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末扬弓 » 第九十七章天时已至

第九十七章天时已至

    天下八州太平道弟子的呼喊声响彻寰宇,引得洛阳震动!

    刘宏听得从各州报上来的消息,顿时感觉原本稳固的江山崩塌了,他觉得这偌大的龙椅似乎生了刺一般让他坐卧不安。

    “黄巾蛾贼一夜之间震动八州,诸卿,这该如何是好?”

    何进率先出声道:“陛下勿忧,不过区区蛾贼罢了!大汉江山四百年岂是区区一群蛾贼能撼动得了的?”

    慌乱的刘宏看着何进,只得病急乱投医:“朕命何卿为大将军,统率三军镇压黄巾守卫京师。”

    何进闻言心中大喜:“臣何进领命!”

    一旁的张让听闻眼皮直跳:陛下要任命何进为大将军,怎么都不和我等商议一下?

    何进领命之后立刻建议:“现在各州黄巾响应,而我方兵力却远远不足,臣建议下放榜文,令各地自行组织乡勇对抗黄巾!”

    “准!”

    “陛下,北地太守皇甫嵩有奏。”

    “说。”

    “臣恳请陛下解除党禁,拿出皇宫钱财及西园良马赠给军士,以提升士气。”

    刘宏听得解除党锢之时,脑子瞬间清醒了过来:原来如此!你们为了解除党锢真是煞费苦心呐!竟不惜推动黄巾造反!

    正待刘宏出言拒绝之时,又有人出列上奏:“党锢久积,若与黄巾合谋,悔之无救!”

    “这……”正待刘宏难以取舍之际,不由得看向张让,却见张让也无奈地微微点头。

    他只觉浑身生出一股无力之感:“准!”

    他看向朝堂诸公,心中生起一股恨意,但这股无力之感更甚,他想换掉这群尸位素餐之人,但他做不到……

    “另外,速速通知卢植舍弃鲜卑回防,扑灭幽州黄巾,而后直下巨鹿广宗。

    迁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朱儁为右中郎将带领北军五校,招募三河骑士及精兵勇卒扑灭颍川黄巾!”

    刘宏看着满堂公卿,竟发现再无知兵之人,他思虑许久,终于想起了另一个知兵之人:“迁河东太守董卓为东中郎将,率其部镇压兖州、徐州黄巾。”

    ……

    刘宏之令出得洛阳,天下英雄响应。

    诏令行至幽州代郡,第一时间就被藏匿于此的李俊、李默、张辽三人得知。

    张辽见得此书,心中大喜,对李俊二人道:“这定然是元贞口中的天时!建功立业,便在今日!”

    他转头对李俊道:“君伟,你速将那剩余的两百金取出,购置兵刃、皮甲,招收流民,训练乡勇!”

    在洛阳呆了三年的李俊已经脱胎换骨,不仅有了字,也不像之前那么怯懦了。

    他听闻张辽之话,问道:“两百金可买不到几套甲兵,文远打算招收多少流民训练成义军?”

    “兵贵精不贵多,我等依元贞之言,幽州买马冀州买粮,现在所屯之马足够招收一百七十八名骑士,数量就按照这个来。”

    “那也不够啊,甲太贵了!以前的一副皮甲就要一金,现在只怕会更贵。”

    “那就先买兵器,枪便宜,剩下的再买甲!而且我们手上的是黄金,现在黄金的涨幅不会低于甲兵,能买!”

    “只有如此了!”

    此时,沉默不语的李默突然说道:“我记得元贞有一位赵伯父在县寺的铁官中做吏,或许找他商量,让铁官帮我们打造,再帮我们引荐本地武库,届时可能会便宜一些。而且我家中有些存金,我可取出再招收些流民,以凑个两百整数!”

    张辽大喜:“如此甚好!元贞让我们去冀州帮助中山无极甄氏,届时必然会再有好处!”

    ……

    正在张辽三人为此准备之时,涿县的张家桃园之中,有三缕青烟飘向天空。

    神坛前,有三位英雄于此结义:一人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一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一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

    茫茫草原之上,有一队数百人的骑兵在奔驰,其前方是另一群鲜卑骑兵,不过看其慌乱的模样就知这群鲜卑骑兵只是溃兵。

    追逐片刻之后,他们看见后面的追兵放慢了脚步,正疑惑之际,见得周围景物却明白了过来——他们已经接近了弹汗山王庭,却是不敢再追了。

    鲜卑溃兵中有人说:“走!我们去禀报可汗,让可汗为我们报仇!”

    “走,去找可汗。”

    “走……”

    就在一众鲜卑溃兵去往鲜卑王庭时,在其后方,那队汉骑兵却远远地目送着他们。

    其为首者却是身着鱼鳞甲胯下玉龙马的唐正,以及赵云荀攸三人。

    唐正看着败回王庭的溃兵,疑惑不解:“檀石槐到底是在想什么?我等已攻灭了这么多个聚落,放了这么多鲜卑溃兵回去,他怎么还是无动于衷?”

    “也并非全是无动于衷,卢公传来消息,有两千鲜卑游骑在附近游走支援,但也只是做做样子罢了,他们主要实在接收被打残的鲜卑聚落回弹汗山。”

    “两千?这两千仅仅是檀石槐兵力的零头吧?”

    “檀石槐不动,这该如何胜之?”

    唐正苦笑,试探道:“联合鲜卑诸部,一起进攻檀石槐?”

    荀攸捋着短须,若有所思:“也不是不行……”

    “何解?”

    “檀石槐见死不救,所作所为已经背离了他建造的军事联盟的理念。他有着想借我等之手打残鲜卑诸部,最后吞并其余十部的想法。若我们凭此联合诸部共击檀石槐也未尝没有这个可能。”

    “但檀石槐可能有此念头,但其余诸部却不敢出头,更不会与我们联合,不然草原上再无其容身之地!”

    赵云听闻此策无实施的可能,摇头感叹:“好狠的檀石槐,灭十部,合一部。”

    “可若如此,那他苦心孤诣建造的军事联盟可就濒临破碎了,想要重新建立就太难了!”

    唐正对此十分诧异,檀石槐怎么会如此不智?要知道,信用这种东西,崩塌很容易,但想要建立起来可就难上加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