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鬼混一生 » 35饿狼支队

35饿狼支队

    外地人和本地人为了填饱肚子,就在这个坑里加班加点干活。后来他们在坑里搭建工棚,吃住在这个坑里,只为多出产量。

    外地人出一百万方碎石子,本地人就要出一百一十万方碎石子,外地人出一百二十万方碎石子,本地人就要出一百三十万方碎石子。

    老石匠说,“我们在这里你追我赶,我赶你追。自己为自己挖了一个天坑。”

    挣得盆满钵溢的老板忽然不悦起来,因采石场苦力有收入而眼红。于是把每方石子的价钱压低,又在这两拨人中间选出一个工头,给他们定下产量,这样一来,他就可以撒手不管了。

    无论是外地包工头或是本地包工头都会再将自己的团队分成两拨,以赚取更多的利润和更加舒适的生活。

    两个包工头把老板定给他们的产量提高,把价格再压低,然后平在他选出来的两个工头上。

    两个工头为了多赚钱,为了更好地享受,就把包工头分摊给他们的产量再提高,再把价格压低,施压在那些干活的苦力头上。

    就这样,一层一层地剥,一铲子一铲子往上加,到后来一方石子成了一座山,一座山的石子一分钱,钱分到苦力手里,就只有几粒了。

    墨掉说,“他们一层层转包,坑死人不陪命呀?”

    “不过老板省力,省心。”

    “层层转包要人命。”

    “苦力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睡在这寒冷的深坑中,有病时,他们还得爬去劳动,否则无米可食,无处安身,还得掏口袋里的钱治病。”

    老石匠擦干泪水,继续说道:“凡是老板不修炼,手下必有干部无德行。”

    他们见不得白花花的银子落到那些衣服破烂的苦力手里。

    他们说,“他们那么脏,成天在坑里采石子不出来,出来也不上夜总会,不上洗脚房,不进按摩店,也不去商场消费,要钱干什么呢?”

    墨掉问道,“他们什么意思?”

    “他们连工资都不给坑下苦力发放了。”

    “格老子的,提高产量,压低价格也罢了,连加班加点拼命干出来的血汗钱也不发了?”墨掉差点把裤子衣服脱了骂精的。

    “小伙子,”小石匠说,“你别打岔。”

    墨掉自幼受苦受累,知道每一份血汗钱来之不易,看了小石匠一眼说道,“苦力也有妻儿,也有父母兄弟,只可惜老板没有人性……。”

    老石匠问道,“你在说什么?”

    “老板没有人性!”

    “小伙子,白花花的银子宛如一头肥羊,你说哪一种畜生抢到嘴的最多?”“老板!”

    “哪一种畜生愿意自己少吃?”老石匠望着墨落问道,“小伙子,人性到底是什么?”

    墨掉还真答不上来人性是什么,因此沉默不语,

    老石匠却说道,“修行是人,不修行便是是牲口。”

    “有一天,老板让秘书转告两个包工头。”

    “他还要干什么?”

    “从你们统计来看,哪个队采的石子多,来年谁就留下来继续干,出石子少的自觉滚蛋。”

    “为什么?”

    “老板再一次发现新商机。”

    “什么商机?”

    “他看到省市火车站、汽车站、码头、路上,流浪的人随处可见,便将这些流浪的人集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团队,名曰:饿狼支队。”

    “什么意思?”

    “从他们那里能得到更大利润。”

    “老板只赚钱不发薪水?”

    “所以把包工头统统砍掉。”

    “然后呢?”

    老板只给饿狼支队一口饭吃。

    饭,清水上面漂一层绿色烂菜叶。

    不过,中午一顿会有几颗米粒,数得清的几颗。

    但是老板到采石场来,却开着上百万悍马,旁边总是坐着新面孔美女。

    “他们还开足马力二十四小时干活吗?”

    “不干活就要饿肚子。

    墨掉生气地问道,“从此不养什么包工头了,只养钱包,只养豪车,只养情妇是吗?”

    老石匠看了一眼墨掉说,“那些流浪的外地人虽然长得瘦,穿得脏,但是他们想活命,也想养车养情妇,老板就向他们许下诺言——年底一次性发钱。”

    “他们赞成吗?”

    “不同意怎么办?他们来到省市露宿街头,饿着肚子,如果给他们一碗饭吃,他们还不要感恩载道,穷其一生干活啊。”

    墨掉想到没有钱就不能念书的事实。

    “当时老板想到了一个问题,他收留那些流浪汉不但美化了省市市容,还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他既是城市的解决者,也是城市的慈善家。”

    墨掉接着问道,“重点是他分文不取,还落下个大好人来对吧?”

    小石匠说,“于情于理皆有功。”

    “那个时候,模仿他的企业很多。”老石匠说,“把那些快干满一年的工人一个不留地裁掉,目的为什么,内容很深奥。”

    墨掉问道,“你说老板手下有打手?”

    “过去叫打手,现在叫副总,经理,主人,课长,班长,组长……。”

    “你继续,”墨掉说。

    “那些打手在火车站,汽车站,码头,街头,总言之,把省市流浪的男丁用厢式货车装载回采石场,给他们饭吃,给他们衣穿,让他们洗热水澡,对他们好着呢!”

    “伪善人!”

    “第二天就把他们赶进采石场,让打手监工,逼迫他们劳动。”

    这样,这位老板不仅得到省市有关领导接见,而且还挂出“优秀企业”称号,受到各界追捧。

    “老板不能只是纯商人……。”

    “有些老板眼里除了利润就是利益,”老石匠打断墨掉的话说,“其他的都是花架子,做给大家看,会坑死人的。”

    墨掉想知道西门欢和采石场的关系,就迫不及待地问道,“你就说采石场老板吧?”

    “他口头上承诺开工资,可是到年头,坑下的兄弟不但见不到人,连一分钱也没见到。”

    “你的意思是他出土鬼混去了?”

    “小伙子,老板担风险赚钱鬼混可以理解,他给苦力吃粗粮也行,遇到刮风下雨不出工不吃饭饿一顿也要得,总不能让生病受伤的苦力没钱看病吧?”

    “还给他干个球!”

    墨掉忘记自己没有文化,没有技术,乞讨饿肚子的时候了,开始说大话了。

    他说,“到哪里找不到一份工作,饿死我也不干!”

    “到这里来的都是些什么人?”老石匠说,“他们大字不识,尽是些粗人,就算出事了也不具备活动能力。”

    小石匠接过来说道,“活动能力的人也不会流落街头。”

    “小伙子,他们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老板就吃定了这个无价、免费的劳动市场了?”

    “你不可以啊,有的是人来,”老石匠说,“火车,汽车,轮船,还源源不断地把外地人载进来,老板还怕找不到人吗?”

    小石匠说,“到采石场来的全是行乞的流浪人。他们家如果不是贫穷、急切需要钱,又有谁出苦力呢?”

    “不饿肚子,就一定得工作!”

    墨掉再一次说大话、空话、忘本了。

    他说,“他们盲目地出来工作,不仅不能解决家庭的经济问题,弄不好还会致贫,甚至搭上自己的命。与其如此,倒不如呆在老家种植农作物,至少不饿肚子--。”

    “你是对的,”老石匠说,“但是,有谁不愿意出来谋发展呢?”

    “为了谋求发展连生命也不要?”

    “他们下定决心走出来是为了赚钱,这一点是铁定心的。如今一分钱没赚到,到哪儿去找回家路费?”

    “总不能把命搭进去!”

    “流浪乞讨的人来到采石场,就必须走到坑里,能挣一分是一分,总比等死好吧?”

    “可怜的穷苦人啊,旦凡有一点办法,”墨掉抹掉眼泪说,“我也不会在省市乞讨流浪……。”

    “一旦走进采石场,不但挣不到一分钱,还努力地为自己挖坑,把自己深深地埋葬。”老石匠看看身旁的人说,“我们就是饿狼支队组员。”

    “老爷爷,你是说盲目地出远门,往往就是给自己挖坑?”墨掉指着远方说,“你们怎么不上告?”

    “上哪里去?”

    “上,”墨掉顿了顿说,“当然是法的地方去……。”

    “那时候说法的地方在哪里?”老石匠打断他的话说,“门朝东还是朝西?”

    “你们可以问啊。”

    “这个采石场标有光荣、优秀称号,谁敢来查?再说我们的话谁也不信。还有那是什么年代。”

    “什么年代?”

    “总言之,你不能以和平小资年代,来衡量动荡时代之法制。”

    “按你的话讲,走进采石场都就任人宰割?”

    “你说怎么办年轻人?火车站开餐馆——你不吃有人会上菜,不过,”老石匠说,“阿林来到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