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末扬弓 » 第八十七章应对之法

第八十七章应对之法

    卢植听得周围的称赞之声,看向唐正的眼中却有些忧愁:年少成名,且出身、地位、官职皆不足,如此算学只能为其招来祸患……元卓怎会如此不智,招来这么些人?虽然人多会保护你,但现在却还不够多啊!

    卢植想到这里,便站起身来道:“我以为我已经高估元贞了,但没想到还是低估你了,如此算学实动人心。人心易变,未避免以后作出不智之举,还请诸位监督:若我卢植卢子干有冒名之举,便让我身败名裂遗臭万年,天人共戮之!”

    刘洪也反应过来,同样附和此话。

    周围的二十几人见一位亭侯,一位宗室率先起誓,便知这二人准备力保唐正,也随之纷纷起誓。又在之后重新签了一份文书交与唐正。

    这次,卢植倒没有示意其放弃此文书。

    唐正也知这二位是在保护他,感激地看着卢植刘洪。

    刘洪朝众人抱拳:“诸位,今日之会便就此散了吧,五日之后,还是在我家中,我等可再聚首,共论算学,如何?”

    杨赐道:“何不明日便论?能闻此学,我是一刻也难等呐!若是缺些酒钱,我可资助元卓。”

    “哈哈,我虽不富,但却不至于缺酒钱。只是元贞五日一休沐,可不似我等可随意找人轮替。”

    “唉……元贞是何职啊?元贞大才,我欲征辟元贞为我……”

    还不待其说完,刘洪便将其话打断道:“我等有言在先,不谈官职!”

    “这…唉……罢了罢了!那我便再等五日吧!元卓,那我等便先告辞了。”

    “告辞。”

    ……

    众人纷纷离去,房中便只剩下唐正、卢植、刘洪及一名青年。

    唐正在昨夜交流之时,就属此人最是活跃,所以便识得此人,他是刘洪之徒——徐岳徐公河。

    刘洪率先对徐岳道:“公河,你现在去一趟北海,将郑康成秘密请来。”

    郑玄郑康成,经学大家,天下大儒,也是卢植的师弟。

    “北海?这一来一去就要半月,那这些时日的……”

    “欸,有我在,你还怕我会藏私吗?去去去……”

    徐岳只得垮着脸应下,而后转身出门。

    卢植见屋中只剩下三人,便道:“唉,元卓啊!你之此举太欠考虑了!”

    “当日,我只见得一部分注书及数书,哪里知晓其完整部分会如此震撼?”

    “此事是我自作自受。”唐正犹豫了一下,“我有一法或可两全其美。”

    “哦?说来听听。”

    “我们可成立一个专研算学的组织,邀请众人加入深研算学。届时,我可让出部分成果分润众人。”

    刘洪闻言立马拍桌,指着唐正怒道:“怎能如此?怎能有如此做法?是你之成果便是你的,别人不能抢,别人若要抢夺,那便先杀了我!若如你这般,天下算学还有何人去推动?你……你…莫要再提此事!”

    刘洪是一个数学家,一个纯粹的数学家。在他眼中,数学不是政治。在数学中黑就是黑,白就是白,研究数学的人更应该如此。

    但他哪知,这些东西也不是唐正所著。正所谓崽儿卖爷田不心疼,唐正即便分润了些出去,至少也会占一半。届时,不仅他的安全得了保障,他在士子中的地位、声望也会呈指数般的上升,到了那时候,谁还会盯着他的黔首出身?

    提起唐正时,都会面带崇敬地道一声天下算师;若此时再提起其布衣出身,那众人不得更加崇敬?

    “元卓说得有理,此事不能让!一旦相让,给后世之人做了表率,那你可就是千古罪人了!”

    卢植同样拒绝,而且他还有另一方面的考虑:“而且陛下最厌恶结党之事。哪怕此组织只研算学,但其中之人却都是朝堂官员、地方名士。如此情景之下,只怕陛下很快就会再兴党锢之事。”

    “这……那该如何是好?”

    唐正对于党锢之事并不怎么熟悉,他接触到的与其有关之人也就只有荀羊二氏了。所以他倒是没考虑过这些事情。

    “或者…此书内容虽多且精,但却乱,有些地方总感觉有空缺!可召集数人将之重新编撰,形成一卷比九章算术更系统、更深奥入的算书。那时这些人自然会随此书名传天下。”

    唐正也有所意动,此书若成,必然对其有利有弊:利者在名,他的名望必会随之水涨船高以此弥补出身之不足。

    弊者在才,日后天下纷乱之时,此书也会给各方诸侯培养许多人才。

    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毕竟他们能培养,唐正自然也能培养。唐正又比他们更知道纸张的作用,若他找到一些造纸匠,令他们改进此术,一旦有成,与之配套的印刷、科举应运而生,如此还怕搞不过敌方诸侯?

    “只怕人心不足蛇吞象呐!”卢植也有心无力,主要是唐正此算书所涉太多:“不如先将此书献与陛下?”

    唐正不由得想到:多?这第一门才看了几章?我还有很多没展现出来呢!不过剩下两门却不敢拿出来了。还要给蔡公与昭姬他们去一封信,让他们不要全说出来。不过……献与皇帝的话,若他将我调去文职的话,此事便与我之愿背道而驰了。但……除此之外似乎也也没有好办法了……

    唐正顿时就感到头疼——扬名之事太急了,此事应该再等两年的。

    “可我现在只剩一身蛮力,若再从事算数一道只怕也不会有什么成果。”

    “若如此,便向陛下说明,你因军功为郎,依然会履武职。”

    卢植明白唐正的顾虑:他出身寒微,除了军功为晋升,别的路都太难走了。

    张让想让我掌兵,他也不会让我转成文职,应该还是在光禄勋麾下,可能会升高一级的郎官吧?

    如此,唐正便顾虑全消:“如此便依卢公所言。”

    刘洪说道:“既准备报与陛下,那此事便我呈报?”

    “便有劳刘公了!”

    “无事,今夜伱便好好休息,明日面见陛下莫要失礼。”

    “好!”

    翌日

    朝堂之上,衮衮诸公各应其事,待其事完毕之后,刘洪出列道:“禀陛下,臣有一事启奏。”

    正打瞌睡的刘宏闻言好奇地看着刘洪,今日倒是稀奇,他这个皇叔居然有事情启奏。

    要知道在他的印象里,刘洪是宗室之中的异类,他可以说什么事情都不想关心也不想管,就喜欢拿着个算筹一直算。

    如此之下,他才只给了刘洪一個城门侯这样一个清闲工作。但没想到,今日刘洪居然主动上朝并发言。

    堂上诸公也好奇地看了过来,刘洪发言可是很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