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山村太子爷 » 第八章 推荐

第八章 推荐

    他们已经从那些俘虏口中得知,这次来攻打他们的是蓝山县的衙役和县勇,而领兵的则是蓝山县知县李文州。

    这么多兵马,基本上是一个县临时能够调动兵马的七八成了,如今大军溃败,如果赵左孟趁着这个时候真的带兵偷袭县城,至少有着一半成功的机会。

    只是攻下县城之后然后呢?他们守得住县城吗?

    到时楚庭震动,大军来剿。哦不,完全不用等到楚庭震动,等过几天州里、府里、省里反应过来,为了将功补过,早就第一时间派大军把他们给剿灭了。

    真要这么做无疑是在自取灭亡,在赵廷轩拼命劝阻之下,赵左孟暂时打消了这个想法。

    赵廷轩接着开口道“今天能赢,侥幸的成分居大,而且我们面对的还只是县里的衙役和民兵。

    如果遇到真的楚朝军队,就凭我们这两三百人,有几分把握能挡得住。”

    这赵左孟最大的优点就是听劝,除了称帝造反这事不知为什么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其他的事倒也是从善如流。

    在赵廷轩的分析之下,赵左孟最终同意了向山中转移的方案。

    而在这蓝山县附近,就有一座九嶷山,占地面积庞大,山高林密,山中更是九曲十八弯,只要人往山内一钻,就算前来数万大军也是难以将人找出。

    父子俩达成了一致,随即又召来了丞相齐博仁、工部尚书,和刚刚赶来的户部尚书刘卓共商此事。

    三人皆是朝廷重臣,不过户部尚书刘卓原本是赵家的管家,工部尚书原本更只是一个铁匠,是个没主意的。

    两人在听完赵左孟让他们前来的原因之后,完全没有半分反对,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齐博仁这个百官之首。

    说实话,赵廷轩一直没想明白这个齐博仁是怎么想的。

    古代士农工商以士为首,齐博仁有功名在身,虽然只是个最低等的秀才,但也能搭上士的边,享有部分特权,就算过的再不如意那也要比底层百姓强的多,反正不至于沦落到活不下去要造反的程度。

    这人为什么要干这种杀头诛九族的买卖,他实在想不明白。

    而齐博仁看到所有人都看向他,不经微微一笑道“陛下、太子殿下所言甚是,如今伪楚虽然日薄西山,但根基仍在,以我朝如今实力确实难以正面抗衡,先避其锋芒确为上上之策。

    只是,我朝根基在这上游、下游、河西、河东四村。

    若是圣驾进山,这四村之民万一不跟随,我朝则根基崩塌。

    就算侥幸残喘一时,复国也将成泡影,只能永远在这山中当一群孤魂野鬼。”

    赵廷轩眉头一皱,这一点是他没想到的,他倒是不在乎复国不复国,只是按照记忆,这九嶷山可不是一个善地。

    这年头,苛捐杂税加上繁重的劳役,有不少被逼的活不下去百姓都跑到九嶷山中落草为寇,过着打家劫舍的生活,其中有势大的,聚啸山林百千人,横行四野,就算是官府也奈何不了。

    如果这四村村民不跟着他们走,那些宋军自然也不会跟着走,没有人保护,进了山,别不要没被朝廷抓去,反而死在山中盗匪手中,那多冤枉。

    “那丞相有什么对策?”赵廷轩问道。

    齐博仁对着赵廷轩微微一礼道“回太子,想保根基,无非就是迁民而已。”

    “若是百姓不愿怎么办?

    强制迁民,若是造成四村百姓与我们对立,到时不用楚军来攻,我们自己就乱了。”

    赵廷轩可是知道古代的乡土情节有多重,绝不是简简单单说一声迁民他们就愿意跟你走的。

    更重要的是他们手上的军队全部出身于四村,若是真的对立起来,这些军队最后会帮谁用脚趾头想都能想到结果。

    齐博仁摇了摇手中不知何时多出的一把羽毛扇,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道“乱不了,殿下放心,此事交给老臣去办,绝不至让国朝动荡。”

    “丞相可否简单说说有何办法?”赵廷轩还是不放心,连忙追问。

    齐博仁笑着道“此事为难之处,无非是担心有人聚众闹事,煽动鼓噪,最后导致四村百姓对我朝心生怨气,武力对抗。

    想要解决,无非各个击破而已……”

    齐博仁一番话,听的上首的赵左孟连连点头,就算是赵廷轩也不得不承认,这个齐博仁确实有几分本事。

    “听旨。”赵左孟开口道。

    下首的齐博仁、刘卓还有铁匠杜刚连忙躬身等候旨意,只有一旁的赵廷轩仍然在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不过所有人这些天也都习惯了,也没人敢指责。

    “着,工部尚书杜刚入九嶷山寻访合适之地,营造房舍,开垦田地。

    户部尚书刘卓辅助此事。

    着,丞相齐博仁负责迁徙百姓之事,文武官员一体听调。”

    “臣等遵旨。”齐博仁三人躬身领命。

    这时候,杜刚上前壮着胆子说道“陛下,这九嶷山内盗匪横行,臣担心万一遇到这些盗匪,会对迁徙之事有所阻碍。”

    赵左孟点了点头道“爱卿所言甚是,这样,朕让康王带一支兵马保护你们进山,你看如何?”

    “臣谢主隆恩。”安全有了保障,杜刚的神情立马轻松了下来。

    “诸位爱卿还有什么事吗?”几件事议完,如今已经是深夜,赵左孟打了个哈欠说道。

    就在众人准备告退之时,赵廷轩突然开口道“父皇,儿臣的贴身侍卫汪云勇武过人,而且在今日之战中沉着稳定,表现颇佳,儿臣想让他进入军队效力。”

    赵左孟想了想,点了点头道“汪云确实不错,我看就封他为正三品的征东将军。”

    赵廷轩点了点头又接着道“儿臣的书童谢安,从小跟随儿臣读书识字,如今也是能写会算,是个难得的人才。

    而且他也是父皇您看着长大的,忠心也没有问题,儿臣想推荐他担任户部右侍郎。”

    赵左孟沉吟了一番,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道“就依太子所言。”

    “谢父皇。”赵廷轩起身微微一拱手。

    他也是想明白了,想要掌握属于自己的力量,就必须想办法融入这个体系之中,哪怕这只是个草台班子,这才有了刚刚的推荐之举。

    如今他的两个亲信,一个入了军队,一个进了掌握着钱粮的户部,都是要害部门,正是他掌控权力的第一步。

    “好了,朕要歇了,都下去吧。”赵左孟疲惫的挥了挥手。

    赵廷轩起身,等齐博仁三人行完礼之后便跟着他们一起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