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应是青山 » 第三十三章 关家

第三十三章 关家

    大明顺天府,也就是大明京城。

    永乐大帝登基后,励精图治,设东厂,置内阁,五征蒙古,探索远洋,并迁都BJ,使大明的政治中心转移到北方。从此,顺天府便成为了大明的心脏。

    又行了几日,关山月、箫二白一行人便风尘仆仆地来到京城。

    在路上,关山月问过他们二人入京的目的,箫二白说自己只是游玩,想看看大明的繁华京城。虽然箫二白对关山月有救命之恩,但关山月还是对箫二白的身份将信将疑。

    还是高楼实在,坦言自己想在京城中闯个名堂出来,好衣锦还乡,令家道中兴。但看他那弱不禁风的模样,武耍不了刀枪棍棒,文写不出锦绣文章,关山月不觉得他能在京城这片大海里泛出一点涟漪。

    京城的街道繁华非常,人满为患,从行人红光满面的气色就可以看出大明京城的富足。

    回到京城,关山月算是回到了自己的地界,看着熟悉的场景,心情自然是愉悦不少。三人在街上一走一过,一些在街道两边摆摊的小贩就会停止吆喝,对关山月行礼问好。因为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受过这位女捕快的管制,自然要讨好一番。

    关山月能穿上这身官服,当然不是凭她自己的本事。他的父亲关演乃是京城金吾卫总指挥使,职卫戍京城,手握皇帝卫军。而关山月的爷爷,关演的父亲,就是鹰捕方平飞口中的关秦。

    关秦,现居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官居一品,虽是虚职,但足见其地位之显赫。他随军平哱拜之乱,抗击倭寇,战功彪炳,无论是朝廷命官还是江湖侠客,都愿称他一声关老英雄。

    而他除了朝堂重臣之外的另一个身份,则是京城卫国帮四大护法之一,护国刀。

    江湖人云:

    卫国帮,风雨堂。

    纸醉金迷,

    生死何妨?

    三堂威名远扬,

    四法护国安邦。

    只见,花间醉客饮酒。

    不见,摄命黑白无常。

    自古便是英雄冢,

    痴人说梦温柔乡。

    卫国帮,是京城最大的帮派。当年土木堡事变之后,大明遭遇前所未有之灾难,皇帝被俘,精锐尽失,草原部落来势汹汹,京城人人自危。朝内不少大臣主张南迁,暂避锋芒,只有于谦坚决反对,要求固守京城,而后升任兵部尚书。

    代宗即位后,也先攻至BJ城门之下,大明危在旦夕。于谦临危受命,力挽狂澜,率京城子民抬棺死战,护卫大明京城。而参与这场保卫战最大的江湖势力,正是以护国安邦为己任的卫国帮。

    BJ保卫战以大明胜利而告终,而卫国帮因护国有功,真正成为了京城第一大势力,不少成员走入朝堂之中。

    之后英宗复位,于谦身死,作为曾为于谦出生入死的卫国帮,英宗选择了怀柔策略,卫国帮自然选择臣服。

    从此,卫国帮听只命于朱姓皇帝,是除了东厂和锦衣卫之外,用来掌控京城的第三方势力,所以作为四大护法之一的关老英雄地位显赫,也说的过去。

    有这等家世,自幼习武的关山月想当一个小小的捕快,还不是水到渠成?

    一路行至关府门口,三人从马上下来。

    朱红漆门面,兽面衔铜环。

    石狮两边守,金匾头上悬。

    大门旁的两位年轻伙计定睛一看,迎面走来那位牵着高头大马的女子正是自家小姐,急忙凑上前去。

    一位伙计关切地问道:“大小姐呦!你可算回来了,去哪了?没出什么事儿吧。”

    关山月看了两人一眼,笑道:“小一小二,好久不见,想没想我啊?”

    小一苦着脸说道:“大小姐,我们当然想你了,尤其是老爷,不仅想死了,都要气死了!”

    这快气死的老爷,自然就是关家当家的、关山月的父亲:关演。

    关山月无所谓地说道:“把我的马牵到马房,后面那匹也是。他俩是我的朋友,好生招待着,我先进去了。”说罢便抬腿进了大门。

    小一小二疑惑地对视一眼,心里都纳闷:这小姐哪有过什么朋友?京城大家闺秀的圈子,小姐根本融不进去。那些王侯将相家的公子,小姐也都瞧不起。从小到大,小姐不是练刀,就是“办案”。(当然不是大案,抓些阿猫阿狗,管制管制街道治安才稳妥些)这次出去,咋还带回来俩朋友?还是男的!

    两位伙计盯着箫二白和高楼打量了半天。

    箫二白被看的有些难受,拱手说道:“劳请两位兄弟带个路。”

    小二牵着两匹马离开,小一则带着高楼和箫二白两人到客堂等候。

    进了关家,高楼一脸好奇,嘴里不时地发出“嘶嘶”的声音,想仔细看看这京城关府是什么富贵模样。

    来到客堂,倒是有些出乎箫二白和高楼的预料。关家的客堂十分简朴,仅有普普通通的木制桌椅,和一个大大的“忠”字挂在主座之后,几乎没什么装饰品。

    “两位请稍候,容我去通禀一声。”

    箫二白点了点头,小一便退了下去。而高楼正蹲在地上,细致地端详着他面前的椅子,还不时地用手敲两下,看有没有什么玄机。

    鼓弄一番后,高楼无奈地摇摇头,站起身,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叹道:“就是把普通椅子,没什么特别。”

    箫二白轻轻拍了拍扶手,说道:“这正说明关家为官清廉,家风正派。”

    高楼撇撇嘴,小声嘀咕道:“当官儿的还能清廉?”

    关山月一路小心翼翼,东躲西藏,偷偷摸摸地溜到自己的房门前,拿出钥匙,伸到锁芯里,手一转,一声清响,门便开了。

    “嘿嘿,开了。”

    关山月正要推门进去,肩膀忽地被拍了一下。

    “月儿。”

    声音入耳,关山月心一凉,脸上一副功亏一篑的表情,只得回身假笑道:“怡婶,好久不见呀。”

    那人年过半百,面容和蔼,衣着颜色朴素,但大方得体,言语中夹有严格,却是慈爱更多些。

    怡婶拉着关山月的手说道:“小姐,你还是那个老样子,出去不跟家里打声招呼。这段时间,可是要把我们吓死了。尤其是老爷,你也不是不知道他的脾气。唉,你要是真有个三长两短,你教老身怎么活呀?”

    “怡婶,我这不好好地回来了吗?你看,你看。”关山月一边俏皮地说,一边转身让怡婶看。

    “你呀,就知道对付我,看一会儿老爷那关你怎么过?”

    “我爹在哪呢?”

    “和老爷子在书房呢,快去吧,听话。”

    关山月撅起嘴,一脸不情愿地说道:“好吧,我现在过去。”然后便往书房那边走去。

    怡婶在身后看着,嘴里碎碎地念叨:“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小一从书房出来,正与刚过来的关山月照面。

    关山月小声问道:“诶诶诶,小一小一,我爹情绪怎么样?”

    小一呲牙咧嘴,面容扭曲,好像憋着股难以言说的情绪,最后扔下一句:“啧啧...小姐,你先进去吧,我先走了。”

    “哎,小一,你把话说完啊,小一,别走啊,小一...”

    看小一渐行渐远,关山月也知道前面这书房比龙潭虎穴更加危险,随即提一口真气,大胆推门进去。

    关家是武将世家,故书房大多都是兵家典籍和武功心法,书画字幅少的很,反而挂些刀剑,多了几分威武之气。

    一进去,关山月便看到了靠墙坐着的父亲,关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