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圣天子 » 第二十四章 变法措施

第二十四章 变法措施

    “臣愚见,治理天下须“悬法于众”,以法理政,坚持“刑赏予夺,秉持公道”,以振扬风纪,使天下信服。厉行整顿“严其约束”的结果,使得“九围之人,兢兢辑志;慢肆之吏,凛凛奉法”。提高行政效率、朝令夕行,而这也是整顿吏治的重要内容。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敬畏才知行止,只有从上到下都能做到守法.依法才能够做到真正的变法成功。”

    王守仁也不甘示弱,结合自己的经验说到。

    “我大明建立以来已有对官吏政绩进行考核的制度。依据祖制,京官每六年“京察”一次,地方官每三年一次“大计”(均指考察)。但是如今吏治腐败,法令不行,这些制度或者流于形式化,或成为官员们争权手段,如果还是依照祖制推行变法的话,恐怕不会有太大的成效。”

    费宏皱着眉头想了想说到。

    “所以朕准备推行新的考核制度,由内阁通过六科、都察院控制六部,而各省抚按则听命于六部。从内阁——六科——六部——察地方藩、臬等司及私按两官;再以两司察州、县官。层层督察,从而形成一个从内阁到地方官逐级督察的、严密的考核考绩制度。”

    “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定立期限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底,另一本送六科,最后一本呈内阁;由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每完成一件登记一件,反之必须如实申报,否则论罪处罚;六科也可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违者限事例进行议处;最后内阁也可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这就形成了以内阁统领监察机构、再以监察机构监督中央六部,并以六部统率文武百官及地方官员,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官员考评机制。”

    朱厚熜将历史上由张居正实行的考成法提前说了出来,毕竟这在当时实行的情况看来还是很有效果的,他也没必须要去做改变。

    “如果这样的话,那内阁的权势不就会被增加了吗?”

    袁宗皋不解的问到。

    “所以朕才会成立军机处,届时军机处的人可以随时领朕的旨意随时查询监督内阁的那本账簿,也有权利随时抽查其余两本账簿。”

    朱厚熜笑眯眯的说道。

    底下众人一听,心中不由的对自家的皇帝生出敬畏之心,军机处这一设立,将会变相的将皇权提高到新的巅峰。内阁的权势虽然增加了,但是还有军机处随时悬在上空,而军机处的人员进出都在皇帝的一句话,但却可以代表皇帝随时处理机密事件。

    “陛下如果真的想要从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整顿,以扭转长期以来政治腐败、边防松弛和民穷财竭的局面。那么改革必然会触动了大地主阶级和豪门贵族的根本利益,而他们掌握大量的资源,土地.金钱.知识甚至是官员的升迁他们都有插手,我怕到时候他们一起反对的话,而陛下又要强行推动变革,恐会引起巨大的变数。”

    杨一清有点担心的说道。

    “朕知道你说的变数是什么,无非是那些人罢官威胁,这点朕倒不怕,天下想做官的人大有人在。不过朕担心的是他们利用百姓来引发民变,毕竟自古以来皇权不下乡,而百姓能能有多少有知识文化的,就怕他们将朕本来的利民政策给解读成错误的告诉百姓,煽动民变。”

    “是啊!那些豪绅地主在当地都很有名望,而百姓平时又不关注朝廷的政策,历年来曲解朝廷政策而引起的民变不在少数。”

    王守仁也不由得感慨到。

    “朕倒是有个想法,不过这个重任恐怕要由王爱卿担起了。”

    朱厚熜看着王守仁笑道。

    “为圣上效命,臣在所不辞。”

    “礼部尚书前不久刚被朕给革职了,目前还没有人执掌礼部,朕想让先生你担任礼部尚书。而爱卿接掌礼部后的重要事情之一就是逐步的在全国各个地方建立起公办学校,实行九年免费教育,主要对象是各个地方上不起学的孩童,所有的费用都由朝廷承担。”

    “圣上,如果这样的话,那朝廷支出的费用将会大大提高,以现在的税收,臣怕朝廷承担不起。”

    袁宗皋这个是站出来说话了,如果要在全国各个地方实行的话,那建造学校的费用,招收老师的费用等等将是一大笔的钱,在现阶段看来完全负担不起。

    “哈哈哈,袁爱卿,放心,不会让你户部出多少钱的。这个皆时你们户部与各个地方一起通力协作,另外那些乡绅不是很喜欢做善事吗?到时候让锦衣卫或者东厂的人找上门去和他们好好聊聊,朕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凡是到了年龄的孩童一定要上学,哪怕是无父无母的孩子或者是乞丐也要送到学校去,由当地负责照顾一切,这些都是我大明未来的基础,朕不允许任何一个人掉队,这件事爱卿一定要做好,朕也会命锦衣卫和东厂的人盯着地方。”

    “陛下爱民如子,目光长远真乃是千古明君,臣一定会将此事时时刻刻放在心上,全力办好此事。”

    王守仁激动的说道,没想到圣上对教育这方面看的这么重,这个在历朝历代都没有哪位皇帝敢这么做的。而他如果做成此事,那必将在历史上千古留名。

    “另外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在如今朝廷发行邸报之外再召集人手筹办一个新的报纸,名字就叫大明百姓报。对于这份报纸,朕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在上面刊发朕所有关于百姓的政策,内容要通俗易懂,至于定价要亲民,让百姓们都看得起买得起。当然了,你们后期也可以征集一些其他有志之士利国利民的意见发在上面看看反应情况,这件事具体就交由爱卿和手下人好好的商定。”

    “臣明白了,一定会把这份报纸办起来,让大明百姓随时聆听到圣上关心百姓疾苦的拳拳之心。”

    王守仁心思一转立马就明白了这是圣上再为变法提前做舆论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