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开局自爆身份,这天下稳了 » 第113章 这功劳就归我吧!

第113章 这功劳就归我吧!

    于是,许攸在离开袁绍那里之后,直接就到了卫阳的阵前。

    他告诉这里的士兵说。

    “我叫许攸,是袁绍那里的谋士,但是因为不受重视,所以来投奔你家侯爷,希望你们能够通告一声。”

    大帐之中的卫阳接到了禀告之后,也是觉得非常的诧异,于是便笑着说道。

    “孔明先生,一直在等待着许先生前来投奔,没想到他真的来了,不过此人倒是有一个毛病,虽然有才却也喜欢翘尾巴,恐怕以后有不测之灾。”

    诸葛亮则是一脸的淡然,他笑着回答说。

    “主公请放心,这并不算是什么大问题,我有办法让他翘不起来尾巴,在刚来的时候,就要杀一杀他的锐气,给他一个下马威,他自然就老实服气了!”

    于是,卫阳便让诸葛亮代替自己接待许攸,让这位孔明先生给许先生上一课。

    等到两人相见之后,许攸深深一礼,然后才问眼前的诸葛亮说。

    “莫非就是南阳卧龙岗号称卧龙的孔明先生吗!在下许攸有礼了!”

    其实这位许先生虽然是傲骨嶙峋,可是他对于真正有本事的人还是非常尊重的。

    当下见到诸葛亮,自然是更加的亲近。

    于是,诸葛亮便笑着说道。

    “在下正是诸葛孔明,我听说许先生在袁绍那里并不怎么受重视,看来是因为原本初献祭受阻,才来了卫侯爷这里吧。”

    这下子,让许攸倒是大吃一惊,毕竟像这种事情也能让诸葛先生给猜出来,可见此人也是大才。

    但是,他心中也多少有些不服,于是便笑着问道。

    “诸葛先生,您说我给袁绍献了什么样的计策,没有被他踩到我才弃他而去的?”

    诸葛亮几乎一点都没有犹豫,直接就说道。

    “难道这还不简单吗?我早就已经能够猜出来了,是你想让他偷袭许都,但是他对于自己的本初防线非常自信,所以才怒斥了你,你才决定弃他而去。”

    听完这话之后,把个许先生都快要吓坏了。

    他怎么会想到,诸葛亮能够料敌先机,把自己的所有想法都能够猜测的如此准确。

    就是,他简直是有些汗流浃背了,但是还是有些肉烂嘴不烂的说了一句。

    “诸葛先生,其实有些事没有那么复杂,如果真的他听了我的话,偷袭许都,胜败可能就已经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诸葛亮却是仍然那副很淡定的样子,告诉他说。

    “许先生,其实你想的太多了,哪里有那么复杂,我早就已经告诉主公在许昌那里布下重兵,只要有人敢偷袭,必然是有来无回。”

    到了现在,许攸才对诸葛亮真正的主体投地,于是他便说。

    “诸葛先生,到了现在我已经明白了,我的这点智谋,在你面前根本就是小巫见大巫。”

    诸葛亮并没有多说什么,于是他就让人把许攸在这里安置下来,让他先好好休息,然后自己又来见卫阳了。

    等到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大致都说了一遍之后,卫阳才笑着对诸葛亮说道。

    “孔明先生果然厉害,这一出空城计使得许攸可能以后再也不敢多生反骨了,可能是从此以后就学乖了吧。”

    卫阳当然清楚,关羽张飞把兵力又分出去一大部分,自己又带了这么多兵来,到了官渡,许昌怎么可能还有兵把守!

    但是诸葛亮唱的这出空城计果然厉害,至少让许攸都上了当。

    等到第二天见到卫阳之后,许优已经特别的佩服这个年轻的主公了。

    “请主公放心,我有一个计策能够让您彻底的把袁绍给打败,而且能够把他的地盘全都收入囊中。”

    这时候,卫阳只是微微的笑了笑,然后便告诉许攸说。

    “正好,孔明先生也有一个计策,你们两人各自把这个计策写在手上,然后看一看是否英雄所见略同,如何。”

    两人果然背过身去,每人在手上写了四个字。

    等到都打开的时候,这手心上写的是相同的:乌巢劫粮。

    到了这个时候,许攸已经一点点的傲气都没有了。

    他彻底的服气了,然后告诉诸葛亮说。

    “诸葛先生,在遇到您之前,我也觉得自己算是一个靠谱的谋士,但是现在我才知道和您比起来,我简直什么都不是,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想拜您为师。”

    诸葛亮却一下子把他扶了起来,然后呵呵一笑,说道。

    “许攸先生,咱们都是肩膀齐为弟兄,怎么能说到拜师呢?我看咱们在一起共事,要好好的辅佐主公,谁都不能骄傲才是!”

    等到诸葛亮把事情全都料理完毕之后,许攸现在已经彻底的没了脾气,成了他的小迷弟。

    自然是言听计从,什么事都服从安排,连卫阳在旁边看着,也觉得孔明先生是一个用人的高手。

    这时候,卫阳便看了一眼帐下的众将,然后告诉他们说。

    “许先生和诸葛先生都认为,忽潮结凉是一个妙策,不知道谁愿意为我走上一遭,到时候可是灭袁绍第一功劳。”

    大家面面相觑,但是没有人愿意动手。

    所有人都知道,在任何兵家的眼中,粮草都是最为重要的东西,自然会派重兵把守。

    这个时候去劫粮,很可能就会有去无回。

    大家虽然要功劳,但是更要自己的性命,因此没有人愿意当这个出头鸟。

    这时候,高顺却突然站出来知道。

    “这样的一个大功勋,我本来想让给众位兄弟,但是你们竟然没有一人愿意接受,这是不拿侯爷的命令当回事吗,既然如此,这功劳就归我吧!”

    说完之后,他便看向了卫阳说。

    “侯爷莫将高顺愿意前往,还请您给我一支令,我竟然会不辱使命,把袁绍的粮草断掉,让你不会有任何后顾之忧。”

    这时,卫阳见到高顺如此的懂事,马上就拿起一只令箭交给他说。

    “高顺将军我非常信任你,如果你能够无常劫粮成功的话,我会表奏天子,至少封你为亭侯。”

    高顺也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把令箭接过来说道。

    “请您放心,如果这次行动不成功,我不会活着回来见你,乌巢劫粮,这也是我算定的计策,我有十足的把握。”

    高顺很快就带人出发了,然后他来到了乌巢,发现这里果然是有重兵把守,自己手下只有七百人的陷阵营。

    手下的校尉有些紧张的提醒他说。

    “将军,对方的兵力是我们的十倍有余,如果我们打不赢这场仗,回去怎么向侯爷交代?您心里可得有个安排。”

    高顺看到这位校尉的问题,冷冷回答说。

    “咱们只需要想着如何把仗打胜,不需要想着打败之后如何去向上司交代的问题,陷阵营打仗,从来就没有打输的时候!”

    说完之后,他也不管别的人就自己纵马上前。

    看到那个粮仓守将,马上心里就有了底,原来正是他的老熟人叫淳于琼。

    这个人虽然是有点功夫,但是平时就是个才疏之辈,而且特别喜欢喝酒。

    无论之前什么样的重要任务都是醉醺醺的,因为这件事情跟袁绍已经折磨了很多次,但是却一次都没有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