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末扬弓 » 第十五章 昭姬心思

第十五章 昭姬心思

    事后,唐正将整个环节都捋了一下,发现这个计划最大的漏洞就是蔡邕三人和劫杀之地。

    蔡邕那里,只要他们听话少出门应该无事。

    最有可能露馅的地方就是那处密林了,那里连山贼带侍卫车夫,一共死了十六人。留在现场的尸体只有五人——另外三人已经被唐正当做负重放在车内,而后推下了治水,其余八人已被唐正运到了数里之外藏了起来。

    但这十六人的死亡现场却很难在短时间内清理伪造,只能用干土草草掩盖。

    若其身后真有追兵的话,只能寄希望那些人会被唐正布下的疑阵所迷惑。

    “也不知历史上没我的帮助,他是怎么逃过这十几人的劫杀的?还是说原本是有我的,只是死在了时代的浪潮中,连个浪花都没翻起来?”

    “希望我是在和空气斗智斗勇吧!”

    但世间之事奇妙非常——唐正绝想不到,蔡邕所得罪的那五原太守王智的兄长王甫已被刑诛,王智自身难保,哪里还敢来此寻仇?所以唐正还真是在和空气斗智斗勇。

    唐正回到桑乾县,去蔡邕的临时住所认了认门。

    “此事有劳贤侄了。”

    “只要能帮上蔡公,辛苦一些也是无妨。”

    正当唐正与蔡邕寒暄之时,一双眼睛从里屋探出,瞧见唐正之时便缩了回去。

    “昭姬,我好久没听到你的琴声了。今日无事,何不弹奏一曲呗?”

    一旁心不在焉的蔡昭姬听得姐姐的请求,微微点头:“你想听哪首曲子?”

    蔡贞姬歪着头,眨了眨眼睛道:“凤求凰吧!”

    “嗯……啊?”

    蔡昭姬看见贞姬充满笑意的眼睛,再听得屋外传来的熟悉的男子声音不由得俏脸一红。

    “快些开始吧!”

    “嗯…”——声如蚊蝇。

    一阵琴声从蔡昭姬手下流出,从里屋传至中堂,琴声悠扬婉转,唐正闻之如清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又感觉热情奔放。

    蔡邕听得此琴声,面色古怪,因为他本身就是琴道大家,他两个女儿的琴就是他教的。

    他自然听得出这是首什么曲子,更明白其中的故事与含义。

    他上上下下仔细地打量着唐正,微微点头又摇头。

    唐正眉头一皱,问道:“蔡公,是何人在弹琴?”

    “应该是昭姬。”

    他正色道:“蔡公,正也不知道先前布下疑阵能否骗过他人。近日还是莫要出门,深居简出为好。也最好莫要弹琴,实在太惹人注目了。”

    “啪”的一声,琴声戛然而止。贞姬见得昭姬眼睛一红,雾气浮现。

    “嗯,我会提醒昭姬的。”蔡邕点头,欲言又止,问道,“贤侄以为昭姬的琴如何?”

    蔡邕此问,不知如何却面带憾色。此问也引得里屋的两个女子侧耳倾听。

    唐正不知其故,亦不知里屋之景,说道:“淑女的琴自是极好的,即便是我这等不知琴的武夫也觉得心旷神怡。只可惜不知为何最后琴声戛然而止,无耳福听见后面的曲子。”

    昭姬为什么停止抚琴的原因你自己不知道吗?哦,你还真不知道,毕竟只是个武夫。

    “哼!真是个武夫!”

    贞姬此话虽然是贬低唐正之语,但却毫无此意,反而带有嗔怪之意,有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昭姬嗔道:“姐姐!”

    “好好好,不说他了!再说他,昭姬就该生气了。何不继续弹奏?”

    昭姬将头转到另一边,道:“不弹了。他说的对,这琴声实在引人注目。”

    “啧啧啧……真是个贤妇……”

    蔡邕闻言笑道:“琴只是消遣小道,贤侄不必介怀。”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正虽不善琴棋书画诗文典籍,但在其他方面还算有些成就。”唐正笑道,“此间事了,正还有要事去办,就不久留了。蔡公一定要谨记深居简出,莫要引人注目。”

    “对了,为防贼人。正送蔡公几样小东西。”

    唐正说罢,便从背囊中取出两把小弩,几支弩箭,道:“这弩力道不大,但也能射杀三丈之内的敌人。请蔡公收下以作防身之用。”

    “贤侄出门在外,比我们更需要此物。”

    “我虽不才,但在射术上还有几分造诣,蔡公且收下吧!”

    蔡邕想到方才十几名山贼尽皆眉心中箭的情景,心知唐正此话不假才依言收下。

    唐正想了想,拿出三卷竹简道:“还有,蔡公与两位淑女要深居简出,我恐三位无趣烦闷。这里有我昔日所写的三卷书籍,先借与蔡公以作消遣之用。”

    “如此,我便收下了。”

    蔡邕见到这三卷竹简,想起先前被唐正拿去引开不知是否存在的追兵的那几十卷书籍,只感觉心中一痛。

    唐正告别三人后便立刻御马北上,蔡邕一事耽搁了他两日时间,加上前些日子马术不精,所以走得慢了许多,之后要加快脚步。

    早一日探得鲜卑动向,便早一日报官,早一日作准备,便能少死许多人。

    蔡邕目送唐正出了大门,回到堂中坐定,对着里屋说:“昭姬,你出来与为父聊聊。”

    昭姬闻言出得门来,站在蔡邕面前低头不语。

    “昭姬,你喜欢唐正?”

    “有些好感。”

    蔡邕眼睛瞪得滚圆:“仅有些好感你弹凤求凰!?”

    “是姐姐要听的。”

    蔡邕不可置否,话锋一转说道:“其实我对唐正此人也有些好感。”

    蔡琰螓首微起,似乎想听得清楚些。

    “唐正此人虽出身寒微,但却奋发向上。长得高大英俊,头脑机敏聪慧、颇具武力,而且遇我落难尚不忘自身要事,显然极有原则。如此也算是一个人才。”

    蔡琰闻言嘴角翘起,蔡邕这话算是说到蔡琰的心坎儿里去了。

    “你也莫要高兴,我等相遇仅两日,相处仅半日。为父还未看清这唐正,也不知他是真如他表现的一般忠厚善良正义果敢,还是只是一个表里不一之人。”

    “还有,我等尚未知晓他是否已婚或有婚约在身。我蔡家虽非名门,却也不想让你做其妾室。”

    “在未真正了解唐正之前,为父绝不放心将你交给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