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一念神魔之医路离殇 » 第五章 风云卷舒起祸端,烽火连天终尘烟

第五章 风云卷舒起祸端,烽火连天终尘烟

    话说有一天朝上国,名曰上邱,其最后一任帝王,名辛,年少继位,资捷辨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雄心壮志,励志强国,选拔贤能,阔斧革新,爱百姓黎民如袍泽,视将帅步卒如手足。

    除了自身修为不俗,帝辛更是位励精图治之人皇,甚至不惜传授祖辈相传的锻体之术,统帅人族,开万世基业,国势强盛无两,四夷拱手,八方宾服,六百路诸侯共尊为主,当时真可谓国泰民安,歌舞升平。

    此时之九州虽然也偶有蛮荒边路诸侯及北海夷寇反叛,兵马所致至,尽皆臣服,一时之间都遇敌手,更无可以撼动上国之势力存在。

    上邱治国主张:人无贵贱、神人平等,赢得广大凡俗界之人拥护,也因此遭到了修真界诸宗门之人不满。你试想一下,修真之人不仅拥有超长的寿命,而且还有着凡人所不具备的召唤天神术法、行云布雨之手段。

    虽说他们尽皆号称是方外之人,但哪个宗门不需要极多的修行资源以及海量凡人的祭拜信仰之力,也只有拥有数量磅礴的资源才能够使修为精进,拥有海量的信仰之力,才能更好的真正做到沟通天地、呼风唤雨、飞天遁地、言出法随。

    只是你区区一个凡人国君,不仅不带头朝拜,反倒提倡神人平等,把修真者当做普通百姓一般对待,那就真有点岂有此理了。

    虽说每个修炼有成者或能修行至陆地神仙之人,皆是身负有大气运,但身为人族的王者,权利也尽皆为上苍所赋予,更是举国之气运加身。这也是后世的帝王往往都喜欢自称天子,即上天之宠儿的意思。

    上邱国尚武崇德之风盛行,人人皆修习锻体功法,肉身强横堪比凶兽,这也为该国培养了无数的后备力量。设军队、编三师、并有“等人”的先进超前征兵制度,雄兵百万。

    兵精粮足,这也间接导致锻造炼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兵器皆为折叠锻打、烧刃淬火、镟焊鎏金,这就使所铸兵刃外形精美、强度奇高且刃薄尖锐。

    有最热血的兵士,最精良的坚甲利器,更有孔武的君王将领,国力不盛就天理不容了。上邱三军战力之强,冠绝群伦。

    后有东夷逐渐势大,欲逐鹿中原。帝辛大怒,遂挥兵南下,御驾亲征,披坚执锐,踏黄金宝车,率十大猛将迎之。

    两军交接,帝辛身为主帅,亲踏战车,一骑绝尘,犹入无人之境。

    国君冲锋在前,众将士深受鼓舞,自然不甘落后,纷纷热血沸腾,如虎入羊群,所向尽皆披靡,一举平定东夷,至此四海八荒之内,再无一合之敌。

    上古时代,国富民强、兵精粮多、战斗之力卓群,也就意味着能拥有获得更多的生活物资和修行资源,此时的上邱更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充盛饱满,国土面积极为辽阔,而地广民众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凡间界的实力愈加强横。

    其后数十年,天下太平,云屯星聚的人族修士,修行起来更无后顾之忧,短短数十年间,上邱国的锻体者宛如雨后春笋般风起云涌,高阶修士更是层出不穷、不计其数,其中自然是出现了无数的天才之辈,即便是斩杀同境界修真界之人也不在话下。

    凡人数量及其庞大,需要的资源虽不如修真之人般海量,但也不算少,显然就更不利于修真界,而且天地资源本就有限,更何况辛天子对修真界毫无敬畏之心,从其主政思想便可以窥出一丝端倪。故此便出现了修士与凡俗世人为争夺资源而大打出手的局面,其结局往往是凡人因数量众多而每每获胜。

    修真界虽然主张的是弱肉强食的铁律,但却不乏修士联盟,如此屡次三番受凡间届打击,众修士自然不能坐以待毙,所以很快就惊动了各大势力,其中最为实力最为强横的便是五宗三门两楼一轩,众宗门经过数番商议,便决定派出一名半仙,前往上邱国与辛天子交涉会晤。

    这名半仙来到上邱国都城,至王庭见王只稽首而不拜,已是令帝辛极其不爽,后又出言又无状,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言辞锋利、气势咄咄,更是令辛天子甚为不悦,心中暗暗自忖道:“孤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兵甲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尔等虽居方外,却也在这八荒之内、朕的帝国版图之中,汝区区一个使者,便是这等凌驾于寡人之上的高高姿态,欺人太甚!”遂对此人不喜,自然不会设宴款待,更不留宿,磋商结束便让其自主离开。

    这位半仙本也是久居高位之辈,平日更是习惯了曲意逢迎、前呼后拥的阵仗,此次见世俗界态度竟是如此恶劣,不禁是勃然大怒,暗暗在心中发狠,便想使些手段,以震慑辛天子及群臣,岂料想上邱国能人异士不少,数次寻衅,反倒是折损了自己颜面,遭一众凡夫俗子耻笑。

    于是这位半仙回到修真界之后,便痛斥辛天子傲慢无礼、侮辱诸仙,以及凡人的种种不是:愚痴蒙昧、冥顽不灵,添油加醋,言辞恶毒。

    于是修真界与凡人之间的矛盾便日益尖锐起来,刚开始还能约束,到后来就变得针尖对麦芒起来,最终还是爆发了小范围的仙人之战。

    这场仙凡大战,刚开始还有些约束,都不敢动用全力,其结果是修真界竟然节节败退,被上邱国一路碾压,兵败秦川,门人弟子更是死伤无数。

    众半仙只得再次聚首商议对策,只见一人阴险一笑,出言道:“虽然上邱国只是凡人之国,然其居九州之地,独得天地造化,气运不俗,我等又不能在凡间动用神仙术法、移山填海之力,如若破坏了这一方天地,与我等何益?”

    众半仙纷纷言是,遂问道:“道兄有何良策,但说无妨?”

    只见此人又是一笑,缓缓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接着又道:“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众人纷纷问道:“那依兄长之意,当如何?”

    此阴险道人狡黠一笑,道:“人若无欲、其性自刚。我观这辛天子正年富力强之岁,败四夷、定八荒,成万世基业。从之前种种来看,虽礼贤下士,但骄遂自纵之念已生。人常言:成由勤俭败由奢,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与其直接争斗,造成玉石俱焚,不如······”

    都是活了数百上千年的老狐狸,虽然不太过问世事,但在座众人哪个不是人精?于是众人便定下毒计:前往狐寙山,说动九尾天狐一族族长及众长老,选其最为貌美的狐族女子,送往上邱。

    有诗云: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

    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于是在此后的十数年之间,虽不见刀光血影,却是明里暗中争斗不休,美人计、离间计、无中生有、瞒天过海、借尸还魂、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能用的不能用的,阳谋阴谋是无所不用其极!

    最直接的结果是导致上邱国辛天子:杀皇后、立妖妃、逐太子、弑忠臣、戮至亲、毁宗庙、施酷刑、残诸侯、建宫宇、兴徭役、亵臣妻、失纲常、日夜宣淫、炙肾为羹······

    于是乎上行下效,君臣失心,兄弟离德,夫妻失和,盛极一时的上邱国逐渐基摇根浮、民怨载道,又恰逢连年灾害,天灾人祸之下,固若金汤的城池也有将倾之势,道路城中尽皆饿殍遍地,瘟疫横行。

    修真界籍藉此机会,直接打出了:讨伐无道、共诛暴君、立纲陈纪、救济万民。

    于是新一轮的战争又开始了,苍穹之下,满眼皆是:昏天暗地、飞沙走石、刀光剑影、血肉横飞、风火狼烟、尸横遍野!

    然而就在人间界与修仙界的斗争如火如荼之时,魔族与妖族也纷纷投身战圈,图谋分一杯羹······

    此一战无数贤良,为济苍生,纷纷投身江湖。

    太荒圣墟有记载:上古时代,神人魔妖混战,先祖为守护家园,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无所畏惧……

    战争从来没有赢家。

    经此一役,魔族最终被压入魔渊、妖族被赶出九州,但人族势力最终却是彻底没落,修真界、世俗界尽皆元气大伤!

    甚至就连以仁义为本、扶危济世的玉玄宗都不能独善其身,宗中弟子、长老、峰主、太上长老、甚至常年闭关的老祖宗们都陨落的七七八八。

    玉玄宗立宗之本原为:止戈兴仁,悬壶济世,一心向道、不涉江湖恩怨。然而修仙界与世俗界的争斗可以不参加,但后有魔族、妖族进犯人族,那意义就截然不同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抗争则是授首待戮,不战斗就会亡族灭种,所以即便是平时走路都靠拄杖的耄耋老人都会奋不顾身,为保卫自己的家园而流干最后一滴热血!

    最终此役获益最大的还是修真界,上邱国最终泯灭于历时的烟尘之中!其他人族势力的武修者也在修真界多方联合势力的绞杀之下,陨落殆尽!所有的人族锻体功法被搜寻而出,拢归一处,之后被付之一炬!这也代表着人间界从此只能皈依修真界,成为修真界的附庸而存在,再无可能成为撼动修真界的强大人族帝国存在!

    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大乱之后则天下大定,经历过此次九州大劫,魔族被彻底封印,妖族被驱逐蛮荒,修真界也伤了根本,无暇再顾及人间界,人族也因此获得了数千年休养生息的残喘之机。

    虽然失去了锻体功法,但修真界却急需新鲜血液,所以每隔十年,修真界便会大开山门,从人间界之中选取优秀的少年之人进入其中,从而得以加入仙籍,这也算人族不幸中的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