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诡异降临:我反手模拟成满级大佬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卢米埃尔博物馆

第一百一十六章 卢米埃尔博物馆

    下午,顶着大太阳,徐有才步行到了卢米埃尔私人博物馆。通过博物馆门口的简介,徐有才得知,这个博物馆原本是由一个姓卢米埃尔的外国人投资修建的,并且捐了很多自己的藏品,后来经过他的一位朋友的完善和修葺,以及他后人的运营,成为了现在看见的样子。

    这是一栋砖红色的建筑,虽然是砖石结构,但却因为多此精心粉刷过而并不显得过时。

    由于是工作日,博物馆内人员稀少,徐有才很快就过了安检进入了馆内。不同于外面的炎热,馆内阴凉干燥,大概是出于保存藏品的需要。

    没有工作人员引导,徐有才简单逛了逛一楼的钟表类,又踱去二楼逛了逛字画类,没有危险预感,也没发现可能存在的异常,除了一幅在二楼正中央卢米埃尔先生半身像旁边的画。

    这幅画署名是“卢米埃尔”,上面介绍的小字表示这是投资建立博物馆的那位“卢米埃尔”亲手所画的,为了表示纪念所以悬挂在这里。

    整个图画40×60的格局,大部分都被涂成了暗黑色,仅有右下角有一个被画的很小的、看不清面目的人穿着一身火红色的袍子,右手举着快要熄灭的火把,在黑暗中前行。

    徐有才找来工作人员,询问这幅画的名字,工作人员称这幅画没有名字,卢米埃尔先生在创作完这幅画之后就溘然长逝了,馆里的人都简单明了地称它为“遗作”。

    工作人员还给徐有才讲了一个卢米埃尔先生创作这幅画的小故事,似乎是因为给太多人介绍,所以讲得颇为流利,徐有才不得不凝神细听。

    “那是一个阴雨连绵的早上,卢米埃尔先生刚刚过完他的八十岁生日,由于身染重疾,已经处于弥留之际。

    “他仍然十分艰难地上了轮椅,希望侍从能把他推到门外,他想再最后一次感受世界。侍从眼里含着泪水,慢慢把他推到了门前的台阶上,他看了一会儿之后,突然要求见一个人。”

    工作人员讲述的十分夸张,还有各种引人入胜的小心思,徐有才于是流露出感兴趣的样子,配合道:“哦?他见了什么人?是因为外面的景色让他想到了这个人?”

    工作人员对他的反应非常满意,耐心讲解道:“是一个老人,看起来比卢米埃尔先生还要老,佝偻着身体,满脸苦相。”

    工作人员极尽描绘,似乎当时正在床榻边亲眼看到的一样。

    “他们交谈了几句话,卢米埃尔先生就满眼泪水似有所悟。等送走老人后,立即让侍从拿来纸笔,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创作出了这幅伟大的作品。”工作人员的语气颇为自豪。

    徐有才配合地点点头,脸上露出敬仰的笑容,接着问道:“那卢米埃尔先生是否有提过这幅画讲了什么内容或者是描述的什么场面吗?”

    “他本人没有提过,但据后来者分析,是描述的他一生的经历,呃,艰难险阻……你明白吧?一个人在黑暗中前行……”工作人员伸出食指,隔着玻璃板指向图画中右下角的小人。

    徐有才草草点了点头,对在临终前见了个神秘的老人然后绘制了这样一副“一生的经历”图画仍旧表示疑惑。

    工作人员摊了摊手,无法为他解释更多。但提出想了解更多有关卢米埃尔先生的事情,可以询问私人博物馆的馆长,徐有才很幸运,馆长现在正好在馆内。

    “好吧。”徐有才同意见一见馆长。

    十五分钟后,一位穿着笔挺的黑色西装,系着领带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徐有才看到来人蓝色眼睛,黑色头发,高耸的鼻梁,戴着一副厚厚的眼眼镜。

    “这是咱们的馆长,卢米埃尔先生,创始人的孙辈。”工作人员介绍道:“这位先生对创始人的生平非常感兴趣。”

    馆长见到对创始人感兴趣的徐有才,表现得很激动,很快投入了讲述。

    在他非常自豪的、滔滔不绝的讲述中,徐有才得以窥见这位创始人的一生。

    卢米埃尔先生在战争年代,被国外的管理署派来观海进行传教活动,那时他还很年轻,只不到三十岁,因此可以说观海是他的第二个故乡,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也都是在观海度过的。

    在靠着投资发了财之后,卢米埃尔先生热衷于慈善事业,曾匿名捐赠了很多基础设施,不图回报。后来他把家里的大部分有收藏价值的物品都放在了博物馆里,希望能让后人记住这个波澜壮阔的年代。

    至于那位老人,馆长称那是早期和他一起投资的多年好友,名字并不知晓,只知道他的外号叫做“银枪”。

    “银枪……”徐有才重复道。

    “似乎他非常精通武艺,也许这是他外号的由来……”馆长见徐有才听的认真,也乐意多说几句。

    “那位创始人先生都投资了哪些产业……想着有机会见到的话,也能赞叹一番先生的眼光。”徐有才询问道。

    馆长的蓝眼睛闪闪发亮,激动的神色浮于脸上。

    “那可太多了……”馆长认真回忆:“有化工厂、肥皂厂、药厂、汽车厂、糖果厂、食品厂……”

    “我倒是见过一个汽修厂冠了卢米埃尔先生的名字……”

    “那应该就是了……但这些产业现在还在我们家族手里掌控得不多,大部分都卖掉了。”馆长点点头。

    徐有才又询问创始人是否有兄弟,因为他记得工厂上面的牌匾写着“兄弟汽修”,馆长很纳闷地回答创始人先生是独生子,并没有兄弟存在。

    徐有才愣了一会儿,转而询问起药厂的情况,馆长称这是创始人做过最失败的投资,亏损的额度相当巨大,于是很快就转让了。

    馆长从工作人员手里接过一本书递给徐有才,这是他为他的爷爷写的传记,目前还是未出版的草稿状态,徐有才点头接过。

    见再套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他遗憾地离开了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