓了起来。

    五百米,三百米,一百米,五十米,十米。

    灰黑金字塔停止了下降,在离地面十米的高度,悬浮了起来。警戒区最近的临时基地离灰色“金字塔”约一公里距离。用望远镜,可以清楚地看到,灰色“金字塔”底座下的砂石都在不停地上下一米的幅度跳动着,引出一片围绕着底座的灰尘带翻滚起来,只是这些灰尘并没有扩散开来,而是围着巨型三角底座翻滚,翻滚的幅度肉眼可见速度越来越小,约几分钟后尘埃砂石都瞬间落在了地上,地坐下恢复了平静。

    基地内传出通报:“外太空一个黄色椭圆物体从太阳方向高速进入大气层,并未与大气层产生摩擦,即将接触外星飞行物。”

    康教授等人均抬头看向上空,只见一道黄色光亮划过一条弧线直接钻入了灰色“金字塔”背对着基地的一面。

    忽然,所有人都是一晕,然后向左右晃动了一下,感觉眼前的这座伟岸灰黑色“金字塔”也是左右一晃,大地都晃动起来,周围的几座石料堆砌的古金字塔,都有烟尘和石块从台上滚落下,远处的人群发出尖叫声,形成了一条条人浪,但很快平静了下来。

    “地震仪显示,发生里氏3.6级地震,震中就在前面地表,。”工作人员报告着。

    “完成降落。”二号车发出声音。

    刚刚站稳的布鲁克看向二号车问道:“那是什么?”

    “是4800年前开启钥匙的人类躯体,回来了。”二号车答道。

    “那现在可以靠近吗,安全距离是多少?”

    “可以,能量核心史瓦西直径963米,逃逸速度,66%光速。”二号车说道。

    一行人已经不想再看二号车一眼了,都什么时候了,还在秀肌肉。

    技术组,带着二号车,与一队工作人员带着设备向灰色“金字塔走去,距离500米处发现几只鸟飞向“金字塔”,并在塔身上停了下来,仔细看去,此时的一面塔身犹如披着灰黑色鳞片,每个鳞片都外露出一个棱角,鳞片偶尔会反光,除了底座平整以外,能看到的两面都是这样,又像鳄鱼的身上的那种排列算不上整齐,有些歪和错乱,因为很小很密集,远远看去是平整的,一些鸟儿在上面不停降落起飞,飞来飞去,看上去是安全的。

    靠近到300米明显感觉温度有些下降,较刚才500米距离处,估计下降了有5度,开始有风在从前方迎面吹过来,风显得更冷。继续往前走不少人开始打起了寒战,有人双手在胳膊处来回擦着前进。

    赖恩抬头看向塔顶,塔尖部位在旋转,塔尖下方一块也在旋转,二者旋转的方向是相反的,感觉不到摩擦,像是悬浮在底座上。

    “我们还要靠前吗?”康教授问道。

    “可以继续前进150米。”二号车回道。

    众人只能向前继续,吹来的风越来越冷了,当走到离“金字塔”底座只有100米时,温度计显示温度只有15度,特别是穿着短裤的几位,已经开始了哆嗦,其中一位小腿抽筋,在原地拉扯着。

    “暂停。”二号车说道。

    50米,一行人站在离灰色金字塔底座非常靠近的位置,向两边望去,边长估计有接近2500米,抬头向上看去,一面底宽高窄的墙耸入云霄,就像是面前的这堵巨墙伸入了太空一般。他们在靠近一角的位置,远处看去,一行人已经是像一座大山下的几小只绵羊,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冷风,还在从底座下不断地吹出,众人的头发,衣袖都随风而动,这里的温度只有10度。众人都可以看到自己呼出的白色气雾向身后散去,更多的人冻得眼睛发红,双腿不停地哆嗦,但都在坚持着。赖恩与布鲁克,仔细观察着灰色金字塔的外壳,棱状的各种凸起角并不锋利,还有些钝感,夹杂着斑点镜面,无声无息没有气味,只有低温。

    “躯体,出来了。”二号车的声音让大家都向左右,四周望去,但都没有看到有东西出来,正要询问。

    忽然,只感觉整个身子下半部,特别是光着的双腿,一下子温暖了起来,接着胸口处,胳膊脖子直到面部,一阵舒服的暖风拂面而来,从每个人的脸上的表情就能看出,几个人吸着鼻涕,都面带笑容。

    “失温现象,5至10分钟后结束。”二号车发出声音。

    众人都相互看看,然后向二号车投去感谢的表情。

    一声气体喷射的声音从一个塔面传出,一行人抬头看去,只见正对着自己高耸的塔面斜坡上,出现了一串白色气雾很快消失,高大的斜坡上出现了一个的三角形缺口,像是肤表塌陷下去了一块,一个悬浮的长条形石板出现了,石板下方有十几个更小的尖头向下,底座向上的三角体,拖着石板漂浮着缓缓下降。

    这个石板长约十米,宽约三米,厚度还看不清,只知道石板上面肯定有东西。

    布鲁克、赖恩的耳机里,不停地由远方基地观测情况,实时传送过来。身后的工作人员,急忙将后面的两个透明箱体推向前方,是两个带冷藏功能的水晶玻璃陈列遗体的柜子。石板还在缓缓降落,五十米高度,康教授已经可以看到石板底部的一些条纹和图案,像是古老文化早期的艺术画。

    十米,五米,一米,在一米高处,石板停了,三十米外,一行人走推着两个柜子急忙过去。

    走到近处,所有人都被眼前的一幕震撼住了,只见石板上,躺着的一个头戴彩色方形帽子,身穿条形红、黄、蓝条纹的人躺在上面,穿着同样颜色的鞋子,身上的衣服镶嵌着彩色石头,贝壳还有说不上来的装饰品。康教授与布鲁克走近了一些,看清了面容,是一位约莫三十岁左右的女性,精致的面容肤表呈暗灰色,看上去是正常人的皮肤,嘴唇的红油似乎还有湿度,深黑色的眼睫毛似乎是刚刷上去的。

    “快,将遗体放入冰棺。”康教授喊道。

    几位戴着白手套的人立即上前,一边两个分别从遗体两边的下部插入数条薄片,薄片的一头都有拉钩,另一头被勾上后,几人一起用力,遗体被抬了起来,遗体还保持着柔性,就和刚刚去世一般。

    石板的另一端,侧睡着一头成年母狮,毛发都很新鲜,也被众人抬入冰棺。

    石板已经从一米的高度落到了地面,石板下十多个边长二十公分左右的三角体没入了沙土地里,不一会儿,从几十米外的地面钻出,飞向了上空那个缺口处。这些三角体的一系列运动,就和在水里、空气里一样,土地的阻力,就像不存在。

    “请问,接下来,我们怎么办?”布鲁克向二号车问道。

    “躯体是安全的,可以证明。”二号车回答道。

    康教授说道:“躯体确实是安全的,但我们需要时间,商量一个方法,帮助你们完成钥匙,请相信我们,这是我们的共同目标。”

    “改造,更新,保持50米距离,倒计时3分钟开启。”二号车没有回应康教授,再次发出声音。

    布鲁克,赖恩,康教授相互对视了一眼,这次多了个改造单词,难道是?

    “快,离开这里,先回基地。”康教授喊道。

    众人一起扶着两个水晶棺材,将电动轮速度开到了最大,向基地跑去。约100米距离后,布鲁克,赖恩,康教授,杰登四人,停下了脚步,转身望向二号车。

    只见,从高耸的金字塔斜坡下部,飞下来一个底座约莫二十公分大小的三角体,与托着石板的三角体差不多大,只是颜色稍显灰了一些。飘到了二号车顶部瞬间,三角体分裂成两个,大小只有原来的一半,几秒后,变成了四个,接着,变成了八个,再接着,变成了十六个,每个都只有分裂前的一半大小。十几秒后,只看到一团黑色的点在二号车上空悬浮着,再十几秒后,变成了一团圆形黑雾,还在继续分裂,最后,黑雾变成了一块黑色球面,难道二号车要钻进去?几人都看着这场景后的第一个想法,实在太黑了。

    这时二号车已关机,黑色的球从底部释放出一条黑线,就像是装满墨汁的圆桶,从下面用针戳了一个小洞,墨汁喷流下去,细线接近二号车的瞬间,变成了多条更细的线,钻进了二号车背部的不同位置。

    几人就这样看着,看着黑色圆球将细线喷洒在二号车上,此时二号车正在被改造,至于用什么方法或被改造成什么样子,都有种说不出的期待,也许是和二号车相处久了,他们并不担心二号车会他们有什么危险企图,但也同时向各自的上级汇报着这一情况。

    几分钟后,细线停止了下落,黑球体积减少了三分之一,剩下的瞬间变成了一股黑烟,钻进了大金字塔里,消失不见了,像是从任意部位钻了进去,二号车,外表没有任何变化。

    第一次交流中,对方已经告诉了人类,这些小三角体和细线,也许就是对方所说的金属氢,人工获取金属氢的形成需要数百万个大气压力下才能得到少许,如果需要的数量多,则需要在像地球这般大小的岩石行星内核压力下才能实现。人造一点金属氢,哪怕是一丁点,代价和需要的能量都是难以想象的,那么刚才流淌下去的若真的是金属氢,到底是用什么方法保持着的形态稳定呢?那个数量级的金属氢,会不会有危险,这几位都是疑虑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