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造化天成 » 第四章

第四章

    定而生静。

    这里的静不只是身心安静,更是一种胎息归寂的状态。

    此时肉身仿佛已不存在,天人勾连、内外贯通,便有灵气自天灵而入。

    天灵即是百会穴,其位置贯通紫府。紫府位于眉心往内,人之意念便从此处生。

    修行者不但修灵,更要修神。灵归气海,神属紫府,二者相辅相成。化意念为神识,是炼气期境界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

    灵气进入紫府,盘旋不定之时,沈英奇如醍醐灌顶,先前记下的引气图此时豁然浮现,将入体的灵气循经脉导引。

    第一次以意念导引灵气,那真是新手上路,磕磕绊绊不断。幸好原主对人体经脉穴位记得很牢固,位置上不至于出错,《青岚诀》的引气图也还算简单,涉及到的经脉穴位并不多。大约花了两个多时辰,他才终于把灵气导入丹田气海,完成第一次引气入体。

    经过这一过程,最终归于丹田的灵气却还不足引入时的一成,这就是资质所限了。当然还有功法的影响:在本来就只有三成的基础上再流失掉了一部分。

    沈英奇现在知道,真正修行中对灵气的吸收率大概等于自身的灵气亲和度,乘以功法对灵气的利用率。根据自身状况,很容易得出《青岚诀》对灵气的利用率大概也就百分之三十左右,跟他的资质还真是不相上下。

    不过好歹算是体验过一遍了,少年正待松一口气,却变故突生。那归于气海的灵气忽然循任脉而上,行至胸口的膻中穴,之后竟消失不见了。

    沈英奇不禁大惊,这是什么情况,那册子上也未提到过啊?不是归于丹田便结束了吗?

    他忙起身来,拿出册子仔细翻看。

    此时才发觉天色早已大亮。

    早早便起身的青桃见少爷今日没有晨练,以为是昨晚熬夜之故,所以也没有去叫起,反倒放轻了做事的手脚,避免打扰少爷休息。

    也幸亏如此,不然在修行中途被打扰,可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沈英奇没有经验,忘了叮嘱,万幸没有出事。

    把《青岚诀》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确定没有看漏什么。少年不禁怀疑,莫非大伯给自己的册子有误?

    别怪他多心,毕竟他见到的沈明海和原主记忆中的沈明海差别太大了。

    略想了想,他忽然扒开自己胸口的衣物,本来是想看看膻中穴有无异样,谁知却见到胸口的吊坠正细细的闪着微光。

    这光十分微弱,加上衣服掩盖,以至于他先前竟未发现。

    吊坠是用丝线打成的一个络子,络住一块鸽蛋大小的椭圆形石头。这石头有五种颜色,色彩之间似乎还在不断流转,十分奇异。本是原主父母某次探索遗迹的战利品,因为品相不凡,被当成宝物带了出来。不过之后他们仔细研究,却发现这石头除了好看,并没有任何别的作用,沈英奇又见之甚喜,沈母便索性把它给了原主,做成吊坠,权当是个护身符之类的小玩意儿。

    这吊坠一直挂在他脖子上,很有些年头了,原主把它当成寄托思念的遗物,沈非这个后来者自然也不会在意,就习惯性的一直戴着。

    现在看来,变故似乎便是因它而起。

    他索性打开络子的绳结,把石头取出,握在手中。

    小小石头里光华流转,连微闪都似乎合乎某种韵律,动人异常。

    片刻之后,闪动停了下来,一切归于平静。此时却有一丝难以言明的信息自石头中传出,又被少年的意识接收。

    “天启阴阳,混沌造化,万物始生……”

    什么东西?

    沈英奇惊疑不定的看着手中的石头,不是说这只是个吉祥物,并无用处么?这种异常原主父母都没发现过?

    仿佛福至心灵般,他意识到信息的模糊不清大约在于石头得到的灵气太少,冥冥之中,他感到这应是某种了不得的大机缘,“看来老天待穿越者还是不薄的,是吧?”

    正待一鼓作气弄明白,不料饥肠辘辘,向他发出抗议。

    于是不得不先去吃早饭,顺便仔细叮嘱青桃,让她不要来打扰自己,也让她告知青禾别来打扰,才又开始安心“闭关”——如果这也算闭关的话。

    备了几个干粮饼子,些许肉干,并一大壶凉开水,沈英奇再次关上房门。说干就干,绝不含糊。

    刚开始引气获得的灵气实在太少了,得到他灵气注入的石头闪动不停,却始终翻来复都是那几句话。

    直到三天后,石头才似乎终于吸够了灵气,化作一道流光消失在他手心里。

    与此同时,沈英奇只觉眉心一凉,那石头竟出现在自己紫府中,并且不再保持石头形状,而是化为五彩流光,将他的紫府染成绚烂瑰丽的色彩。

    少年只觉得自己的意识在时间长河中浮沉,瞬间看到无数过往,不知过了多久,才突然之间跃出时间长河,进入了另一个人体内。

    按照修真界对历史的划分,距今五千年内叫做近现代,五千年前至五万年前叫做中古代,五万年前至十二万年前,则被称为上古时代。

    现在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来到了上古时代,十二万年前。他所在这个躯体则属于古妖神娲皇氏。

    但这个身体有自己的意识,他的意识并不能控制这个身体,只能旁观一切的发生。

    古妖神的名字其实只有一个字——娲,因为是女性,所以被人叫做女娲。在上古妖族中,她是最惊才绝艳的存在,不但修为是最顶尖的返虚九重天,还领悟了造化法则,可谓冠绝当代,力压群妖。但她生性不喜争斗,当时的妖族是大地上最强盛的种族,不但大能频出,还创立了妖族天庭。女娲却喜欢沉溺于自己的世界,在她顿悟造化法则之后,整个世界甚至都可以成为她的玩具。

    她开始不满足于创造死物,于是在数千年的时光中,她还创造过许多奇奇怪怪的生物,最后,她觉得创造任何生物都不再有挑战性,于是把目光投在了一种特别的存在身上。

    那个时代还没有人族,但“人”却不少,因为所有妖族修炼到化形期,都会化为人形,然后才能继续修炼。而且化为人形之后,修行速度会比原形时快得多,这似乎是某种天道法则的影响。

    妖族化为人形之前,光是开灵智都要经过的漫长时间,开启灵智后,也只能凭借本能吸收山川灵气,日月精华,修炼速度慢得发指。直到化形之后,与之前立马天差地别,似乎人体便是天地间最适合修行的样子,不但经络穴位能大大加快修行速度,还能诞生神识,以此领悟各类术法,甚至至高的天道法则。

    所以对于妖族而言,能化为人形是天道对他们最大的恩赐!

    女娲当时的想法是,如果她能创造出一种生灵,天生便是人形,灵智卓越,又能快速修炼,那会是怎样惊艳的物种!而这,也将成为她一生中最大的成就!

    此后,她便全身心投入其中,用了近千年,才创造出第一具完美的人体,这也是第一个不是经由妖族化形而来的“人”。

    “人”,比她所创造的任何生物都复杂得多,除了本身的构造外,最麻烦的是经络穴位,甚至紫府丹田,没有这些,就是徒具其形而已。

    还好她终于做到了。

    在这个过程中,她对造化法则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修为也不断增加着,如果不是一直压制着境界,她就要合道了!

    但她并不想合道,她的作品只完成了一半。

    以往她创造的任何生物,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死了就绝种了。就算造出来可以两性繁殖,甚至可以自性繁殖的生物,也最多三代而亡,因为天道并不认可这些生物的存在。

    接下来,她花了更加漫长的时间,终于凭借对造化法则更高的理解,将人族变成了天道承认的种族。至此,造人这件事才算真正的完成了。

    人族这个种族也才真正的诞生于天地之间!

    这个种族天生就能开启灵智,天生就更适合修行,在造出人族的那一刻,女娲突然意识到,这个种族未来可能会变得比妖族更加强大,从而取代妖族成为天地间的主人。

    不止如此,任何事情都有得必有失,就像有光必有暗一样。像人族这样近乎完美的种族就没有任何缺陷吗?

    女娲不敢再想下去,一向凭心而行的她,第一次对自己的对错产生了怀疑。

    这时候,作为旁观者的沈英奇已经想到了一种可能。女娲所在的时代是没有魔修存在的,也就是说,魔这种东西可能是人族诞生之后才随之出现的。甚至可以说成是,天道承认人族而产生的副作用,或者说是需要付出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