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将成为大能 » 第二十一章 青阳道长

第二十一章 青阳道长

    简单的满足过口腹之欲后,刘铭便匆匆踏上了入镇之路。

    本来王平道童的师傅云游而归,这么值得高兴的事他倒也想好好庆祝一下。可每每想到事关自身道途,心中火热难耐,嘴里便感觉味如嚼蜡,顿时失了细细品尝美食的心境。

    不多时,刘铭便来到了那座已经颇为熟悉的长春观。

    常日里,长春观虽然香火不够充足,可作为清江镇上年代久远的道观,也还是有三三两两的虔诚香客信士每日供奉。

    就像旅游景点的网红美食一样,价格与排队时间再怎么离谱,也会有几个忠实的粉丝。

    可今日刘铭过来却发现个人也无,倒也怪事。

    观中三缕袅袅清烟依旧,线香燃起的红烬忽明忽灭,道童王平手持经书不羁的坐在青石搭就的台阶之上细细阅读,看到兴起处便在书页最下角折起以待下次再阅。

    许是受刘铭的脚步声惊扰,观书入神的小道童抬起了脑袋。

    首入眼帘的便是两串娇红脆艳的冰糖葫芦,其后便是刘铭带着笑意的俊脸:

    “看书呢,小道长!”

    “来来,吃串糖葫芦。你师傅在哪呢?我去找他。”

    小道童见是刘铭,脸上一喜,右手杵地起身而立,对刘铭说道。

    “师傅特意吩咐过今日与刘施主见面,怕受打扰,通知信士们暂停一天香火。师傅早早便在后院中等着了,我现在就带你过去。”

    “原来如此?”

    刘铭恍然。

    将手中的糖葫芦分出一串塞到小道童手里,小道童见到糖葫芦眼睛一亮,不过又矜持的摆手递回。

    “拿着吧,就一根糖葫芦,不值几个钱。”

    “而且之前你帮了我不知道多大的忙呢。”

    刘铭义正言辞的将小道童递回糖葫芦的手按下。

    见推脱不下,小道童便喜滋滋的将木签掰下一部分,右手持断签,左手将糖葫芦连同经书一起揣入了怀中。

    “小心糖露出来弄脏了经书。”

    刘铭善意提醒道。

    “呀,那咱们走快点。”

    话毕,在前面带路的小道童脚步更是加快了几分。

    刘铭倒是第一次进入长春观内的其他范围,此前都是与王平道童在观中三清像前沟通交流。

    越过三清主殿之后,映在刘铭眼前的便是一处前窄后方的廊庑四合院,回廊链接,左右都建有房屋。

    庭院中有一条鹅卵石铺成的小道,道旁长有各类花草,此时正值盛夏,在阳光的浸润下,姹紫嫣红,炫目无比。

    小道的终点,伫立着一座古色古香的四角小亭。周遭假山环立一个丈许小湖,湖中鱼儿空游,好不快活。湖旁的翠竹生长得茂盛至极,不堪重负的腰肢只得向湖旁伸展寻求帮助,时不时有贪食的鱼儿邀约簇拥前去啃食两口。

    “好一处钟灵毓秀的宝地!”

    刘铭不禁赞叹。

    急促的脚步未停,小道童施施回首笑道:“可不是怎么呢,师傅就爱这些花草,就是苦了我每日做完功课还要浇花喂鱼。”

    “师傅就在小亭子中等你,你自己过去吧,我有点急事先走了。”

    小道童向刘铭指了指前面的小亭子,只见一个穿着宽松道袍的身影正坐在亭中围炉煮茶。

    刚刚由于假山的遮挡,刘铭倒是并没有发现亭中有人端坐。

    不过此刻终是见了正主,刘铭便也不在意小道童转头越走越近的步伐,拱手拜谢之后便自己前往。

    只见一名身着黄色道袍的中年道士正举杯微笑对着刘铭道:“贫道青阳子,早在前日便听劣徒提前过刘信士,只是在外琐事缠身不能得见,火急火燎的解决之后又听闻信士如此年龄便为民除害,实在是令人敬佩,由此贫道精心为信士泡了一壶香茗以待细聊。”

    “哪里哪里。我也早就听闻长春观中有一名心系百姓神通广大的道长,只是此前困于学业没有时间拜会。不过今日见过之后,才发现传言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不好惹!”

    “是个人精!”

    互相打量的两人同时下了定论。

    刘铭堆着笑从青阳子手中接过茶杯一饮而尽。

    他倒也不担心青阳子泡的茶会不会被下了什么东西,先不说刚刚他用灵眼观察青阳子发现其体内隐而不发比刘铭还要蓬勃的灵气,单说其教出的王平道童心性便能看出来其人绝不是心思不正之人。

    而且青阳子皮相极好。虽然人已过中年,不过其面红耳润,精神极佳,眼角那一抹鱼尾纹不显老态反而更多了几分中年男人独有的沧桑魅力。

    “怪不得上次看到观中有几个打扮颇富的中年妇女在上香呢。”

    刘铭暗戳戳的想道。

    “不过长春观好像属于正一派,应该是可以结婚的吧。”

    在近两千年的道教历史中,纷繁多姿的道派以其枝丫繁盛的形态始终伴随其中。

    最早人们常常以标志性的特色为依据,将道教划分为丹鼎派和符箓派两大派。

    丹鼎派修内外丹,追求炼丹成仙。成仙之后散则成气,聚则成形,逍遥自在。

    又因炼丹需要大量钱财外物,所以在古代上流社会中比较盛行,最出名的莫过于始皇派徐福外出巡丹。

    符箓派修咒语法术,包括符箓和斋剿两部分;符箓就是用符文咒水给人治病;斋醮就是设置道场,请神下界为人消灾赐福。

    因所做之事与百姓挂钩较多,因此在百姓中有大量的信众基础。

    “太平道”便是其中典型,其创始人张角以黄天为至上神,认为黄神开天辟地,创造出人类,太平世界应当无剥削压迫,也无饥寒病灾,更无诈骗偷盗,人人自由幸福。

    在政治腐败,民众相食的年代,张角以“致太平”的理想,以善道教化百姓,带领黄巾军想要推翻黑暗的统治者。

    张角虽死,可依旧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也成为传世经典,可惜后来被沙雕的网友演变成“左零右火,雷公助我”。

    到现如今存世的道教一般统分为两派,南方正一派和北方全真派,不再以符箓和丹鼎派相称。

    而“五斗米道”是人们最开始熟知的道教派别。

    东汉时期,由张道陵在蜀郡鹤鸣山创立。因入道者须出五斗米而得此名,又被称为“米巫”、“米贼”,不过这都是小道称呼,正统的称呼是为张道陵被虔诚的教徒尊称为天师,故又称“天师道”,在元朝时,改名为“正一道”,统领全国道派。

    “正一道”延续到如今,其祖庭位于赣洲的龙虎山,在南方道教中为魁首。

    正一相对于全真来说,戒律宽松颇多。

    可以娶妻生子,吃肉饮酒,不必居住在道观当中。

    看起来好像过了很久,其实也不过只是在刘铭脑中一瞬间的念头而已。

    在外界的青阳子看来,刘铭喝了口茶之后便愣了愣神,还时不时发出嘿嘿的傻笑,也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

    “刘信士,刘信士?”

    青阳子醇厚的嗓音将刘铭飘散的思绪拉回。

    “哦哦,不好意思道长,刚刚想到了一些高兴的事。这根糖葫芦送给你赔罪。”

    刘铭将剩下的糖葫芦递出,还细心的将尖角对准自己。

    不过青阳子倒是没注意刘铭的暖男小技巧,哑然一笑过后便也接过,对刘铭道了声谢。

    又对刘铭说道,

    “信士,劣徒早就告知你有一些想问的问题需要我解答,现在真是时候,有所问我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刘铭大喜,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道长,我知道你也不是普通人,那我就直说了!”

    “前些日子,机缘巧合之下,我知道了一些隐藏于世界表面的秘密,不过过于简陋,相信道长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我想问这一日还有多久来临?。”

    “后来我碰到一个想要致我于死地的人形黑影。后来还是靠道长所留的法器才侥幸逃过一劫,敢问道长是如何得知这一切的?”

    “还有近日,在各村食人的巨豹,凶猛的不似普通野兽,倒更像传说中的妖怪。”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深感自身能力微弱,想问问道长有何高见能让我在诡谲莫测的环境下拥有足以自保,甚至是保护周边人的能力?”

    问了一连串的问题,最后刘铭才图穷匕见,问出了此行真正想问的问题。

    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

    “如果有方法,希望道长能在方便的情况下告知,在下有所成之后必将厚报”

    青阳子被纵使修为高深,见多识广,也是一下被刘铭的众多问题惊讶的哑口无言。

    随后宽慰的笑了笑,对刘铭说道,

    “信士的问题,我一一解答吧”

    “你所说的是灵气复苏吧?,此事我的确是知晓的!”

    刘铭不禁大喜,有传承的果然不一样,他只是隐晦的提醒青阳道长便提出来灵气复苏几个字。

    振奋点了点头以示回应,又带着期盼的眼神看向青阳道长,希望能从口中得知更多的消息。

    青阳道长也不负他的期望,抿了口茶道:

    “至于那个黑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