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疆 » 第6章 解惑,北海求援

第6章 解惑,北海求援

    “嘶..”

    一觉醒来,除了来自于身体的酸痛和刀伤以外,脑后传来的一阵疼痛。刘林忍不住疼,伸出左手抚摸自己后脑。

    环顾着小屋周遭还是一成不变,想着还是回到这里,回忆起当初模样,他不禁哑然失笑。

    这时,大门口站着一道身影。

    “兄弟,你醒了!”

    陈刚方才听到屋内动静,想着刘林应该是醒了,从隔壁屋内端了碗水径直来到刘林身旁。

    “爽!”

    许是睡了太久未进食,刘林的嘴唇显得有些干裂。轻轻抿了一口水,兴奋地喊了一声。

    而后他望向陈刚时,眼神里出露出一丝疑惑,想开口却欲言又止。

    “兄弟有话就直说!”陈刚是个直爽性子,见不得别人做这扭捏姿态,“不要做这小女儿家姿态!”

    这一番话,倒把刘林说得脸上红白一阵。

    “大哥,你是怎么找到那么多人的?而且有些人身手不错,像是从过军伍。”如此一来,刘林也毫不遮掩问道。

    “原来兄弟想知道这个!”陈刚也不多做顾忌,淡淡说着:“那些人曾经被征做军士,俺和他们都打过交道。”

    “不过,现在他们都是普通老百姓!”陈刚急着补充说道。

    汉代兵役制度实行征兵制,兵源主要来自服劳役和兵役的老百姓。特殊情况下,还可以征召牢狱内的罪犯为兵。

    但主要,还是以征兵为主。

    亦是如此,这群人有几分类似军屯或者预备役。无战事时,在家乡里为百姓,一旦有战事将至,即刻被征召为士兵。

    陈刚常年混迹营中打铁,自然结识了这么一群人。介于当时情形,这才匆匆忙忙将这群‘旧相识’招来相助。

    得知事情原委,刘林心里对这位大哥充满敬佩。

    就在二人交谈时,大门外却有一年轻的平头小个子叩了叩门,见半天无人回应,径自推门闯入屋内。

    “二位大哥,敢问谁是刘林?”小个子直接开口问道。

    “在下刘林,”见那人询问自己,刘林开口询问:“你是何人?找在下有何事?”

    小个子闻言,双眼在刘林浑身上下打量了一番。

    “人人都说你有三头六臂,带着神兵天降一夜击溃了黄巾军!”他自顾自说着,“可现在看来,和寻常人没差别呀。”

    “噗...”

    听到那人这么说自己,刘林刚喝进嘴里的一口水瞬间喷溅出来,嘴角泛起一丝苦笑。

    三头六臂,还神兵天降?

    小声说着这些话,刘林暗想着这都什么话,怎么自己在别人口中就成哪吒了呢?!

    刘林的目光略过,神情古怪地看着他:“你不会是特地来看我的吧?到底有什么事情?”

    “哦,对了。”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小个子方才回神说道:“家主刘繇让我来看看大哥,顺便请去衙署内议事。”

    “衙署议事?”刘林神色疑虑,又说道:“自己这不是才睡了半天,又有何事?”

    身旁二人闻言,不禁哑然一笑。

    自那日击溃黄巾军先锋归来后,刘林整个人就在房中倒头大睡,一直无人打扰,并未察觉时间飞逝,不知道睡了多久。

    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不知不觉就过了一天一夜。

    “看二人脸上神色尴尬,刘林这才恍然大悟,自觉不好意思,“请回禀刘繇大人,刘林与家兄随后便来。”

    小个子闻言也不答话,径自便离开了。

    从家里去往县署的路上,陈刚又与刘林讲述了关于一些其他事情。

    不觉二人一路行了几里路,沿途百姓纷纷向其招呼,就连刚到县署门口,原先那两个差役都笑脸盈盈,拱手请二人入内。

    步入县署大堂,刘林心中立刻察觉不对。扫视一圈,除了位于主座上的刘繇,两边还多了数张不认识的生面孔。

    在此之前,刘繇就以书信邀请东莱一带的有名之士,以及当地豪强助自己一臂之力。

    “刘林来了,快请坐。”说着便让他坐在最后一桌,并指着众人一一介绍。

    长衣飘飘的氏仪,一袭黑甲的樊能,红衣素袍的张英,相貌堂堂的孙邵,各个都是青州当地士族子弟,亦或是豪强世家。

    如今众人分列左右,皆奉刘繇为主。

    “诸位皆是当世人杰,能够前来相助老夫,实为汉室当兴!”刘繇率先开口,面露喜色,笑逐颜开。

    众人闻言,共同拱手作揖,向刘繇表达敬意。

    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刘林微微摇头,心中直说这宴无好宴,刘繇这特地请他前来,肯定不只是为了炫耀这些士族子弟。

    忽然,堂外有一个军汉匆匆跑入,单膝跪地,大声说道:“禀报大人,北海国相孔融有书信一封,特差小人送来给刘繇公。”

    刘繇闻言命人将信函接过,打开一看,脸色大变。

    “这该如何是好?!”慌乱间,刘繇望向众人说道:“黄巾军渠帅管亥以‘借粮’为借口,意欲攻打北海国,形势危急...”

    所有人都被震住了,想不到黄巾军都攻到北海国了。

    “来得正好,某正欲为明公建功!”樊能忽然首先拔剑,起身站了出来。

    张英在旁听后也不甘落后,猛地起身,哐当一声拔出了佩剑,附和道:“樊兄所言正是,我等愿为明公杀贼!”

    大堂内,一时刀光剑影,紧张异常。

    刘林本不想沾染此事,却经不住刘繇向他频频侧目。

    “诸位都是能人,何必如此急躁!”于是刘林站起身来,扫视一番,大声说道:“正礼公尚未发话,各位且先听听他的想法。”

    见刘林突然站出来,众人也听说了这连日发生的事情,知晓他的名声。所以听到刘林喝止,大家都收起宝剑,按住脾气,回到座位。

    这时候,刘繇笑了。

    站起身来,走到刘林面前,微笑着说:“刘林,你可有何良策退敌?”

    “没有!”刘林皱了皱眉,直接说道。

    热脸贴了冷屁股,刘繇脸色似乎有点挂不住,心想自己现在也是有人追捧的明公,区区一竖子,怎敢对自己如此放肆!

    不过当着众人面,刘繇不好发作。

    说话间,却有一人站了出来,高声喊道:“还请明公早早出兵,助孔府君解此危机!”

    循声望去,众人一看乃是孙邵。

    孙邵,字长绪,北海营陵人,原为孔融府内功曹,备受倚重,还被他称为“廊庙才”。不过不知为何,他在离开孔融后转投刘繇麾下。

    如今他为救孔融挺身而出,更令刘繇为之恻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