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末扬弓 » 第十三章 蔡邕

第十三章 蔡邕

    一个手持大刀凶神恶煞的中年壮汉走出人群,摸了摸两颊上的胡须,看着这辆一看只有富贵人家才能用的马车,眼中满是狂热之色。

    他上前撩开门帘,里面有三个人。

    一男子四五十岁左右,面黑、长须,一身衣物虽然精致整洁却不华贵,此人看着这山贼头子,眼中虽慌不乱。

    另外两人坐在男子对面,是两个女子。皮肤白皙,大眼细眉,琼鼻小嘴,身材凹凸有致。最令人惊艳的是两人面貌相似,只是一人身着碧色长裙,另一人身着蓝色长裙。

    这二人见到这贼人将目光移到她们身上,不由得心中一紧,不自觉地往里挪了挪。

    山贼头子见的女人都是田间的农妇,整日风吹日晒还吃不饱饭的女人,哪见过如此引人怜爱的女子?不由得愣了愣,大笑道:“没想到某今日竟有如此艳……”

    “福”字尚未说出口,这人的脖子便被一支箭矢洞穿,钉在了马车门口,眼睛无神地盯着那两个女子,鲜血从其微微张开的口中、脖子上淌出。

    “啊!”

    两女子被这突发事件吓得叫出了声。

    “保护好自己,有义士相助。”

    那男人呆愣了一下,脸上又充满了笑容,然后赶忙地将藏在其身后的匕首给了看上去像姐姐的女子,将贼人手中的刀取了进来。

    “什么人?”

    周围一群贼人见自己老大被射死在马车上,转头看去。

    只见唐正站在高处,手中弓箭不停,每一次拉弓就有一人身死。

    有人机警,忙道:“躲在马车后,有弓箭的还击!”

    众人闻言如梦方醒急忙照做,但就在这瞬息之间,连同贼首已经死了五人,而且其他四人全是带有弓箭的!

    这也是唐正有意选择的结果,毕竟唐正无甲,无法有效防范箭矢。先杀射手才是明智选择。

    其余带弓六人见到唐正那神乎其技的箭术也根本不敢还击,只敢躲在马车后。

    车后有人怒骂道:“拿弓者还击呀!箭不敢射,当什么弓手?”

    被骂那人将弓箭推到其怀中,道:“老子不配当,那你来!”

    那人面色难看:“老子不会!”

    “不会就别犬吠!”

    旁边有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年轻男子,看不起这二人推推搡搡的窝囊样,一把抓过弓箭,“我来!”

    “好!好样的!”

    “还得是年轻人呐…”

    “此事过后,我们便认你当老大!”

    那年轻人被周围的人捧得面色潮红,当即冲出去,然后——死!

    但却在其冲出去后的瞬间,另有一人持弓从另一方向冲了出去,朝唐正射了一箭。

    但可惜,弓箭没练到家,距离一远就射不中靶,那人一看准头力道都够不到唐正,当即面色一暗

    栽倒在了地上。

    剩下的人见状当时便面如死灰,十个弓箭手已去其六,剩下四人不敢也做不到以下射上。

    “他只有一人,而我们还有七人!七对一还杀不了他吗?”

    “怎么杀?他站在高处,离我们起码五十步远,怎么射杀他?”

    “那他怎么能杀我们的人?还是一箭一个!”

    “他的箭术,我是闻所未闻!”

    “你怎么没他的箭术?”

    “我有那种箭术,我当土匪?”

    唐正听得车后的吵闹声不由得轻笑一笑,大声说道:“对面的山贼听着,你们已经被我包围了!”

    “五十步内,我的箭百发百中!”

    “你们要么就此离去,要么我们就耗到别人来到这里,等他报官来抓。”

    “选一个吧!”

    唐正倒不担心他们会鱼死网破,他刚刚已经展示了他的箭术和先杀射手的倾向。

    以这些山贼的品行,除了那应该是刚加入不久的愣头青外,没有人愿意用自己的命换别人的命。

    就算是抛弃弓箭一起冲来,五十步的距离,足够他射杀对面至少三人!

    一半的死亡几率,他们绝不敢拼!

    而不敢拼命的下场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被唐正一个一个慢慢射杀!

    而唐正不知道的是,在他说话间,有一双眼睛正透过马车缝隙盯着他,明亮又美丽。

    “对面的壮士,你未免也太贪了!我们还有七人!假使我等一拥而上,你决不可把我们都杀光,到时我们近身时就是你身死之时。不如……平分?”

    “平分?没有这习惯,我全都要!”

    “一拥而上?那简单,那就让我看看你们谁愿做某第一个箭下亡魂!”

    唐正等了片刻,终于等到了他们的答复“好!我们这就走!只是不知好汉名号?”

    “平舒唐正!不服便来找我!”唐正说着,将弓缓缓拉开。

    “好!某记下了!”

    记下!有必要吗?很快就会忘了……

    唐正看见有人影从车后往对面密林逃去,便放开了手中弓弦。

    ……

    “杀人……跟我以前林中猎鹿没什么区别嘛!甚至还要简单一点,鹿还比人机警。”

    唐正走到马车前,将钉在车上的箭矢取下,对车内道:“先生,贼人已尽去矣。”

    车内那个中年男子闻言出得身来,见到车外那躺得横七竖八的尸体,不由得脸色中一白,道:“蔡邕谢过小君子救命之恩。”

    蔡邕说这话时虽然强自镇静,但依然还是听得出些许颤音。

    后面又有两名女子出来,站在其身后,那碧裙女子道:“贞姬谢过君子救命之恩。”

    “昭姬谢过君子救命之恩。”

    唐正一眼过去也被这两姐妹的容貌气质所吸引。虽然光论样貌,前世也在电视中见到有明星与其相当。但这二人那恬淡优雅,大家闺秀的气质却极为难得。

    他朝二人微笑点头示意,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乃是我等习武之人应有之义。外面风大,淑女可先回车中避风。”

    那二人看见这满地尸体,脸色唰地煞白,便依言回车中避风。

    蔡邕蔡伯喈?这官可比我预料中的大许多!

    这可是根大腿!

    哪怕现在的他也只是一介白身,但他可是在皇帝心里留了名的,更别说还有诸如卢植、郑玄等好友。天下大儒,光是这一个名号便能比拟两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