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寰宇:人间路 » 第九章 对话(一)

第九章 对话(一)

    深夜十一点

    维多利亚控制中心会议室灯火通明。恒恒一家人已经回去休息,但技术专家小组全部人员仍在继续着会议。

    “各位,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吗?我们现在确认了一件事,就是新洞察二号车已经与100公里高空的外星飞行物实现了通信,十一个0密钥输入完成,1.8秒后,得到了回应,回应的数字是十一个1,证明二号车发送的信息被来地球飞行物接受了。

    “但现在问题又来了,再输入十一个二,或其他什么,又没有了任何信息,二号车的摄像头反应相对之前有了更精准的焦距对焦,确认了对方可以通过摄像头采集可见光信息。

    说完,布鲁克挤了一下眉心,各位,刚才大家都讨论得很热烈,都很高兴,现在我们也都该回去休息,各位可以向自己上级汇报新情况,明天我们继续研究讨论,今天的突破来自东联邦专家团队贡献,我们为他们鼓掌。”

    会议室里响起了掌声,虽然很晚,大家很困,但十多位组技术组成员们很精神,都看向康教授这边认同地点着头。

    “突破?突破!”董凡雨低声连续自语着。

    康教授扭头看向董凡雨,布鲁克也看向那边说道:“这位是董博士吧,早点回去休息,大家都累了。”

    “不,我不累,或许这密钥有其他含义。”

    瞬间会议室安静了下来,康教授听到董凡雨的话后,似乎有所明白,布鲁克则振作起来说道:“有什么新见解吗?”

    “他们告诉孩子0,通过二号车输入后回复了1。0也许并不是密钥全部含义,而且孩子或许是通过那个……”可能因为太晚,董凡雨挠着头似乎在寻找适合的词汇来描述。

    “是0到1的突破。”康教授补充道。

    “突破什么?那后来输入其他的怎么没有了反应?”杰登反驳道。

    康教授说道:“这证明不是数列关系的问题,应该是验证。下午二号车看到了这个孩子,以电磁波形式与海王星一号卫星车同步了信息,并联系了母体,现在可以确认在地球上空的飞行物接管了二号车通信,应该也是地球的飞行物通过某种形式向孩子发送信息十一个0做尝试验证,孩子收到了信息,我们通过二号车输入秘钥进行验证,对方回复1的解读应该是:已找到,突破了。”

    “几个月前,孩子也收到了一些数字。”布鲁克说道。

    “是的,但之前她们和我们都不知道是谁收到了。两个多月前,他们将同样的信息通过强脉冲形式告诉了我们,我们解读了信息的内容,缩小范围并找到了孩子,同样的信息另一个目的就是为我们找到目标后提供了验证条件,就像暗号。今天的事件,是对方在确认收到0的人与目标为同一人,对方的回应1,是找对了。”董凡雨补充道。

    “我不理解,他们为什么发送11个数字。”赖恩问道。

    “应该是通过某种感应传递的数据量有限,另一方面前面也讨论得我认可,他们的数列应该与十二进制有关系。”康教授说道。

    “那为什么不是0和6或者7呢?也能解释为突破。”赖恩补充问道。

    这个问题一下子让大家都陷入了沉思。

    不一会儿。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刘宏盛自语道。

    “什么,翻译器的内容,我听不懂,我要去GOOGLE百度一下。”杰登自语道。

    康教授与董凡雨听到刘宏盛与杰登的自言自语,对视了一眼说道:“也许,这就是第三步。”

    “什么,哪个?”杰登疑惑问道。

    布鲁克也问道:“哪个第三步?第二步呢?”

    “董博士之前想说的那个,应该是同时带有逻辑步骤的意思,0到1的突破,突破什么呢?是突破双方的认知差异与相互不理解,特别是通信内容上的相互不理解,这是完全两个世界的不同认知,我们在通信内容、符号规则与格式上的一切,对方看上去可能都是无规则的信息,对方的信息内容,我们看来也是。”康教授说完看向董凡雨,董凡雨则点了点头。

    “0可以理解是事件的起点,1是跨越,有1就有后续的步骤,之前在控制台打出的各种字符,没有反应,应该是因为我们相互不理解不认知。我想,这次事件可以解释为需要他们正在找的目标来启动认知过程,必须是正确人才能启动。如果相互认知不开启,双方的通信即使接通,但也像是对牛弹琴。”

    “鸡同鸭讲。”杰登补充道。

    “反正就是这个意思,通信建立后,我们相互都不懂在释放什么信息,规则没破解。刚才你提到的百度和GOOGLE,就是第三步,知识库。

    “一生二,二生三,有了三,就有了万物,对方能通过通信进入那些海量数据知识库来认知我们。通过第三步倒推第二步,那就是要建立信息规则。对方比我们科技先进,也许比我们聪明得多,能扫描到放射物,能破坏信息系统。那么应该让对方先认知我们,信息规则翻译,这就是第二步,这也是善意。”康教授说道。

    “几个月前,那个孩子的生日数据,说明对方已经了解我们的时间规则,还有数列规则。”赖恩说道。

    詹妮说道:“时间是个很抽象的概念,在她们的理解中,还不知道怎么来定义时间,描述时间,或许在她们眼里,我们的时间只是个变量数列,一个六十,二十四进制循环数列和三百六十五进制的线性递推数列组成的混合数列。”

    何兰兰说道:“但通过观测与扫描太阳系,她们应该能知道这数列与地球的公转,自转存在联系。”

    “没错,孩子的出生,她们感应到了,然后记录并扫描到了地球上信息系统某个时区时间数列,发送给了我们,肯定是东联邦东方城时区了。”詹妮说道。

    “但通过时间规则,也很难让对方认知我们,无法翻译地球上的数据库,知识库。”詹妮补充说道。

    “可以的,时间是切入点,先从她们有基础的开始,通过时间开始认知一些东西。”康教授说道。

    “什么东西?”

    “时间能说明什么,年龄吗?”有人说道。

    “对,就是年龄。物质的年龄,不同物质的衰变各有特征,物质的原子核内质子中子数也是我们的共同认知,外太空到处都是,都能用时间和数列翻译,先请他们从物质开始学习吧,通过时间翻译物质,通过物质翻译文字、符号规则,通过文字、符号与数字,认知我们。从形象认知以及孩子与对方联系便利的角度考虑,建议东方汉字、韩文、日文作为优先选项。”康教授说道。

    康教授说完,在场各位都陷入了沉思,随后不少人点头表示赞同。

    布鲁克看向大家说道:“还有更好的建议吗?”

    见没人再说话,继续道:“好的,今天虽然很晚了,但收获我认为是巨大的,我们再次为东联邦专家团队鼓掌。”

    控制室里,再一次响起掌声。

    “那个,康教授,哪种语言文字作为第一选项让对方先学习,这个我们通过外安会来决定吧,我个人没什么想法。”布鲁克看向康教授说道。

    维多利亚大剧院上层,已被改造成了数十间客房,供主要的一些工作人员居住,中方的几位专家此时已经疲惫不堪。

    “小董。”

    董凡雨的可见光手环刚闪开了门,正要进房间,回过头看到康教授走过来叫住自己。

    “你今天的思路很开阔,节奏尺度把握的也很好。”康教授说道。

    “康老师,您是指?我没说的那些?”董凡雨试探性的问道。

    “是的,在我面前就别装糊涂了”康教授笑着说道。

    “嘿嘿,好的,其实我也是猜测,孩子真的能在我们收到参宿四强脉冲信号和海王星的飞行物来之前,就能用今天的这个形式收到了那些数字吗?如果真是这样,发给孩子信息的也许不是在地球上的那个飞行物,或许也不是在海王星的母体,孩子的脑部是不可能收到那些电磁波信号的,而且我带来的微型射电望远镜这次没有收到孩子收到的那个信息。这个想法我不敢说,但感觉很有意思。”董凡雨说道。

    “嗯,还无法证实,但我不希望让恒恒这个孩子继续成为以后事件发展的聚焦,孩子会被寄予太高的期待,这会给孩子带来什么,谁都说不好。我们不能让他再背负更多的责任,这不是他应该承担的,这是我们的责任。”康教授说道。

    “明白了,康老师。”董凡雨坚定地点头说道。

    三天后

    维多利亚大剧院会议中心,人类外星公共安全委员会副秘书长通告:“外安会第二次全体会议表决结果,17票赞成,5票弃权,通过决议,此次“金字塔”星际事件,以英语作为第一接触语言,包括需要交流与提供的地球文明所有数据。”

    二号车实验室,听到消息的董凡雨,何兰兰显得有些不服气,说道:“我们东联邦汉字等语言文字多么博大精深,几千年来的一些智慧积累是其他语言翻译不了的,如果想让外星文明真正全面的了解地球,应该先从我们这里开始。”

    实验室其他的技术专家都听到了,不少都默许的点点头。

    康教授说道:“不要这么说,地球上每个种族文明,都有自己的特点,文字上也是,也都有自己的智慧积累,也不是汉字都能解释的,汉字的最大特点我觉得是交融性较好,从字母到形象,排列组合与思维逻辑维度更贴合,各有特点吧,从英文开始其实也容易入手一些。最终让星际文明全面了解地球的,是曾经存在的和现存的全部文明与历史。”

    詹妮从一旁走过来说道:“康教授,二号车已安装高敏麦克风,由专线输入,输出端的雷达则新加装音源输出音箱,小组已经设计好了认知渐进程序,根据计划,我们希望能让孩子来一趟,从第一步,通过摄像头的可见光信息采集启动认知规则,孩子是起点,后面,根据程序设计,从氢元素开始,展现物理特点,衰变时间,原子结构数量几个角度匹配英文字母与数字,声波发声同步开展。往后,这一过程预计三十天左右,接下来的两个月,视对方接受程度,开始语言文字的规则匹配输入,这个过程完成,相信他们就能通过网络自行学习知识数据了。”

    “好的,我去协调安排”

    但康教授心里确实想着:“希望1以后,就是我们这些大人的事情,他们要的答案能由我们大人们给出,而不是继续从孩子身上。”不一会,在薛兵等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恒恒走进了二号车实验室,刚进门,二号车蜻蜓眼就锁定在了恒恒身上,一位工作人员向恒恒点头示意,递过去一个牌子,恒恒举起了,是一张印有十一个0的圆形纸牌,十一个0的圆形牌子周围还有一串数字数列,是圆周率,蜻蜓眼的焦距有了变化,恒恒随后又举起了十一个1的牌子,将牌子放在边上已经准备好的试验台上,蜻蜓眼跟着1转了过去……,认知启动开始了。

    恒恒放下牌子后转身离开实验室,走到门口时,回头目光注视着二号车,一个稚嫩声响起:“再见。”

    “二号车似乎什么也没有听到,蜻蜓眼在1号牌子区域焦距不停的伸缩着,尾部的雷达麦克风也在不停晃动,太阳能电磁板下方的信号灯,高速地闪烁着。”

    七天后

    埃及自治地,胡夫金字塔附近仍然聚集着一些人,只是相比之前的上十万人,已经减少了许多,稀稀拉拉地看上去也有上万人,这些人仍在等待,等着现在看上去已经是遥不可及的伟大奇迹再次来到这个文明古国。

    世界各地,社会状态已经基本恢复到星际事件之前,自治地政府都在商量与讨论着回到太阳内核危机前的国家社会体制,但外星飞行物的事件还未结束,主流的意见还是维持现状,静观其变。

    民众似乎已经习惯了东半球天上多了一个飞行物,谁都不知道还会待多久,孩子的传说慢慢地变成了传言,传言的频率也越来越少。媒体的专家评论已经没有了新鲜的话题,娱乐选秀节目重新成为了主旋律。资本市场针对星际概念产业几天前进行了大量抛售,社会生活似乎正在向着什么事情都没发生的方向慢慢恢复。

    康纳坐在维多利亚大剧院会议室的后排,无聊地看着全息手机,刚刚结束了一周的休假,手机上翻看着妻子、两个女儿在火星居住地的照片,不时地笑起来,准备将一些照片上传给人工智能管家进行加工保存。发现怎么也上传不上去,看了看信号强度,没发现问题,呼叫了人工智能服务,也联系不上。

    康纳向着大剧院的门口走去,准备去开拓地带继续上传那几张自认为最好的照片,刚走到大门口,只见几位制服勤务人员从外向内急忙跑来,有的还去一旁像是找什么东西,康纳立即觉得有些不对劲。“发生什么事了?”

    康纳拉住一位正从身边向内跑去的勤务安保问道。

    勤务兵正要甩开康纳的手,发现怎么也甩不开,正要发作,只看到康纳带着的胸牌:外星公共安全委员会常务委员康纳。

    “哦,是康纳委员,有个实验室设备着火了,我们要去帮忙。”“哪个实验室?”

    “是二楼的一间,我也不清楚”

    康纳听完,立即跟着前面几个也跑了过去。

    二号车实验室,门外站了很多人,实验室里面已被浓烟笼罩,几位刚带上防毒面具的工作人员拿着灭火器要冲进去。

    “这是什么灭火器”

    “干粉”

    “哦,好的,要小心,别弄坏了中间的探测器,起火点在上面隔层”赖恩紧张地交代着。

    不一会儿,明火被扑灭,浓烟逐渐被新风系统抽干,几个安保人员正在实验室顶上查找着火源和冒烟的地方,不时地喷一下。

    “怎么回事?二号车怎么样?”布鲁克与康教授急匆匆地从走廊一头跑来问道。

    “二号车正在通过摄像头读取信息,突然背部的线上头就冒烟,随后就烧着了,火苗和烟雾主要从天花板隔层里出来的。”赖恩还有些紧张。

    实验室天花板只有少量的烟刚冒出来就被顶部的排气吸收,布鲁克,康教授,康纳等一行人跟着进了实验室,只见二号车此时是完全静止状态,背上的线缆已被烧断。

    “杰登”布鲁克喊道。

    “来了,我在这。”

    杰登从门口的人群里挤了进来,钻上二号车底座绕了一圈。

    上下看了看说道:“探测车没事,需要重新安装电源线和网线,电池不知道能不能用,我试试。”

    说完伸手去按了一下电池电源开关,探测车信号灯闪烁了起来,探测车的蜻蜓眼,已经被干粉灭火器喷上了一层厚厚白粉。明显是看不见了,上下左右不停地动,尾部的雷达也开始转动。

    “都散了吧,没什么事情”

    赖恩走向门口向围观人员喊去,关上了门。

    “再见。”一句中文声音从实验室内发出。

    “你说什么?”

    布鲁克看向蹲在二号车身旁已经僵硬的杰登,杰登则保持着半蹲姿势回道:“老板,我什么也没说。”

    说完杰登扭头看向二号车尾部雷达位置,所有人跟着杰登视线看向二号车尾部,康教授则眯着眼也凝视着那边。

    “这里可以了,我们要继续工作。”康纳看向几位勤务保安,赖恩再次关上了门。

    门刚关好,又是一声传出。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