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我在妖武乱世稳浪修仙 » 第二十二章 洞房

第二十二章 洞房

    萧逸尘对鲜于仙的样貌自然是百分之百的满意,但是这进度也太快了吧。

    嫁娶之事,难道不是先讲求个父母之约,媒妁之言,然后再举办一个盛大的典礼,而后再成秦晋之好?

    鲜于甫和鲜于夫人看着自家女儿的姿态,再看看萧逸尘这位英姿勃发的俊美少年,越看越觉着两人般配。

    鲜于甫手捻须髯,呵呵一笑,“萧公子,可曾婚配?”

    “未曾婚配!”

    “好,不知萧公子哪里人士?家中还有何人?令尊令堂可在?兄弟姐妹又有几人?”

    “我萧逸尘并无家人,无父无母,无有兄弟姐妹,只是在下出身草莽,在青云镇外牛心山鸡笼寨做了一寨之主,说的直白点,我就是一山贼匪寇,岂敢冒然高攀?”

    “哎,萧公子自谦了,我鲜于甫阅人无数,不过未见如萧公子这般奇人!我观萧公子行事,豪气干云,绝非等闲之辈,我鲜于甫虽以读书人自居,但实则不过一腐儒,又谈何高攀?要说高攀,那也是我高攀公子您了!”

    “这....”

    “如今这世道非比太平之时,一切大可从简,如果公子不弃,我与夫人可做主将女儿许配给您,如何?”

    萧逸尘杀人不眨眼,但是此时却冷汗淋淋,这种情况他还真没有半点心理准备。

    不过抬眼看到鲜于仙眼中貌似有雾气弥漫,显然是自己敢说半个不字,立刻哭给你看的样子。

    “多谢长史大人厚爱,多谢仙儿姑娘青睐,我萧逸尘能得仙儿姑娘如此贤良德淑的女子为妻,实乃万幸,岂敢相拒。”

    “好,哈哈哈,好!”

    鲜于甫顿时掀髯大笑。

    “择日不如撞日,今夜明月高悬,正是良辰,来人啊,摆设香案,以月为证,拜月完婚!”

    “?????”

    “.......”

    孔二愣子和三棒槌顿时就欢呼了起来,冲着萧逸尘一阵挤眉弄眼,起劲的吆喝。

    鲜于夫人招呼梅兰竹菊四个丫鬟,抬出香案,摆设了香烛贡品,宅院里张灯结彩。

    鲜于仙身边的两位贴身丫鬟,变戏法似的给鲜于仙穿上了凤冠霞帔,装扮一新。

    这一幕让萧逸尘措手不及,你们难道都提前准备好了?

    半刻钟后,萧逸尘和鲜于仙跪拜在地,老马头当司仪,这边孔二愣子和三棒槌是伴郎,那边鲜于仙的两个贴身丫鬟是伴娘。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送入洞房!

    银月如钩,夜色正浓,月色洒在枝头,地上光影斑驳。

    景很好,人很美,但是萧逸尘全程处于懵逼状态中,稀里糊涂的拜了天地,给鲜于甫夫妇敬茶后两人被直到送入洞房。

    萧逸尘拿起旁边的秤钩,挑开了新人的红盖头,看着眼前端坐在牙床之上的佳人,如坠梦里。

    鲜于仙此时身批大红衣衫,头戴金簪玉步摇,生的杏眼桃腮,清澈明亮的瞳孔,弯弯的柳眉,肉嘟嘟的嘴唇,此时正笑语盈盈的看着萧逸尘。

    最难消受美人恩,幸福来得太突然,一切都是那么措不及防。

    旁边两位贴身丫鬟,捧着两只酒杯递到这对新人面前。

    “公子,小姐,喝过合卺酒,你们就可以洞房啦。”

    鲜于仙满脸绯红,萧逸尘更是大脑充血,一片空白。

    是夜,下雨了!

    ..........

    次日清晨,萧逸尘扭头看着床上的新媳妇,感觉还是那么不真实,不过酸酸的腰却做不得假,显然这不是梦。

    萧逸尘挽起女子的小手握在手心,小手柔若无骨,温润如玉。

    “夫君,您醒啦?”

    “仙儿你可真漂亮啊!”

    一声由衷的赞叹,让美人一阵羞赧。

    “天色还早,夫君你再睡会儿吧,昨晚辛苦了。”

    萧逸尘伸了个懒腰,用力搓了搓发麻的脸。

    “不睡了,昨天在范阳郡大开杀戒,弄了个鸡毛鸭血,今儿估计事情不少,我先出去找岳父大人商议一二,都是些不打紧的小事,仙儿你可以再睡会儿,”

    萧逸尘这就开始疼媳妇了,不过鲜于仙还是强忍着不适起来了。

    “一起去吧,还要给二老敬茶,仪式虽简,不过该有的咱们还是要做一下。”

    前厅里,鲜于甫和鲜于氏早就起来了,满意的看着二位新人敬茶之后,鲜于夫人拉着自家女儿去说闲话去了。

    梅兰竹菊换了新茶,侍奉这翁婿二人说话。

    “岳...岳父大人,您久在官场,熟知内幕,不知您以为当今天下形势如何?”

    鲜于甫手捻须髯,盯着萧逸尘看罢多时,点点头。

    “我看这天下大乱将起!”

    “哦?果真如此?”

    “我掌管郡守府内来往书牍,知道一些消息,数月前南方有太平道聚众揭竿而起,八州响应,天下各地自太平贼率先起事后,复有黑山、黄龙、白波、左校、青牛角、左髭之徒,各有所因,大股二三万,小者六七千,并起山谷间,不可胜数,我感觉这天下形势,即将生变!”

    萧逸尘这些时日里,其实多少也能感觉到那么一股子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迹象,单单这一个小小的范阳郡,就流民乞丐遍地,这种世道能太平?

    “岳父大人说言当真?”

    “哎,这种事情,贤婿你稍稍留心,就能有所知,我岂能妄言!”

    “不知岳父大人以为这太平贼能平否?”

    “我听说那太平道的首领,乃是一江湖术士,假借鬼神,我料定其必成不了气候。且朝廷已经下诏,传令各地州牧刺史郡守,各行招募兵马,弹压各地不法之徒,朝廷另已派出军队,由骠骑将军诸葛云嵩、前将军陆渊渟等将军督师平叛,料想太平道诸贼必不能得意!”

    萧逸尘闭目仔细思考了一下,恐怕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那太平贼平叛之后呢?”

    “自然是兵符收回,马放南山,天下归于太平。”

    鲜于甫压了一口茶,目光灼灼的看着自己这位女婿,在这里,鲜于甫留了一丝考教他的心思。

    如果萧逸尘也这么认为的话,那他鲜于甫则即日立刻收拾细软,带着一家子逃入深山,一则避夏侯伯珪报仇的祸,二则躲避这大乱之世将临的祸。

    萧逸尘听到这话,却摇摇头。

    “岳父大人,您恐怕料想的太过乐观了,敢问兵权真的能收回来么?”

    “哦?贤婿何出此言?”

    “岳父您岂不闻大兵一集,强者为雄,朝廷放权各州郡自行招募兵马,此为驱虎吞狼之计,我想太平贼灭之时,也就是群雄割据之日,届时天下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其祸恐将更烈于太平乱贼数倍!”

    鲜于甫闻言,哐当一声,椅子翻倒在地。

    “呃,岳父您这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