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末扬弓 » 第九十四章赵云

第九十四章赵云

    唐正这时才有机会看清赵云之身貌:身高八尺,阔面重颜、相貌堂堂,比起他之相貌也不遑多让。

    他看着素未谋面,只是通过书信联系了三年之久的赵云道:“在下唐正唐元贞。”

    赵云闻言一脸惊喜:“原来你就是元贞兄啊!请进!”

    一旁的夏侯兰听得“唐正”二字,也颇为惊喜:“你就是那个百骑劫营的唐正?久仰大名啊!”

    “虚名而已!”

    唐正被赵云引进其家,对其说道:“早听闻常山赵云赵子龙之威名,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

    “武艺不过小道耳!即便修得霸王之勇,所敌者不过十人百人,哪能敌得过千人万人?说到这里,我还要多谢元贞兄,赠我兵书,解我疑惑。”赵云对说罢便起身对唐正长长一揖。

    唐正扶起赵云,道:“以子龙之家世,寻些书籍有何难处?倒是我多虑了。”

    赵云正色道:“常山赵姓虽是名门,但我却非赵姓本宗,他们不会专门为我而求此兵书。若无元贞赠我此书,我不知何时方能窥见兵法三昧,元贞兄当受我此拜!”

    “兵法也是人总结出来的,待子龙经一二战阵之后,说不得还能写出一本赵子兵法来!”

    赵云腼腆一笑:“借元贞兄吉言。”

    荀攸调笑道:“元贞近有另立代郡唐氏之志,远有济世救民之望。以子龙之姿,何止一部赵子兵法?日后封候拜将名垂青史也是易事。”

    唐正佯怒道:“以公达之意,我唐正才不配志?”

    “啊?哈哈哈……”

    “哈哈……”

    经过一些小玩笑,原本才望颇近的几人关系顿时拉进了许多。

    笑罢之后,唐正为赵云介绍:“还未介绍,这位是荀攸荀公达。”

    “公达兄。”

    “子龙。”

    四人认识之后,从过往逸事到今日局势再到未来野望,四人谈天说地,过得好不痛快!

    但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唐正在赵云家中住了一夜之后,第二天便提出辞行。

    这倒是让年轻的赵云有些急了,急忙问道:“可是我招待不周?元贞兄今日便要离去?”

    “非因子龙之故,只是我等要赶去北方,却不敢误了时辰。”

    “北方?”

    “嗯,我闻子龙威名已久,对子龙神交已久。为免以后再不能见子龙,便今日来此一会。”

    赵云闻言一惊,不由得问道:“元贞兄此去何事?为何你之言语间总有些……莫不是鲜卑?”

    唐正面色犹豫,终于还是叹息一声道:“子反正子龙也猜到了,我便与你说了吧!周边蛮夷年年寇边,我边郡百姓苦不堪言!

    “去年,鲜卑寇幽并二州,残害无数百姓,陛下震怒,便发兵北上击胡。我此次北上是为追随卢公进攻鲜卑,震慑周边蛮夷。此事危险,我也不知能否安全归来,为不免留有憾事,我便约子龙一见。”

    最后,唐正洒脱笑道:“今日一见子龙风采,足慰平生矣!”

    赵云未见有丝毫犹豫,道:“北击胡虏一事,怎能让元贞兄专美于前?我与元贞兄同去!”

    赵云说罢就回屋牵马取枪。

    荀攸看着赵云的背影,无奈地看着唐正:“元贞呐!你一个二十岁的人了,竟诓骗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也真不知羞!”

    唐正一脸懵:“我如何诓子龙了?”

    还不待唐正说继续问,赵云便出得门来,道:“不怪元贞兄,自我知道元贞兄的事迹时,便决定效仿他北击胡虏。”

    “哦?这是为何?你可知战场之上绝非儿戏,你尚且年幼,为何会选择现在上战场?”

    “元贞兄初上战场之时,其年岁比我还轻,其境地比我还危,他能上,我便不能上?”赵云一副毫不畏惧的模样。

    “子龙勇士也!”

    唐正与荀攸相视一笑,便将赵云带上了路。

    但二人走着走着就发现方向有些不对,荀攸问道:“元贞,你这是去哪里?”

    “中山无极县。”

    “中山无极?去那里做甚?”

    “卢公会在阴馆召集南匈奴骑士,一月二十日才会出发。现在还有九日时间,在此之前先带你们去中山无极一趟,为你们求个保命之物。”

    唐正带着二人赶到中山无极自然是见甄舒。

    甄舒见唐正上门,身后还跟着两位气宇轩昂的男子,眼神不由得在两人身上巡视了一番:这年轻者又是一位人中龙凤,不过这位年岁较长者看似普通,但……嗯……此人太过内敛,不好看呐!唐正,我果然没看错人,仅仅三年就结识了这么两位大才!

    甄舒收回心神,问道:“元贞此为何来?”

    “我特来此为甄公示警。”

    “示警?”甄舒疑惑,但见唐正避开赵云荀攸二人后,便立刻将周围侍者遣退之后问道,“何警?”

    “未来几年,冀州将成风云之地,甄公最好先将家眷送往他处。”

    “他处……何处?”

    “我先前不是借甄公的商队将我父母送至益州蜀郡了吗,那里会平静许多。再或者洛阳、交州也可。”

    “嗯……我会向族弟叙述此事。”

    “此事要快!二月份或者三月份,冀州有大事发生!赶快走!”

    “何事?”

    唐正在甄舒耳边低声道:“太平道要造反!此事影响非常大,甚至波及大半个天下!冀州就在其中心!”

    甄舒闻言瞳孔微缩:“什么?元贞在洛阳为郎,为何不报与陛下?”

    唐正一脸苦涩:“我报与陛下有何用?朝堂诸公中起码有十人知晓此事,皇帝身边的常侍也有人知道。我人微言轻,哪里敢掺和这种事?”

    “唉……元贞可知何处安稳?”

    “还是益州蜀郡。”

    甄舒无奈一叹:“太远了也太急了……我甄氏在这里也算有些根基,若没有丝毫准备就去了益州便犹如无根浮萍一般,随时会被当地大族吃干抹净。”

    “甄公意思是……不走?”

    “不走,无非破财消灾吧!但元贞此来不会是专门为我示警的吧?”

    甄舒看着唐正,眼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