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鬼谷学斋 » 第十八章 我难道不爱国?

第十八章 我难道不爱国?

    自这个狼烟四起,诸侯称王的时代开启,大周的命运似乎早已注定,

    大周自几百年前开始,便一直遭到周边诸侯国的欺压,

    只有诸侯需要正名时,周天子才有露面的机会,

    大周也不是没有出过致力中兴的君主,但结局似乎非常明显,

    没有才高八斗的良臣,没有富国强兵的律法,

    没有视死如归的甲士,没有稻谷满仓的黑土。

    至此,何来中兴之路,有的只有一道结局早已注定的深渊。

    就在这一刻,那个十五岁的大司马,眼里彻底失去了光芒,

    就连自己的子民也不愿意相信这个国家还有中兴的可能,

    彻底失去民心的大周,剩下的时间只不是苟延残喘而已。

    从那一天开始,姬堤再也没有来与王禅和到这说过话,

    只是早上起床,便到村庄后面一片荒地上挥舞一套剑法,

    一道时辰,便跟着众人到稻田里除草,除虫,

    原本喊苦喊累的姬堤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赌气上进的大周司马,

    但在王禅看来,一个人不能失去希望,他需要归属感,

    但王禅也试图跟姬堤谈谈,但对方对于王禅的所有问话都点头答应,

    丝毫不会有言语回应,让得村子里的众人也是有点搞不清情况。

    就这样,过了得有个把月的时间,

    村子里的人也见怪不怪了,而姬堤更加自律了,

    每天自是村子里起的最早的,就连一向刻苦的王禅也大受鼓舞,

    跟着姬堤一起早出晚归,鲁姓老者看着两人的情况,也是频频点头,

    十五六岁就是最应该刻苦学习的年龄,怎可以将时间平白浪费。

    ...

    又是一个月的时间,眼看稻谷马上就要成熟了,

    姬堤的情绪也渐渐被时间冲淡,那个锋芒毕露的大司马也渐渐学会了忍耐,

    又是遇到不会的东西,也会开口请教周围的人,但依旧不愿意搭理王禅和鲁姓老者,

    但这却造成了一种更加离谱的情况,

    就在一次,姬堤准备询问村庄里一个农民,稻米最后的流向时,

    当听得大部分的稻米都被楚国征税收走了,也是不禁叹息,

    不怪大周子民不愿意相信大周的礼乐制,是这个制度并没有给农民带来实质的改变,

    “那你知道礼乐制吗?”

    姬堤面前的老人只是迷惘的摇摇头,不死心的姬堤继续提问,

    “那你总该知道,你们畏之如虎的楚军,当年只是大周分封出来的吧!”

    “大周是什么?”老人眼中的迷茫更深了,

    姬堤以为对方只是在询问为何说楚国是大周分封的,当即回应道,

    “楚国上面还有一个·老大,就是大周国?”

    “大周是什么?”

    在这些世世代代自给自足的农民眼里,甚至不知道大周国的存在,

    在这里,能让他们吃饱的,就是老大。

    听完对方的问题,姬堤自此更加沉默寡言,

    鲁姓老者至少知道大周国的存在,而真正的大周子民,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归属。

    随着王禅与姬堤生活的时间越来越久,王禅也发现,

    姬堤眼里的迷茫正在逐渐改变,转而是一种褪去麦芒的坚毅,

    王禅也开始反思起来,经常与鲁姓老者聊自己的想法,

    这里所有的人都可以称作是大周子民,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没有人再以大周人民自居,王禅出生便潜意识的以楚国人自居,

    难道是自己没有爱国这个品质,王禅也不禁怀疑起自己的人品,

    儒家‘圣人’,为国为民的孔子以鲁国人自居,

    自己的师父亢仓子以陈国人自居,道祖老子以陈国人自居,难道他们也不爱国吗?

    这突如其来的一连串的疑问,压得这位十五岁的少年起不来,

    一回到自己的小破屋里,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一会便要爬起来,

    披着漫天的繁星,沿着小突破上上下下的跑动,希望自己可以安静下来。

    姬堤虽然不想再理会王禅,但也经不住王禅连续几日几夜的折腾,

    终于开口问道,“你有完没完?能不能休息一会?”

    “我是不是不爱国?”对于学道之人,爱国家爱子民,是最起码的。

    “我自出生开始,从来没有以为自己是个周国人?”

    王禅也没有藏着掖着,有啥说啥。

    “这些天的苦修,我也想通了一些事情,

    其实在许多人眼里,大周已经亡了,甚至从来没有存在过,

    人的一生太短了,而时代的一生又太长了,

    我可能打不赢楚国,但我只希望,有生之年,可以打败我的父亲,打败我自己,

    原先我以中兴大周勉励自己,现在我只想做好自己,

    那个老头说的也不错,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是太薄弱了。”

    姬堤开始自言自语,等向王禅的方向开去,

    王禅已经离开了,到底听没听到姬堤的话,都是一个问题,

    姬堤刚刚的话都是发自内心的,硬说出来还是有点羞耻的,

    但也算是把王禅当自己人了,而对方甚至一句也没听进去,当即追了出去,

    姬堤原本就是一个文武兼修的,追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王禅还不是绰绰有余。

    “你丫到底听到我说的话没有?”

    而一心向往解答自己疑问的王禅,依旧是一眼不发,

    眼里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你这个问题过于高深了,连你都不知道,那个老头怎么可能知道。”

    姬堤也看出王禅飞奔的方向,当即提醒道。

    可王禅只是向前跑着,耳边只有风声...

    “爱不爱国?”

    此时已经天亮了,鲁姓老者刚刚起床,就被王禅堵在床头,

    一股脑的把自己的疑问说了出去,顿时感觉清醒了很多。

    老者细细理了一把胡子,静静地看着王禅二人,

    良久,终于开口解释道,

    “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吧!

    很久以前,诸侯依旧遵循着周礼,那时,周国的势力虽然式微,

    但与周围的诸侯,依旧有着一战之力,但已然没有一家独大的威风了,

    一户人家在晋国,楚国,周国的交界处耕种,在辛苦耕作一年后,

    终于到了丰收的时刻,依照周礼的税收,需要上缴收获粮食的二成,

    由于是大丰收,人家便早早准备好了税粮,果不其然,十几天后,一家军队到来,

    男主人也没有管对方的名号,便将手中的粮食交了上去,

    可就是过了几天,又有一队甲士过来,要征收粮食,

    男主人本想拒绝的,但对方手中明晃晃的大刀把卡在喉咙里的话咽了下去,

    只能被迫把粮食交了上去,以为一切结束的男主人没想到,几天后,又是一队甲士,

    男主人看着可能刚刚够过冬的粮食,便严词拒绝了对方,

    最后,那一队号称正统周军的甲士,把男主人打了一顿,抢走了所有的粮食,

    男主人被这惊人的十之税十的制度惊到了,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在请教周围一个学者后,男主人以为是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的问题,

    便向着其他地方搬去,在得知自己到了晋国的地盘上,便以大周晋地人自居,

    自此,这户人家,只用交晋国和大周朝的税粮,

    等过了不久,晋地诸侯的实力远远胜于周天子,晋地诸侯不愿意给周天子交贡品了,

    于是,晋地诸侯便与晋地的民众说,只要我晋国独立,那我们就不用交两份税粮了,

    于是,在众人的拥护下,晋国出现了,晋国人出现了。”

    故事讲完了,王禅与姬堤久久回不过神,

    王禅在思考老者的故事,而姬堤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先生,我大周的税收只有十之税二,分封给诸侯,所收的税粮便直接归于诸侯,

    不需要多征收一份给周天子呀!而且,我大周也没有收到这一份税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