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山村太子爷 » 第二十四章 太子辅国

第二十四章 太子辅国

    赵廷轩如今天天在军营晃悠,亲自监督并指导军队训练。

    所谓军营,就是几栋赵家的仓库经过改建,铺点稻草做床,布帘做隔间,再建个大灶台,几个茅房,军营就算建成了。

    而前些日子俘虏的三百多县勇,如今大部分已经归降,在把原有的两个步兵百户所补充至满员以外,又设立了一个第三百户所。

    而这个第三百户所百户之职,顺理成章的由试百户汪云担任,再从其他两个百户所抽调精干担任总旗和小旗。

    不过这个第三百户所的兵器只有长枪和刀剑,人员和武备都是三个百户所最差的。

    赵廷轩知道,第三次围剿随时可能会来,并且会比第一、第二次的兵马更多更难以对付,所以他也越来越急切的想把这几百宋军练成一支强军。

    小朝廷里没人懂练军,所以赵廷轩准备亲自编写一套军队的训练指南。

    其实他也不懂,不过上辈子也参加过军训,照猫画虎勉强可以,虽然不知道新世纪练兵方法在这古代适不适用,但总比没有的强。

    上午就让练体能,就跑步、仰卧起坐、俯卧撑这三项。

    下午在陈坚等人的建议下武艺,也不难,就一招,长枪兵就练端枪平刺,刀盾兵就练举刀挥砍,足够了。

    反正到了战场上个人武艺再高,面对几十把枪一起刺你,也只有被刺成马蜂窝的份

    另外再抽时间练队列、练纪律,包括齐步走、立定转身等等。

    不是为了走路多齐整,那玩意上战场没用,这一点赵廷轩也清楚。

    主要是让兵卒能有足够的纪律性,战场上能够听令行事。

    关于纪律方面,赵廷轩特别要求要严抓、狠抓,目的就是让兵卒们做到令行禁止,谁敢不服从命令就是军法处置,让他们害怕军法大过害怕死亡。

    这一点可是有血的教训的,前两场反围剿战役如果不是赵家拿出了上万两银子激励,就这些一听冲锋就往后缩的兵,这个小朝廷早就被剿灭了。

    所以虽然大部分将领都不理解,但赵廷轩的坚持下还是把这些训练加了进去。

    为此赵廷轩还准备抽调一批人作为教官,专抓军队的训练,可惜暂时还没找到合适的人,只能他亲自上阵。

    当然,为了平息士卒们的怨气,顿顿吃肉赵廷轩没法保证,但每星期有点荤腥他还是能做到的,另外军队一天三顿,一顿稀的两顿干的也全部管饱。

    这种日子,就算是赵家治下的佃户也是难有这个生活水平,所以大部分士卒倒是觉得吃点苦能换来这种好生活还是挺不错的。

    另外除了练兵还要练将,对于武将,赵廷轩要求他们能在战场上及时明白各种军令,旗语的含义,这样能够极大的节省传令的时间,不会错失良机。

    所以他特地奏请开办了军官夜校进行教授,挂在礼部名下,要求所有军官,除值班以外必须每晚都到。

    他深知部队的战斗力关系到自己的小命,怕其他人压不住,这群军官们敷衍了事,所以他亲自担任夜校校长,并把一直无所事事的前私塾老师,如今的大宋吏部尚书吴良友和丞相齐博仁的原书童,如今的吏部左侍郎卫平全给拉来,一起担任老师。

    为此赵廷轩这几天每天熬夜编写教材,想搞出一套属于宋军的旗语,忙的不可开交。

    正在赵廷轩趁着中午休息时奋笔疾书的时候,他的新任伴读快步走了进来“殿下,殿下。”

    “什么事?慌慌张张的。”赵廷轩头也没抬的问道。

    伴读连忙回答道“殿下,陛下让您立刻去奉天殿议事。”

    赵廷轩手中之笔不犹一顿,开口道“发生了什么事?”

    “据说好像是杜尚书被山匪劫持了。”伴读回答道。

    “我知道了,这就去。”皱了皱眉,把刚写完的教材放到一边,赵廷轩就像赵宅前厅而去。

    前厅内如今已经聚集了不少人,见到赵廷轩进来,众人齐齐参拜。

    赵廷轩点了点头,就坐到了自己的椅子上。

    因为赵廷轩一直不跪,皇帝又不表态,其他人就算有意见也不敢说。

    但总这样也不好看,后来干脆有人(谢安和汪云)提议,给赵廷轩在朝堂上也设个座位,就在皇帝的右手边,坐东朝西,以太子之尊同受群臣跪拜。

    没想到赵左孟竟然准了,也就有了赵廷轩如今的座位。

    但有了座位,还有名分的问题没有解决,历朝历代,除非太子监国,一般太子都是不上朝,更不能直接处理朝政,毕竟太子属于半君,权力不好划分。

    让赵廷轩不要再插手朝政,那肯定是不可能,估计谁敢提议,赵廷轩绝对跳起来把说这话的人一脚踹出去。

    但让太子监国的话,皇帝还好好的呢,监国可是能够行使皇权的,皇权两分,以后是听监国的还是听皇帝的,这成什么样子。

    没有先例啊,不过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所以群臣一琢磨,既然监国不行那辅国总行吧。

    于是这个大宋小朝廷就弄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辅国太子,太子辅国,意在辅助皇帝管理国家,有监督百官之权,国家所有军政事务都可以插一手。

    赵左孟看了奏章之后仍旧批了准字,盖了印玺,赵廷轩就成了史上第一位辅国太子。

    有了名分,划定了权力范围,一切也就都理顺了。

    这也就是在这种山村王朝才能搞出来的东西,但凡任何一个正统王朝都不可能同意。

    对此,百官之首,丞相齐博仁的解释是新朝新气象吗。

    很快百官到齐,随着一名赵家的小厮大喊“皇上驾到。”

    群臣叩拜行礼,赵廷轩也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以示尊敬,不过他还是没跪,等到赵左孟坐下,他也跟着坐下。

    赵左孟坐在龙椅之上,示意平身之后便让齐博仁讲述事情经过。

    齐博仁随即开口,把他所知道的事情一一说了出来。

    前段时间,工部尚书杜刚被派往九嶷山内给朝廷寻找合适居住的地方,以作为大宋王朝之根基。

    前几天还有赵廷信带一队人马保护,只是前些日子因为二次围剿之事,就把赵廷信和他的人马给调了回来,山内就剩下了杜刚和三个随从,没想到出事了。

    九嶷山内一股叫霹雳虎的土匪,直接劫持了杜刚等人,并派了人前来索要赎金。

    “这就是那帮土匪用箭射来的信。”齐博仁拿着一个信封说道。

    “他们要多少赎金?”有一个官员问道。

    “一个一百两银子,四个四百两。”齐博仁回答。

    “好大的胆子,臣请陛下发天兵将其剿灭。”兵部尚书何烨出列大声说道。

    此话一出,立马得到了几名官员的赞同。

    但吏部尚书吴良友则开口反对道“陛下,这伙土匪臣听说过,是九嶷山中最大的几伙土匪之一,啸聚山林数百人,极为凶悍,伪楚官府曾多次派兵围剿多的,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实力不弱。

    若是我朝出兵,就算能胜,也是耗费国力财力,万一不能胜之,更是得不偿失。

    如今我朝大敌乃是伪楚,所以臣请和谈,不过在赎金上面,我们可以想办法压一压。”

    这一番话说的有理有据也引得几人点头。

    一时朝堂之上有支持出兵的,也有支持和谈的。

    你骂他胆小如鼠,他骂你鼠目寸光,两方吵吵嚷嚷,争执不下。

    上首的赵左孟不经皱起眉头,看来也是有点拿捏不定,半晌之后他看向一旁坐着的赵廷轩问道“太子,这件事你怎么看?”

    皇帝说话,朝堂之上立马安静了下来。

    赵廷轩缓缓开口道“其实要不要出兵,关键在于打这一仗值还是不值。

    儿臣认为,如今我朝既准备在九嶷山中建立一块根据地倚为国朝根基,如今已是11月,即将入冬。

    到时大雪封山,就算找到了合适的地盘,营建房屋也必然多有不便。

    如果能够直接夺一块已经有些基础的地盘,想来后续的建设会简单许多。”

    “你的意思是说直接灭掉那霹雳虎,夺了他的地盘?

    确实是不错的想法,你们看呢?”赵左孟点了点头,随即看向群臣。

    “陛下英明,太子英明。”户部左侍郎谢安、征东将军汪云接连出列赞同?

    随即何烨等主战派也纷纷出列,声势立马压过了主和派。

    见到这一幕,丞相齐博仁这才开口道“如果要打,那就必须要打胜,国朝新建,经不起折腾,不知军方那边可有把握?”

    齐博仁一句话就说到了要点之上,众人的目光一下都看向了武将之首,大将军陈坚。

    陈坚沉吟半晌,最终有点为难的开口道“臣必竭尽全力。”

    对于这个回答,明显是在敷衍,赵左孟不经眉头一皱,道“大将军,此战事关国朝兴衰,你需得仔细考量,不可轻率。”

    陈坚不经暗暗叫苦,这伙贼寇楚朝官府多次围剿都难以奈何,他哪有把握一定能成。

    说能打赢,到时没打了败仗,他还不得被推出去背锅。

    说打不赢,这件事明显是太子推动,皇帝点头,怕是这屁股下的座位就得换人了。

    虽然如今的大宋只是个山村朝廷,但这半个月以来,他这个大将军被前呼后拥,到哪都有人躬身行礼,这让他体会到了以前从未体会到的权势,要是不当了他还真舍不得。

    正想硬着头皮开口,赵廷轩突然插口道“父皇,这世上之事从无绝对,任何事情都有失败的可能。

    如今我们对这霹雳虎的实力还不了解,这能否打赢谁又说得准,就算说了,怕也是做不得数。”

    听到太子这番话,陈坚不经大松一口气,不经投去感激的目光。

    “既然如此,那该怎么办?总不能去赌运气。”赵左孟略带不满的说道。

    赵廷轩突然起身道“父皇,儿臣以为专业之事还该由专业之人来干。

    朝堂之上虽都是治国干材,但未必都精通军事,作出的判断难免偏颇。

    因此儿臣请奏,成立专门部门负责作战事务。

    每次战斗之前,都可以由这个部门作出专业分析,再上报朝廷给父皇与百官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