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 385 有子如此

385 有子如此

    拓跋嫣话音刚落,突然间,前方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与喝彩,也不知道阿满究竟与众人说了些什么。

    其实阿满也没做什么特别的事情,就是将自己与赵韶强征徭役一事撇清关系后,又向民众表示,此事虽然不是他的主张,却是因他而起。

    阿满向众人承诺,等回到长安,他会替被强征徭役的百姓向其父请求,减免他们今年的赋税。

    当然,此举同样不是阿满自己的主意。

    临行前,桓熙曾千叮咛万嘱咐,不许他自作主张,阿满怎么可能一拍脑袋就向民众做出许诺。

    实际上,这是权翼教他的法子。

    权翼知道,桓熙一定会同意阿满的请求。

    毕竟,国库不过是少了数千丁壮的赋税,可得来的,却是梁国世子宽仁爱民的美名,以桓熙对阿满的重视,他当然乐意去做这种交换。

    至于那些在农忙时,被赵韶强征徭役的百姓,在得到阿满的许诺以后,自是感恩戴德,一扫此前的不快,纷纷朝着阿满顶礼膜拜,称其为贤世子。

    阿满小脸通红,这不是怯场,而是激动。

    曾几何时,他看着父亲誓师出征,得到将士们山呼海啸般的响应,阿满对此羡慕不已。

    如今自己也体会到了这种滋味,虽然场面不及父亲那般声势浩大,但阿满能够感觉到,这些人是发自肺腑的拥戴他。

    今天发生的一切,都让阿满沉浸在喜悦之中,哪怕早已散场,住进了赵韶为他们安排的宅院,阿满还没有从兴奋劲中走出来。

    赵韶虽然被当众折了脸面,但不敢表现出丝毫的怨恨,反而态度越发恭顺。

    除非是吃拧了,否则谁敢去得罪一个政权未来的继承人。

    汉文帝的宠臣邓通就是最好的例子,大汉棋圣嫌恶心,不肯为其父吮吸脓疱,偏偏邓通逞能耐,以此取悦汉文帝,等大汉棋圣一登基,曾经在文帝一朝富甲天下的邓通居然流落街头,活活饿死。

    也就是阿满自小就被管教得好,身边的人包括谢道韫、王猛、谢安、权翼都是有手腕的,因而也没有作为政权继承人的嚣张气焰。

    不信你看汉景帝刘启,大汉棋圣不能在棋盘上战胜你,就用棋盘砸死你。

    阿满今日得了民众的赞誉,此时再看赵韶,也不再像之前那般觉得他面目可憎,三言两语就将他打发走。

    待赵韶离开后,一直沉默寡言,看着阿满表演的权翼终于开了口,只见他摇头道:

    “换作是梁公来处置这件事情,必定会在当众训斥赵韶之后,又在私底下安抚他几句,以安赵韶之心。”

    其实,赵韶犯的错误并非不可原谅,他只是太想进步了。

    即使是桓熙自己遇到这种事情,也不可能就此将赵韶贬官免职。

    既然还要接着用赵韶,按照桓熙的性子,也确实会这样做,只能说,权翼侍奉桓熙多年,实在台清楚自家主君的脾性了。

    阿满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显然是把权翼的放听了进去。

    权翼也只是提点一句,以阿满的年纪,能有今天这样的表现就已经很不错了。

    在城门处时,被那么多双眼睛注视着,他非但没有怯场,一言一行甚至颇有其父的风范,这让权翼非常满意。

    毕竟,在权翼看来,阿满只要能学到其父待人接物的本事,便是梁国社稷之福。

    现代人讲究要做自己,不要模仿别人,但古人却推崇肖父。

    阿满在方方面面都刻意地模仿自己的父亲,这也是王猛、权翼等人所乐于见到的。

    二人说话间,后厨送来了晚膳,正要进食,赵韶却去而复返。

    “世子、权中书,下官收到消息,左贤王太妃已经住进了郡城馆舍,不知世子是否需要前去探望。”

    赵韶直抒来意。

    阿满看向权翼,自是在征询他的意见。

    权翼沉吟道:

    “如今世子年幼,见与不见,皆随世子心意,只不过若是年长几岁,世子就该避嫌了。”

    阿满听明白了权翼的提醒,权翼是让他与父亲的侧室们保持距离,不要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我与先生远道而来,旅途劳累,实在无心访客,况且我尚有公务,而王太妃又在戴孝,相见不如不见。”

    赵韶闻言应是,随即告退,可刚转过身子,阿满却喊住了他:

    “且慢!”

    赵韶回过身来,拱手道:

    “不知世子有何吩咐。”

    只见阿满笑着说道:

    “今日赵太守忙前忙后,实在辛苦了,想必也无暇用膳,不如我让后厨再添一份餐食,赵太守用过晚膳再回去?”

    赵韶瞠目结舌,实在是阿满一前一后的变化太大了,如果说在人前训斥他,使他颜面尽失,是为了做戏给无知百姓们看,可在进屋后,阿满一直都对他不假颜色,没有个好脸。

    如今居然主动邀他一同用膳。

    赵韶心中再怎么不解,又岂会无视阿满的善意,他忙不迭的答应下来。

    阿满感慨着说道:

    “我知道,太守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我好,想要让我在来的时候少受一些颠簸,此举忠心可嘉。

    “但赵太守今日却是好心办了坏事,险些让我结怨于新平百姓。”

    听阿满这般说,赵韶连忙请罪:

    “都是微臣思虑不周,还请世子降罪。”

    阿满笑道:

    “事情都过去了,赵太守无需如此紧张,有道是一罪不二罚,我已经当众斥责了你,自然不会继续追究,只希望赵太守今后能够用心治理新平,造福一方百姓。”

    赵韶长舒一口气,内心暗喜,他自是一口答应下来。

    而此时正饶有兴致旁观这一慕的权翼,不由抚须暗道:孺子可教也。

    赵韶用过晚膳,便向阿满、权翼请辞,他其实并没有吃饱,与这等身份的人一起用膳,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仪容,哪能胡吃海塞。

    走出这座宅院,赵韶才算轻松下来,他回来看向幽暗的宅邸,不知在想什么。

    许久,赵韶轻声叹道:

    “梁公有子如此,可见天命在于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