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我在妖武乱世稳浪修仙 » 第二十六章 开府

第二十六章 开府

    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

    将帅不得其主,则难以建功,文臣不得其主,则其谋略无以伸张!

    岑彭汉时名将,然不能为王莽守一城,归命光武之后转战四方而如雨浇雪。

    范睢在魏,不能伸其智谋,且几为尿溺而死,投秦之后,纵横捭阖,以至于位列三公。

    郡丞齐周本来早就对着官场心灰意冷了,等待有合适的机会便会辞职归隐,没成想却遇到了萧逸尘。

    两人一番谈论,齐周大感恨得遇明主太晚,抖擞精神与萧逸尘和鲜于甫商议接下来的举措。

    “主公,咱们是明火执仗揭竿而起呢?还是先打着炎汉皇朝范阳郡守的旗帜,悄摸发展呢?”

    “人们都说出头的椽子先烂,不过我却不以为然,君子之道,森森鼎鼎,卓然独立,大丈夫行事,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既然我决定要涤荡九州,自然是要旗帜鲜明!”

    “我萧逸尘今日自立为范阳王,开府建衙,王业自此而始吧!”

    这话说的敞亮,没有藏着掖着,既然扯旗子造反了,那就该如此,礌礌落落。

    “属下齐周、鲜于甫拜见范阳王!”

    “哈哈哈,诸位不必多礼,请起!”

    “齐周听封!”

    “封你为丞相,兼领范阳郡守,总理尚书台诸平章事,下设六部,工部、礼部、刑部、吏部、户部、兵部,政以得贤为本,令你即日开府,劳心下士,屈节访贤,劝吏于庭,安民于野,考功升黜,整理律令!”

    “诺!”

    齐周明白,自己这应该就是范阳郡除了萧逸尘之外,权力最大的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不过齐周欣喜的同时,也感觉到肩上的责任重大,郡国新造,千般事物都待更新。

    “鲜于甫听封!”

    “封鲜于甫为吏部尚书,令你即日拣选郡中良吏,显拔幽滞,放黜尸素,协理齐周丞相,你看可好?”

    “诺!”

    “两位请起,咱们麻雀虽小,五脏却是俱全,我自领军事,其余诸事就一并委托于二位了,万望不要推脱。”

    “主公多礼了,我等定当竭尽全力!”

    “主公,虽然您得了这范阳郡,然而却触了那降虏校尉夏侯伯珪的逆鳞,此时夏侯伯珪驻兵在右北平郡的卢龙塞,我想这消息不久就会传过去,还望主公早作准备。”

    萧逸尘点点头,他对夏侯伯珪并不是太了解,所以希望多弄到一些有关此人的情报,不由发问。

    “齐大人,你对夏侯伯珪了解多少?”

    “此人在幽州之地,奉命帅边军讨伐北方蛮夷,不过这些年朝廷日渐糜烂,此人久有不臣之心,故而连年招兵买马,畜养死士,乃是一枭雄!”

    “哦,这也算是地方军阀吧,不过这夏侯伯珪为人如何?”

    “夏侯伯珪为人骁勇,不过却恃其才力,不恤百姓,对内亦多有掳掠,所在侵暴,百姓怨之。且记过忘善,睚眦必报,衣冠善士,名在其右者,必以法害之,有材秀者,必抑困使在穷苦之地,夏侯伯珪所宠爱者,类多商贩、庸儿,与之结为兄弟姻亲,渐有做大之势,幽州牧不能制之。”

    “好,有劳齐大人安排亲信之人,去往蓟城与卢龙塞,打探幽州牧和夏侯伯珪的动向,有任何消息,即刻报我!”

    “诺!”

    ..............

    齐周新官上任三把火,连发数篇公文,宣告郡中诸县镇,改旗易帜,如今范阳之主,乃是萧逸尘,令各县镇官吏各安其职。

    范阳郡户十万,下统八县:涿县、良乡县、方城县、长乡县、遒县、故安县、范阳县、容城侯国。

    这篇公文下发下去后,各县令长拿着手里的这一纸公文,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范阳王萧逸尘?从没听说过此人啊!”

    “这人是谁?竟敢独立为范阳王,那么说范阳郡太守田寿是不是已经被杀了?这是杀官造反?”

    “让我们各安职守?那不就成了从贼造反了吗?我是朝廷任命的县令,岂能从贼?这如何使得?”

    这样的对话在各县县衙都有发生,不过县令也有他们的师爷幕僚,这些幕僚却都一致的站了出来劝阻。

    “县令大人,稍安勿躁,我已经得到消息了,那太守田寿的人头还在范阳郡城东门挂着呢,都尉慕容麟也被这萧逸尘击杀,郡丞齐周大人已经投靠了萧逸尘,目前认领范阳郡太守一职。”

    “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萧逸尘是哪里的势力?太平道的妖人,还是西山出来的盗匪?他有多少兵马?”

    “奇怪就奇怪在这儿,我得到的消息是这萧逸尘乃是独身一人!”

    “什么?独身一人就敢杀官造反?”

    “据说这萧逸尘一身武艺超绝,夜入太守府大杀四方,如入无人之境。”

    听到这话,县令一缩脖子,这事怎么听都感觉太过于匪夷所思。

    “难道府衙上百的护卫,还有上千都尉府的兵丁都是摆设?”

    “据说这萧逸尘正是在上千兵丁围战之下,阵前斩杀的都尉慕容麟。”

    县令手里的茶盏吧嗒一声,惊落在地!

    他是文官出身,走科举这条路踏入官场的,古人云,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他不怕你报官,也不怕你诉讼,但是文官最怕的就是这种一言不合就拔刀杀人的武者。

    “那咱们现在怎么办?”

    摆在这些县令的面前选择并不多,要么从贼,要么拒守城池,要么弃官而走。

    从贼风险最大,将来平叛之后清算,他们照样少不了挨一刀。

    拒守城池,那几乎不大可能,他萧逸尘既然能在上千兵丁的围困之下斩慕容麟,那县衙这三百治安兵丁能有什么效果?

    摆在范阳郡下辖八县的县令面前的,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数日之后,萧逸尘接到八县回书,其中六县表示服从,但涿县与容城侯国表示不服,并声称将联合他郡发兵征剿反贼萧逸尘。

    萧逸尘拿着这两封扭头问郡丞鲜于甫和郡守齐周。

    “齐大人,这涿县陈百川与这容城侯罗秉章是什么人,何以独此二人敢于反抗于我?”

    “主公有所不知,郡中八县,外虽服从,但是内怀观望之心,并未真的就屈服于您,然而这些人皆首鼠两端之人,不足为虑!”

    “容城侯罗秉章,乃是世袭的侯爵,因祖宗荫蔽而得封为荣成侯,然而此人骄而无谋,冢中枯骨而已,主公覆手可灭之,不必介意!”

    “不过那陈百川主公需要留意,此人乃豫州颍川人士,官位虽不过一县令,然而在职克己奉公,廉约小心,务开恩信,宽以待下,取吏皆用儒术,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平日所得赏赐尽与士卒,约束严整,在涿县深的民心,颍川八龙之一。”

    “哦?陈百川之材,与您相比如何?”

    “陈百川,聪识通朗,高雅密博,多有智略,此人大才,我不如也!”

    “主公您方开建大业,正是用人之际,若主公您能将其收入麾下,我愿将宰辅之位让与此人!”

    “先生雅量,不过也太过自谦了,既然先生您如此推崇这陈百川,那我就先晓之以理,若其不附,再做计较。”

    “善!”

    萧逸尘低头沉思,他也明白自己新造范阳,诸事未集,方当优贤礼士,但是自己从未与那陈百川打过交道,直接去和他谈谈什么天下形势,求其归附,恐怕难以奏效。

    倘若自己发兵征剿,服之以力,此人必不服。不如先把他放在一边,让其观我之政,而后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示其形势,缓缓图之。

    我以道御兵,以信抚民,内修文武,内砥砺以自强,外观物情之变,势在我手,不患其不来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