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天对九章 » 第六回 得失有道诚不欺 损余补缺化太一

第六回 得失有道诚不欺 损余补缺化太一

    燧人氏见这烛阴放出逐客之言后转身便走,丝毫不讲情面,心中忿恼不已,却也不敢鲁莽追问,便落下云头,到那海岸之边。但觉微风拂面、白浪拍打沙滩、空气温润潮湿,此景此感,甚是舒畅,感叹真乃一福地,便沿着这沙滩水岸,溯而往前。行了不久,见一山崖矗立,山崖面海之处,凹而成一幽谷。

    燧人氏望向那谷滩之上,似有多物被海水冲刷上岸,堆积在一起。那积物堆中,有一灰绿色小虫龙趴在上面,前爪不停翻抓,不时伸脖埋首其中,应是在啃食东西。燧人氏走向近前,仔细一看,大惊失色,那所积之物乃是累累人尸,既有被啃食干净的白骨,更不乏骨肉尚未分离的残肢断臂。看起来像是某巨物吃完所遗留,大概是因捕获太多,囫囵吞食了那些易啃的部位,将四肢等不便咬食之处全部遗弃,又被海浪冲刷推送,聚于此地。

    那小虫龙也察觉有人到此,回过头来,先是一惊,打量了一下燧人氏,立马就换上一副凶狠之态,龇牙咧嘴、挥舞四爪便扑了过来。

    燧人氏见状,运气于掌,引风向那小虫龙砸去。可怜那小虫龙还未进到燧人氏十丈之内,便被狠狠吹飞出去,又落于数十丈开外,在泥潭之上翻滚数圈。

    燧人氏上得前去,但见那小虫龙已被摔得七荤八素,肠腹之中呕出的未消化人骨人肉散落一地,臭秽熏天。再看那副鼻青脸肿模样,哪里还是一条龙,简直就如一头丝光绿蝇。燧人氏冲那小虫龙斥道:“何方怪物,竟敢在此食我族类?”

    那小虫龙虽被摔了一下,气势上却丝毫不馁,反道:“你是哪个地方来的畜生,敢在此跟我撒野叫板!难道不知这东海之主现在已是我家老祖了么?今日小爷吃饱了,先放过你这蠃虫赤条,不要扫了我的兴致,赶紧收拾滚蛋!”

    燧人氏闻言,怒不可遏,心下道:“这孽种竟是如此嚣张!”也不再多言,便直接运气引火,向那小虫龙而去。可怜的小虫龙,未及哀嚎几声,便已成灰。

    ----------------------------------

    燧人氏虽是回到邦内,但因仍未将此事整个明白、处理妥当,终日将其记挂心头,郁郁寡乐、愁眉不展。如此数十日过去,这一日帐中议事,又有部落首领禀道前几夜出了前番同样的祸事。原来又是到了这望月之夜,因这山中猎物极易猎取,不少城邦部落内便有忍受不住这些诱惑的,铤而走险,不料却又是有去无回。燧人氏便安排各邦族遣人白天之时入山仔细寻踪,又与那众首领商讨安排后续预防之策。如此忙碌到了深夜,才昏昏沉沉睡去。

    愁绪萦损寐难成,聒音残风入帘栊。心焦意躁业相促,巧踞经年恐易主。

    谆谆诱言不觉倦,循循弄理未敢怠。自知得逞非今朝,拂衣暂休待他日。

    燧人氏在睡梦之中,总感觉那屋外有敲门之声,只因太过疲惫不愿理睬,故一直未起身开门。但这来访之人却是锲而不舍,即便燧人氏多次回言道“改日再来”,也不闻此声停歇。燧人氏实属被扰的别无它法,只得起身开门相迎。

    原来是一老者不停敲门,这老者见到燧人氏,便拜道:“老朽特来拜过燧皇!”

    燧人氏扶起那老者,但见其发呈五彩之色、额头高高鼓起、寥寥几根肉须,面容苍而不老,深眸亮目,身着五彩之衣,脚蹬流云之靴。这一副仙家高士模样让燧人氏眼前一亮,问道:“在下燧人氏,不知道老前辈何人,来到我族邦之中,可有何事指教。”

    那老者回道:“老夫乃天地之间一无根浮萍而已,无名无姓,不足挂齿。闻得人间有新皇降临于此,御民治世,特来拜会!”

    燧人氏苦笑道:“老前辈言重了,在下枉居人皇之位,却也有心无力。”

    那老者似就是在等着燧人氏此番言语,立即接话道:“不知燧皇有何烦心之事,可否说来听听,老朽游走四方,也算见了一些世面。如蒙不弃,愿分忧解难。”

    燧人氏便把近期族人进山遇害之事细细说来,那老者闻罢,立马道:“看来应是那海上之怪所为。此怪名曰烛阴,与天地同生,确实难以应对。”

    燧人氏补充道:“此事我也想过,也觉得关联极大。但种种迹象却又差之甚远,是否真是那烛阴所为,难以就此下定论。”

    老者听罢,并未气馁,只是道:“依老夫推测,那烛阴以目混月,悬于东海之上,应就是为了诱惑众人,使其迷乱方向,往那五行山深处而去。待得行至深山密林之内,再行捕杀,也是掩人耳目所需。”

    燧人氏疑惑道:“既是已经自悬而瞪目于东海上空,又如何能跑去密林内杀人?且这一夜之间,多个山林深处皆有此事发生。据我所知,那烛阴生性高傲,不屑与他物共事,行事一向独来独往,恐难以分身去如此之多地方。”

    那老者略微语塞,却又马上道:“此物之能,非你我所能揣测。神通广大之下,想要做到这些,也没有什么难处的。”

    燧人氏又道:“但我看那物虽桀骜不驯,但却也自大自傲。且我曾当面对质,其言语之中多是不屑,料是不屑干这勾当。”

    老者闻此,似有些灰心,脸色微变,却又马上恢复笑颜,道:“不过这物长居于那东海之上,确是不妥。光是那双目扰月之事,对这天地万物皆是颇为不利。得想个法子,或驱或劝,让那物回到该去的地方。”

    燧人氏道:“此物能耐之大,远在我之上,驱,不是法子;又桀骜自恃,劝,怕是无门。”堂堂人界皇者,只有懊恼,而无破解之法。

    那老者道:“我闻此物,乃是天地至阴之属。至阳至盛之刻,乃其最弱之时,如要力敌,需选准时机。”言罢,又冲那燧人氏道:“老夫也不便久留,愿此番之言能对燧皇有用,就此告辞!”化作一道云雾,消散而去了。

    燧人氏随即惊醒过来,原来是梦境一场,心道:“不知哪路神仙托梦,也不知此法是可行?”便也暂时未去理会。

    ----------------------------------

    话说混沌生阴阳,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积阴之寒气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阴阳含孕、冲气调和,互生互灭,故有少阴、老阴、少阳、老阳之时。积攒的阳气逐渐散尽,天始复凉,开始聚攒阴气,是为少阴;日影最长之时,白昼最短,天地间阴气聚攒达到鼎盛,而后一日更比一日严寒,是为老阴;阴气逐渐散尽,天又复暖,开始聚攒阳气,是为少阳;日影最短之时,白昼最长,天地间阳气聚攒达到鼎盛,而后一日更比一日酷热,是为老阳。

    自那老者与燧人氏梦境交谈之后,天气便开始由凉转热。此段时间内,进山打猎而遇害之事仍时有发生,但却无丝毫头绪,燧人氏为此也是烦恼不已。随着阴气消散、阳气上升,渐渐到了这老阳之时。燧人氏每夜观那东海之上,果见那烛阴双目之色逐渐黯淡下去,不复那与月同辉之状。看来那老者梦中之言,应是有几分道理,终于下定决心,要往那东海一趟,劝诫那烛阴暂时离去。

    到这东海之时,见那烛阴正在驱云逐雾、吐息游走,所经之处,海面竟被瞬间冰封。有道是:

    扶摇只在俯仰间,云雾雨露须臾现。吞纳吐息任炎寒,沧海冰川一念变。

    造化修为夺天地,万里瞬变寻常事。天地同生独一尊,前无出者后无继。

    燧人氏见烛阴如此神通之能,惊叹天地间绝无可匹之物,若其发起性子,这海内间怕是瞬间便有生灵俱灭、寸草不生之劫难,不由生出几分怵然。

    但想着族人所遭之害,纵使非此物所造,却也与此物有关,终是鼓起勇气,提气运声道:“燧人氏特来拜会神尊,还请神尊屈身相见。”

    不多时,这烛阴便驱云而出、现出面目,见是燧人氏,略有讶然,问道:“此番前来,不知又有何事?”

    燧人氏见那烛阴现身,鼓起勇气道:“前番来访神尊,本就有事请教。奈何神尊事繁体累,故不敢妄劳神尊。不知神尊今日是否有空,在下有事求教。”

    太阳至盛之日,本是就烛阴体内阴阳二气相缠斗最凶狠之时,需尽力弹压,故已然暴躁无比。听燧人氏如此之说,自是更不耐烦,便道:“到底啥事儿,遮遮掩掩、啰啰嗦嗦,聒噪了这许多次,也没听到个声响!我现下正在这听着呢,你有事儿快说,有屁快放!莫要一遍遍跟我这磨蹭叽歪,空耗功夫!”

    燧人氏闻言,但觉这烛阴气焰一如既往狂傲,不见一丝逊让,屡次相交,气势上总是被其时时压制。欲针锋相对、反唇相讥,但想到这事情对整个族邦来说如此重要,故还是客客气气,慢慢向那烛阴道明了部族内众人失踪之事的前后经历。完了,又怕那烛阴误解,补充道:“在下并无他意,只是对此事丝毫没有头绪。想来神尊居于这东海之上,夜观海内,不知是否知晓此时,如能相告,我阖族上下不胜感激!”言罢,又是恭敬一拜。

    哪知这烛阴竟是毫不领情,吹须瞪眼道:“你呱呱这么多,莫不是想说这一切都是老夫干的?这天地间靠摄食你人族来摄补进修的大有所在,老夫却从未干生过这夺他人造化、补自身修为之事。况你这小小小蠃虫,有何可取之处?”言声落下、气语所过之处,那原先冰封的海面竟全部被震得粉碎,溃碎千里。

    燧人氏感受到这强大的气息,立马凝神提力,才未被撼走。不过这一下让也让烛阴甚是钦佩,刚才那一吼,已是正常用力,不料这人族首领竟能不为所动,便稍稍收起了轻蔑之意。

    燧人氏忙回道:“神尊着实误会了!我等对此事确实没有丝毫头绪。故只是想借神尊这观天地之眼,帮忙审视一下究竟发生了何事!”

    烛阴不为所动,怒道:“你虽未明说乃我所为,但言下之意却是此事阴我而起,处处指向于我。还是觉得老夫不该占据这东海上空,是也不是?”

    燧人氏见此如此狂妄,不晓一点好歹,便道:“若无神尊以目淆月,我等族人想来并不会迷路,也应该会知道避危而行,不至以身犯险。”

    烛阴道:“想赶我走?得看你有没有那点本事!”言罢,竟是看也不看那燧人氏一眼。

    燧人亦是恼怒,回道:“如神尊能迁居回北,暂还这夜空一轮昭彰独月。待我查清此事后,定亲自奔赴致谢,再请神尊出山,主这一方之事。如神尊不弃,莫说这东海之上,就是我部所在之地,亦可为神尊提供通途之便利。”

    烛阴回过头来,想不到这人族首领竟如此大言,当下哈哈大笑道:“若你有真本领,我自当回去钟山。不过你我比试,这要是传出去了,我只怕被天下耻笑,落个自恃先诞、倚强凌弱、欺负后辈之说!”

    燧人氏闻言,虽自知不是其对手,却也不料其言语如此露骨猖獗,强忍不悦,道:“晚辈并无比试之意,只是恳请神尊能赐一个方便!”

    烛阴哼道:“方便?哪有那么容易的方便!你若没有一番真能耐,就凭上下嘴皮子,便要我动这千里之躯,行迁居之举。你以为老夫像你们这种微尘芥子一样,任由风吹浪推的么?天地间哪有如此大的便宜!”

    燧人氏闻其言辞之间极尽羞辱之意,肝火直冲发冠,脸已涨得通红,强压怒气,一时无语。若不是怕激惹了这货,其迁怒阖族上下,早就要与其一番理论抗斗。思虑再三,还是放低姿态,道:“晚辈自知能力微末,难入神尊法眼。多番叨扰添事,实属蒙昧莽撞。奈何族中出此大事,在下冲弱寡能,只能到此相求!”

    烛阴闻此番言语谦逊有嘉,见其虽贵为三才一部的首领,却一直居尊示卑,几番言语敲击之下,仍是竭诚之态,便也收起了激忿之言,正眼端看那燧人氏,道:“我也知你不可能有与老夫相抗之力!那就让老夫看看你的功夫修为究竟有几分,如确实有能担一族之首的本领,老夫便与你行个方便!”

    燧人氏闻言,道:“不知神尊要如何查考在下,还请神尊明示!”

    烛阴哈哈笑道:“你来的时候也看到了,老夫吐息之间便能将这东海海面冰封。此地海域,深浅不及那北海海滨之地,我只需用一分力气,便能将其冰封到底。老夫观你善用火势,故想看你有几分真能。这样吧,老夫在前冰封,你随后以火化这冰川,若能跟上我的身形,便算你赢了。只要过了这一关,老夫就先行返回钟山之地,待你将这事情的原委调查清楚,再来禀告老夫,请我出山即可!”

    燧人氏闻罢,思索掂量,不敢有十分把握,一时也不知道是否应允。

    这烛阴见他竟还犹豫不决,又觉得今日这阳气至盛,似要从眼眶中夺路而出,便道:“是不敢赌还是觉得老夫赌注太小?这样吧,你不是还嫌我以目扰月、引出事端的么?若是你赢了,便再附送你一只眼珠!如若这都不行,那就是只能怪你自己言不由衷、力不胜任了,今日之事后续就不要再提了!”

    燧人氏闻此,只得把心一横,道:“那就依照神尊之法行事吧!”

    烛阴哈哈狂笑,道:“如此甚好!省的后续再生呱噪之言、碎琐之音!”

    ----------------------------------

    于是这一人一鳞介便在东海之上,一前一后,竞逐比试起来。

    但见那烛阴在前,游走吐息之间,瞬间便将海面冻结,直贯入底。这烛阴体型能耐何等之大,巨口吐息之间,便是一大片海域。即使是边游走边吐息,也丝毫不影响其身形速度。如此转眼之间,已经将这东海海岸千里之地全部冰冻了一个透彻。

    再看燧人氏这边,丝毫不敢懈怠,用足了十二分气力,随在那烛阴身后,运起火势,洒向那冰封之地。滔天火光之下,冰层也是瞬间崩塌融化,海面恢复如初。然不管怎样,这燧人氏修成时日尚短,其火势再盛,与那烛阴冰封之力也是有天壤之别的。烛阴冰封千尺之广,燧人氏所融的不过立足之地。如此力量悬殊之下,不过是须臾功夫,这一人一鳞介已经拉开了数十个浪头的差距。

    燧人氏见到此状,不免自馁泄气,只得加紧手上脚下的速度。但这差距并非是人力可强行拉齐的,即使再加了双倍气力,与那烛阴相比较起来,也是杯水车薪。强行运力之下,气息难以调和,差点就收不住身形,掉落云头。

    然则,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此时已经逐渐到了正午,正是那日头离东海海面最近,照射最直接和强烈的时分。燧人氏只觉着日头似忽在空中停滞不转,带动这整个东海海面向那日头所在方向,走出了一种升涌之势。然则这烛阴在空中却无丝毫察觉,仍是自顾着往前一路冰封这海面。只因燧人氏所行所走,仍需从这天地之间借力,故对这天地间的变化尤为敏感;而烛阴只能,已经到了行不为万物左右、法不受天地约束的境界,故对天地间生变之事无任何感知。

    这日头以最盛的角度照射在东海冰川之上,实属给燧人氏减了不少压力、添了几分功效。其手上与脚下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奈何这功效仍是差强了几分,燧人氏与这烛阴之间的距离还是未见缩小。

    燧人氏见此情况,心中感激不已,更是默念祈祷这日头能再盛一些。这日头也似是看明了他这番心思,竟是主动往这东海海面靠近。这日轮每靠近一分,其辉耀便更盛一分,暵热便更浓烈一分。日头愈来愈近,渐渐已成耀眼朱红之色,看这架势,是要把全部热量都倾尽在这东海的冰川之上。

    在这日照的强盛加持之下,燧人氏只感事半功倍,举手之间便可将那冰川融成深蓝。如此,手上与脚下的速度愈来愈快。再抬眼望时,与那烛阴之间已然拉近了不少距离。

    那烛阴在前游走吐息,除劳而少功之外,还觉得体内这一团火气似是就要压制不住,翻滚的愈来愈是强烈,不光是要拉扯着她一起往上,更是要脱体而出一般。原来还是一路不管不顾、低头往前的烛阴,忍不住暂时停下脚步,抬起头来。

    烛阴见天地间如此情状,着实一惊,自与天地同诞而至今,从未有过如此诡异之景。但见东海上空,这日头不知从何时开始,竟已渐渐变大了数十倍之多,且更是直直悬于正空之中,不往西行,只往低来。如此走势之下,冰封海面将愈加艰难,而要融化这冰面便是轻而易举了。

    烛阴大怒,飞上云头,向那日头吼道:“何物如此大胆!竟敢来此给老夫添乱!知我在此与这人族首领打赌,故意来拉偏架不成?”

    烛阴吼归吼,却未真的冲上那日头去看个究竟,将那捣乱之徒揪出赶走。为何?只因其还是极阴之体,虽然其法力现在天地间无有匹敌,但却被这至阳之力精准所制,如强行靠近而驱,必受反噬之伤。再回看那燧人氏,得心应手之下,已是愈来愈近,便想着抓紧眼下,胜了这场赌局再说。便又落下云头,回到那东海之上,与那燧人氏赛赌。

    然则事不遂其愿,这日头又更迫近了几分。烛阴只觉得这浑身被灼伤之下,体内那股纯阳火气再也难以压制,逃逸冲脱之势愈加强盛。只恐如此走势之下,这东海之水怕是要被煮沸蒸干,还谈什么冰封成川。

    燧人氏在东海之上,也觉这变化愈来愈烈。那烛阴所经之处,冻结之力已是愈来愈弱。与其说是冰川,倒不如说是冰沙更贴切。如此质地之下,引火而去,如江流冲沙一般,瞬间便能将其融开。

    烛阴亦是发觉这局势开始每况愈下,赌博的天平已经完全倒向了燧人氏这一边。便停下脚步,与那日头对视起来,透过那耀眼的光斑,仔细分辨之下,隐隐可见那日头背后有一双双的金色翅膀。烛阴大怒道:“原来是尔等余孽,贼心不死,跑来与我作对。”便飞身冲上云端,向那日头攻去。

    这一击之下,那日头确实是晃了一晃,一只金色大鸟从那日头背后跌落,这日头下降的趋势立马变缓。但就如此一下,燧人氏已经追上了烛阴冰冻的速度,到了其脚下之处。烛阴见状,倒也豪爽,冲那燧人氏道:“今日之赌,算你侥幸,占了如此多便宜。我现有要紧事情要忙,顾不上你了。”便又冲那日头攻去。

    烛阴第二次攻击,那日头受下之后,竟以一而分成十。这东海上空,十日同时相照,刹那之间便是热气腾腾。燧人氏只觉得被置于这翻腾的水汽之上,如在鼎中被烹煮一般,衣物尽皆被融,须发亦全软化。

    这烛阴也好不到哪里去,十日炙烤之下,体内至阳火气也开始不受压制,这至阴至尊的鳞片之上竟开始渗出滴滴血汗。多次向那十日攻去,却皆被闪躲开来。如此折腾了多个回合之后,烛阴体力已经是渐渐不支,无法再蓄力发起有效的攻击。欲仰天嘶吼,奈何这东海上空似乎被蒸干了一般,已是无气可御。本是至尊之躯,现在却更似是暑天之下被暴晒的老狗一般,停歇吐舌,只求熬过此劫。

    这时候,忽然又一个火球由空中而下,越来越近,燧人氏认出来又是那毕方鸟。想到此番大抵又是其相助自己,几分温暖感动激荡,便要上前去打招呼。

    倒是烛阴抢了先,怒视着那毕方鸟,道:“果是汝等余孽,如此不消停,竟还妄念横生,来此兴风作怪!”

    毕方鸟看向这一人一鳞介,道:“烛九阴,你既是输了,便要遵守承诺,赶紧启驾回那钟山之地吧。哦,对了!你还要送人家一只眼珠子吧!”

    烛阴被激的暴躁如雷,道:“宵小鼠辈,在此作计陷我,岂能作数!”

    燧人氏见状,出言相劝道:“我意只是请神尊暂避这东海之地,待我查清那等祸事的前因后果,再请神尊出山,并无趁火打劫、夺人所好的妄念。”

    那毕方鸟在一旁听到后,竟是添油加醋、反唇相讥道:“看来堂堂烛九阴不过如此,被这可匹敌天地的身形所累不轻。此番看来,并无甚真功实力,既不敌这后起的人族首领,亦是信口雌黄、出尔反尔之辈。看来,传言皆虚,不过尔尔。这个赌注你不给也罢,反正也就我等知晓此事罢了。况自此以后,可不用被这天地间一等的虚名所羁绊,倒是落得更加逍遥自在、随心所欲了!”

    烛阴闻到此处,更是暴跳如雷,就差要上去生吞了这毕方鸟。奈何被这十日所烤,短了一半英雄之气,又与这燧人氏比试,耗掉了一半气力,现下已是颓势尽显,不再复那盛时气势。又想到这眼下被围困的局面,斟酌再三,想着要好好修炼调和这阴阳二力,来日方长,只得暂时平复心情,收起暴怒脾气,道:“我与天地同生,区区小赌又怎会不认,赖尔等之辈的账。一只眼睛又如何,我再生一只就好,这只就留给尔等吧!”言罢便以爪抠出一只眼球,递到那燧人氏跟前。

    燧人氏大骇,望向那烛阴,但见其眼眶之中赤红火焰翻滚,呈喷薄涌出之状。烛阴强忍伤痛、运气压住体内翻腾难拘的至阳之火,仰天嘶吼道:“我已践言履约,再有挡我者,定摧之如斯一般。”言罢,向那东海之滨喷出一团怒气,直将那高崖连峰荡成四散而飞的齑粉,硬生生造出一大片内海海湾。大量海水涌入那边海湾,其浪未平,便被烛阴吐息瞬间冰封。围观者皆惊叹不已,这烛阴被重挫之下,还有如此之能。烛阴见这四周之众皆被镇住,也料无人再敢强留,便转身呼云,北归钟山去了。

    燧人氏再望向那烛阴留下的眼珠,犹如日月之光横亘东海之上,寻不着边际。正愁如何处理,那毕方鸟道:“阁下可否记得前番所说恒指南北之物?”燧人氏答道:“尚且记得,不知何意?”毕方鸟道:“有恒指南北者,方能不迷失方位。眼下这日头正南,影端所指乃是正北方向。可将此物托举定于那正北之空,以明了方位,想亦可解阁下所遇困境难题。”

    燧人氏闻言,亦表赞同,当下便托举着烛阴的眼珠子,御气腾云,顺着影端所指方向而去,将其托送到那方天空之中。刹那间北方空中出现夺日之光,南北空中两物相互辉映,天地间从未有过如此的光亮。有道是:

    紫微光耀媲日月,浩瀚太虚此共轴。万辰同拱开星河,玄宵皎洁多灿烂。

    阴阳列张乾坤倚,气运时节人伦定。天地有数方可观,年华有度始能测。

    待这眼珠子被托举的足够高,而不至于再落下之后,燧人氏便施法将其固定在了北方正空的天幕上,后世所谓:

    极星紫垣,太一长居,天之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