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摇滚人生 » 第二十四章:最后一班车

第二十四章:最后一班车

    2000年之后,人类的科技进程骤然加快,尤其是互联网信息工程相关的技术。

    互联网以及流媒体的兴起,颠覆了传统唱片工业体系。因为音乐的载体改变了:在唱片工业时代,音乐的载体是黑胶、卡带、CD、MP3。音乐产业链上游是唱片公司,也就是内容提供商与服务提供商分发渠道,下游是消费者。靠卖唱片,歌手和唱片公司都能赚的盆满钵满。

    互联网兴盛之后,音乐的载体变成了互联网免费视听、下载资源网站与平台、客户端以及音乐资源获取的移动APP、视频网站。互联网前期的野蛮生长,几乎没有版权保护意识,盗播是常态。尤其是智能手机普及后各种流媒体大兴,传统实体唱片业被彻底击溃。

    二十多年后,在国内连当时的香江第三代“歌神”陈奕迅,新发的实体唱片也只卖出了900张。

    ...

    徐思阳想要赶上传统唱片红利的最后一班车,原本他就计划用一年的时间打造积累乐队和作品。然后再寻求机会签约五大唱片公司,走向国际音乐舞台。

    无可否认西方主流的音乐圈多少会有点肤色歧视,但他有自信能靠前世风靡全球的作品立足世界乐坛:后世的说唱大兴、拉丁狂潮就是最好的证明!音乐面前,无所谓肤色人种。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在资本的逐利性面前,再顽固的种族分子也会乖乖的献上笑脸——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在七月末的几天内,索尼哥伦比亚唱片在紧急秘密的调查着徐思阳以及乐队的一切。亚洲分部,中国区总代理等一系列部门被动员起来,使用着一切办法了解这支校园乐队。

    当汤米.魔图拉知道这支乐队还是白身,没签约任何一家公司时,欣喜若狂!

    他立刻组织了精英经济人团队、法务组,派遣最得力的手下带队飞往中国,准备闪电般的拿下roseonly。

    可惜他的如意算盘打空了,在他自以为隐秘的行动中,索尼音乐已经漏成了筛子——近几年他的掌控力几近于无,他的倒台几乎成为定局,公司内部人人自危,怕跟着被清算,很多人已经和下家在眉来眼去。

    加利福尼亚,洛杉矶,环球音乐总部大楼。

    “这就是汤米老小子看好的乐队么?”环球音乐也在开会,看完视频后,环球音乐总裁问,“消息可靠吧?”

    “非常可靠,是我们在索尼音乐内部的高层‘朋友’亲自送出的消息。”手下回答说。

    “据说魔图拉发了狠,这种情形只有在当初他打造MJ时才有!”

    “而且市场部也调查了部分大学和中学,这个视频最初就是从我们洛杉矶流出的!是一名叫鲍勃.史密斯高中生的叔叔在中国录制的。”

    “艺人部门怎么评估?”总裁问。

    “无论是从商业性、艺术性、创作能力、潮流感以及多元化来看,这都是一支世界级的流行摇滚乐队!S级的潜力!”

    艺人经济部门主管答到。

    “任何一首歌都有成为冠单的潜质!如果精心制作投入资源去营销打造的话。”制作部门主管补充道。

    “很好!联系环球香港分部的宝丽金唱片,让负责人明天,不,现在立刻去中国京海,拿下这支乐队!”

    总裁果断拍板说。

    商业世界没有秘密,在两大音乐巨头动作频频的同时,刚签了内地达达乐队和汪峰的时代华纳同样得到了消息。

    于是七月的最后几天,中国唱片业、以及大量的音乐界“名宿”都被惊动了:世界三大唱片公司同时在抢一支京海校园乐队——永生花。

    ...

    徐思阳的电话骤然增多,也不知道他的号码是怎么流传出去的。

    众多的音乐圈“名宿”以及唱片业掮客打来电话,先是恭喜,然后旁敲侧击的为自己背后所服务的音乐公司说好话。

    在他接到索尼哥伦比亚唱片的签约谈判邀请电话后没几个小时,环球宝丽金唱片的邀约电话就打了过来。

    随后是时代华纳,三大唱片公司都派遣了签约团队,邀请乐队面聊。

    对此徐思阳虽然感到很愕然,但还是能理解背后的逻辑。

    他松了口气,还是比较开心的:这证明了前世的作品换个时间段依然杀伤力巨大!玩音乐的都不是傻子,看的出作品的真正价值。

    索性全部把他们都约在同一天同一个地点谈判,只是按顺序错开。

    约好后,徐思阳给自己的班级辅导员打了个电话:“陈老师,我需要找一下学校法律系的罗教授,您有他号码么?有些法律相关的事情想请他帮忙。”

    “暑假罗教授不在学校啊!你不会是犯了什么法吧?”辅导员惊讶的问。

    “不是,是乐队签约相关的事情,有几家跨国唱片公司想签我们乐队,我需要一个信得过的法律咨询。”

    “额?不会吧?涉及到跨国企业的话你还是要找专业律师事务所吧?”辅导员更惊讶了,他知道这个学生非同一般,但造出来的动静没想到这么大。

    “不行,我不信任他们。”徐思阳平静的说,“你可能不太了解唱片业,要签我们的三家是全球最大的三家唱片公司,任何人都有可能被他们收买。但凡在合同中串通好设置任何的陷阱,都是我们承受不起的。”

    “那我给你问问法律系的同事,你稍等。”辅导员挂了电话。

    徐思阳要找的罗教授,是京大著名的法律讲座教授。为人正直果敢,且精通民法、刑法、经济法与合同法,他的法律讲座蜚声国内,同学们爱称他为“老罗”。

    作为京大在校学生的师生关系,以及老罗过硬的人品,徐思阳觉得可以极大的避免在签约合同上被做手脚。这就是背靠名门的好处——如果是一支地下乐队,根本找不到任何能真心帮助他们的人。

    在拿到老罗的号码后,徐思阳把来龙去脉一一说清,老罗欣然接受邀请,并让徐思阳他们先去他家见面。

    带着兴奋的乐手四人众,几人提了点水果、茶叶登门拜访老罗。到达后才发现徐思阳的经济管理系主任,李响他们的音乐系主任,全部都在。

    “我邀请的李主任和程主任,事情太大了,你们作为那么年轻的学生,得有人保护和保驾护航。”老罗一边笑着请他们进屋,一边说道:“在接到徐思阳的电话后我查了这几家唱片公司的背景,实在是太惊人了,每一家都是巨无霸级别的,这说明你们有着巨大的商业价值!”

    “谢谢罗教授,我们确实需要学校的关怀照顾,只是暑假期间也找不到各位领导的号码。”徐思阳连忙谦逊的说。

    “哈哈,小徐不错,都坐,坐着聊。”老罗招呼着众人都在客厅坐下,他妻子给众人端上茶水。

    “如果他们签约了唱片公司,是不是就意味着要中断学业?”徐思阳的系主任问老罗。

    “李主任,我可以明确的和你说,他们肯定要中断学业!”老罗道。

    “那你们的家长都同意么?毕竟考上京大可不容易啊,十年寒窗!”李主任问徐思阳,“李响他们几个音乐系的无所谓,毕业了也要搞这个,你可是学经济管理的。”

    “谢谢主任,我没问题的,家里也尊重我们的选择。而且我们应该会选择休学不会直接退学。”徐思阳笑着说,“我们热爱京大,无论什么时候都属于京大学生——再说万一音乐圈混不好,过个一两年我们还可以回来上学。”

    “嗯,小徐考虑的很周到。”李主任满意道。

    “罗教授,我们乐队想正式聘请您作为我们的法律顾问和谈判代表。”

    徐思阳诚恳的说,“费用相关的我们可以先签署个协议,以您能争取到的乐队签约金的百分之十作为您的劳务报酬。”

    此后在学校领导的见证下,老罗接受邀请为乐队保驾护航,他将带领两名他带出来的法律系研究生,共同参与永生花乐队的签约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