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蜀汉:我的丞相父亲 » 第24章:陈袛判案(求月票)

第24章:陈袛判案(求月票)

    衙役们端出桌子,临时搭建一个高台。

    百姓们更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便令整个绵虒城都沸腾起来。

    当街审判,又事涉当朝武侯。如此少见的事怎能不引起百姓的好奇心?

    衙役们将桌椅搬上高台,陈袛走了上去,坐定后便一拍惊堂木。

    “堂下何人,状告何人,可细细道来!”

    “若有半点不实,那便反坐其罪,你可知晓!”

    山生扑通跪倒在地,大哭道:

    “小蛮原是山中蛮夷,跌跌撞撞到了绵虒城,听说搬运粮食给钱,小蛮便去搬了。之后得知武侯高价收购牲畜,我便马不停蹄的赶往山里,说服族长,将族里的牲畜运出。”

    “不料在山路上,我们碰到武侯的军队,他们杀了我的同伴,又将牲畜抢走,还嘲笑小蛮愚蠢,竟然轻信汉人的话。”

    “小蛮别无所求,只为求这么一个理字!”

    “我们蛮夷便可随意欺辱,就可以对我们言而无信吗?”

    台下百姓发出嘈杂的讨论声,对着山生指指点点。

    陈袛重重一拍惊堂木,清了清嗓子,周围百姓都安静了下来。

    他的上身微微前倾,眯起的眼睛在山生的身上打量着:

    “你是怎么那些人是武侯的军队?”

    山生大声道:

    “是那领头的汉人军官亲口说的!”

    “他笑我们蛮夷中了他的计策,还说我们蛮夷蠢笨,并要我们将牲畜送到军营才放我们离去!”

    陈袛捋了捋胡子,继续问道:

    “那他为什么告诉了你,又不杀你呢?”

    台下的窃窃私语变得大声起来,有个百姓大着胆子问道:

    “是啊!哪有人偷东西大声告诉别人是自己偷得?”

    其他百姓连连点头,显然也觉得山生说的不符合常理。

    山生急的大声反驳道:

    “我一行二十余人,其他人都被杀掉了!只有我事先晕倒,滚下坡去,才逃得一命!”

    陈袛的表情变得严肃,他重重一拍桌子,吓得围观民众都为之一颤,他伸手指向山生大呵道:

    “山生,你当这是戏本吗?”

    “汉骑不斩草除根,居然只因你在开战前晕了过去?”

    “真是拙劣的理由!”

    山生急的直挠头,大声说道:

    “我那时已经昏过去了,我怎么知道他们为什么不杀我?”

    陈袛身子前倾,沉声道:

    “好!此事是本案第一处疑点,为何汉骑能杀你却不杀你,我们暂且按下不表。”

    “山生,你说你看到汉人军队,他们马步兵各有多少人?”

    山生略加思索答道:

    “骑兵大概二十多人,步兵则有一百上下。”

    “皆披甲?”

    山生眉头紧锁,努力回忆:

    “骑兵皆披甲,步兵太远了,我看不清。”

    “是铁甲吗?”

    “是的。”

    “几层?”

    “这,这我不知道啊!”

    陈袛发出阵阵冷笑声,山生莫名其妙的看向他,显然不知道陈袛为何发笑。

    陈袛将惊堂木一拍,呵斥道:

    “山生,你好大的胆子!”

    “你可听闻一句话!”

    “一甲顶三弩,三甲进地府!”

    “此话何解?仓狱你告诉给他听。”

    仓狱上前道:

    “按我大汉律令,私藏一副铠甲或者三把弩判流放两千里,私藏三幅铠甲、五把弩者...绞刑!”

    “前汉时绛侯便是因为私藏五百具铠甲涉嫌谋逆而被关进诏狱,最终绝食而亡。”

    陈袛一拍惊堂木,声音逐渐提高:

    “山生,你说有二十多名披甲骑兵,若是诬告,你反坐其罪,绞!”

    山生身体一颤,目光坚定,声音却带着哭腔:

    “若真是我山生诬告的,任杀任剐,听凭处置!”

    陈袛缓缓鼓掌:

    “好,好,好,这可是你说的!”

    陈袛从座椅上站起,他在高台上踱步,大声向人们解释道:

    “二十匹军马,什么概念呢?”

    “起码要有一百匹普通马匹才能挑出二十匹能够载人的军马。”

    “而能承受披甲战兵重量的战马,那更是优中选优了!”

    “没有两百匹普通马匹,我看是打不住的!”

    陈袛的声音越来越大:

    “马匹两百多匹,铁甲二十余领,如果不是君侯所为,那便必定是本县大户所做!”

    “无论是山中的蛮夷或是山贼强盗之类,都绝拿不出如此数量的铁甲来!”

    “山生,我先与你去往各家邬堡查看,若是什么都没发现,那便再去军营,若还是没有,我便认定你诬告,依律当绞,如何?”

    山生问道:

    “若是他们将人藏起来怎么办?”

    “那我不是白白送命?”

    陈袛发出哼声,向四方百姓拱手道:

    “凡骑兵必定是能征惯战之辈,其统帅不用想也知道是本县豪杰。”

    “这样的人若是藏起来,那不是当我们是傻子吗?”

    “还请诸位乡亲助我断案!”

    “若有豪右胆敢藏匿部曲,举报者可得被告豪右一半的家产!”

    “若是害怕豪右报复,我也可立即护住举报者的家人,并送去成都居住。”

    “汶山豪右的手再长,也伸不到成都去!”

    台下的百姓们沸腾的叫出了声,他们交头接耳,热切的讨论着。

    豪强的一半家资,只要举报就能获得,天下还有这般美事?

    豪强们的耳目早已将山生告状一事通报给各家豪强主人,他们坐在附近茶楼,同样听着陈袛的判案。

    一直听到陈袛说要分他们一半家产时,才有人肉痛的骂道:

    “酷吏,真是个酷吏!”

    “他以为自己是王温舒吗?”

    “这,这是武帝的告缗令啊!”

    “他陈袛难道想迫害我们汶山郡的诸君子吗?”

    陈袛一挥袖,大喊道:

    “出发,绵虒县的豪强,我们一个个的拜访!”

    “我陈袛今天一定要查出个水落石出!”

    众人发出欢呼声,他们跟在陈袛与山生的身后,队伍长的,一时间看不到头。

    也就这些住在城里的人才有这闲工夫去看戏。

    正儿八经要种地的农夫,可都是住在城外的。

    这也就是春秋时期的国人、野人之分。

    引:

    出其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给军国之用。

    入牛、金、旃、马,动以万计。

    有天马河,马日千里,后死于蜀,葬江原小亭,今天马冢是也。县有天马祠。初,民家马牧山下,或产骏驹,云天马子也。

    池中有神马,或交焉,即生骏驹,俗称之曰“滇池驹”,日行五百里。——《华阳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