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鬼混一生 » 01传销后裔

01传销后裔

    求收藏,求推荐。收藏,推荐之后才有力气鬼混!

    墨清白出生那天,父亲离家出走了,母亲在这个问题上的想法转移不过来,就此落下月子病,十多年来一直没有好转。

    一个家,母亲不幸福,家里就是严冬。

    墨清白入学启蒙一事,也就一拖再拖。

    在他十一岁那年,母亲带着他去上学。由于没有钱,就当着领导的面好话说尽,眼泪流干,让学校先收下他读书,母亲在回家砸锅卖铁补上书学费。

    可是那时候山区大家都很穷,读不上书的孩子太多了,校领导为难,就坐在藤椅上不肯开口。母亲只得把他从办公室拉到操场上。

    当时学校是没有围墙的,从表面上来看是欢迎每一个孩子都能走进来接受教育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七七八八的杂费加在一起,就像一堵既厚实又坚硬的水泥院墙,把贫困孩子的就学之路,牢牢地堵上了。

    学校为了绿化,每年都种树植树,但是没钱读书的孩子来到校,站在外听老师讲课,就把种植的树摇松动而夭折了。

    那日太阳犹如烤番薯的火炉,热得体弱多病的母亲满头大汗,加之着急上火,没走几步路,就一个趔趄栽在地上,不醒人事。

    吓得墨清白脸色惨白,欲哭无泪,如果妈妈死了,他就成了孤儿。好在他自幼参加劳动,练就了一身劳力,赶紧扶着母亲,抱在怀里急救,母亲方才苏醒。

    母亲虽然已经醒了,可还是没有力气,站不起来,似乎随时要离他而去一样。

    由于太阳太毒辣、大地已经沸腾,若没有措施,非烤死母亲不可。

    墨清白急忙脱下鞋子,垫在妈妈身上,不让滚烫的地面烫伤母亲。看着母亲干裂的嘴唇和流干眼泪的眼窝,墨清白的心如刀割。

    他抹了一把眼泪,站起身来,想给母亲找杯水喝。

    可是他不敢离开,生怕母亲再次倒在沸腾的大地上灼伤。便两手抄在母亲腋下,企图将她转到阴凉的地方。

    但是,四周光秃秃的,无遮日避暑之地。

    无奈之下,他只得脱下衣服,把领子含在嘴里,拉起衣服,如一朵乌云,为母亲遮挡太阳。

    “妈,史家坡龙二娃大学毕业后,还不是回到农村承包土地,种起了土豆?老子何必绕道学校,再下地种庄稼?老子不读书,一样种土豆回家,来年再把它种回地里。你今后不要再找那个狗屁领导求情了!”

    墨清白的一番话,非但没有使母亲纳凉避暑,反而更使妈妈着急上火了。这小子张口就是狗屁连天,老子连连,这要是走上社会,肯定要挨耳光啊。

    母亲低着头说,“清白,你还非要进学堂受教育不可!”

    “受教育、受教育,你读那么多书站起来啊?”

    母亲猛抬头一看,只见墨青白赤裸着手臂站在阳光下,拿衣服替她遮住阳光,拿鞋子垫在她身上,清白赤脚站在烧开的土地上,来回跳动。

    母亲一边不顾一切地爬起来,一边流着眼泪,急忙为他穿鞋穿衣,又将他拥入怀中痛哭。

    母亲流泪,做儿女的不也是一种悲哀?

    正当母子抱头痛哭之时,一位美丽女子走近他们。

    她看上去只有十七八岁的样子,生得跟春天一样漂亮,够得上花神的名字,活像个天使。她一手牵着墨清白,一手拉住他母亲的手,一边叫墨清白妈妈“阿姨”,一边走在最前面:“你们跟我来.“

    她就是支教老师——冯玉耳。

    那年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联合实施开展了大中专学生支教文化、科技、卫生“支教”活动,每年有上百万大中专学生志愿深入基层支教。

    冯玉耳老师就是其中一位。她是从大城市到西部山区支教的,这是墨清白后来才知道的事情。

    在支教期间,冯玉耳老师先后帮助了很多同学,还救助了很多困难家庭。她不但帮忙交学费,而且对困难学生的日常生活也是无微不至,墨清白才幸地读了三年小学。

    在三年的学习中,墨清白妈妈零零碎碎地给冯玉耳老师的钱,冯玉耳老师要么给墨清白买学习用品,要么买营养品,让墨清白拿回家给妈妈补身体。

    学校有什么活动,比如春游,运动会,冯玉耳老师还给墨清白零用钱,要他与同学们打成一片。

    母亲重病时,冯玉耳老师不仅到他们家里帮着干农活,而且还出钱请大夫登门为诊治。

    这个天使来自大城市,但为人却很热亲,特别不嫌弃农民。农活忙得很晚,冯玉耳老师就待在她们家里过夜,陪伴他们度过黑暗的日子。

    三年级放寒假时,冯玉耳老师拉着墨清白走到操场边,先递给他钢笔和本子,再从袋中拿出一本新《字典》。

    《字典》上有三句话:喂猪能看书,放牛能看书,养羊也能看书。

    又递给他一大包东西,是买给他母亲的羽绒服,她又从兜里摸出钱交给墨清白,“这是给你们的过年钱,你一定要揣到家给妈妈。”

    墨清白一手接过冯玉耳老师买来送给他们的新年礼物,一手拿着钱,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唯有默默地看着冯老师美丽的微笑,等眼窝缓缓弥漫泪水,恣意流过脸颊。

    冯玉耳老师将手搭在他肩上:“别哭清白,你长大了,要好好照顾妈妈,好好念书。”然后把墨清白拥入怀中。

    那时候墨清白和冯玉耳老师的个头一般高了。两个人就那样面对面地站在一起,既是姐弟也是好友,既有师情,又有亲情,很是感人。

    年春季开学第一天,班主任路老师喊了一声:“墨清白?”墨清白在班上是个大高个子,坐在教室最后一排,听到路老师叫他,就猛地站起来:“在!”

    “你以后不交钱也可以来读书了,直到小学毕业。”

    墨清白的心直跳:“取消缴学费了?”可是转而一想,“不对头啊,还没有实现义务教育,免缴学费。”于是抬起头问道:“路老师,每个人都不要交钱了吗?”

    “以后会的!”

    后来,全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可是墨清白已经长大成人了。

    当时路师非常肯定地说:“你和景东不用交钱了!”

    景东的爸爸、妈妈因病去世后,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家境贫寒,冯玉耳老师知道后,就把她的费用一并交了。

    路老师走下讲台,站在景东身边,“其他人还是要交费的,只不过冯玉耳老师把你们的学费提前交了。”

    墨清白虽然只上三年级,但是他已经十四岁,有十年级的思维能力。他举起手问道:“路老师、冯老师走了吗?”

    路老师非常沉重地说:“走了!”

    “她不来了?”

    “来不了了。”

    “为什么?”

    “她生病了!”

    墨清白脑袋里轰一声响,问道,“怎么病了呢?”

    “吃五谷杂粮的,哪一个不生病……。”

    “路老师,”墨清白打断班主任的话,问道,“冯老师没事吧?”

    “她已经死了!”

    “冯老师死了?”墨清白像被雷击一样,一屁股坐在地上,浑身抽搐。

    路老师急忙带领同学们把他扶起来,坐在板凳上。

    教室里乱糟糟的,尤其是坐在靠前中间的几个同学,仗着爹娘有钱、目空班内纪律,在那里议论纷纷。墨清白站起来看了看他们,转身从后门奔向操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