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中国古代历史演义之商周演义 » 第一百零四回:秦皇巡游得谶言,乃是亡秦者胡也

第一百零四回:秦皇巡游得谶言,乃是亡秦者胡也

    第一百零四回:秦皇巡游得谶言,乃是亡秦者胡也

    公元前215年(即秦皇政七年),也就是嬴政坐拥天下的第七年,重用方士替自己寻找长生不老药和问道,其中有两位方士作为著名。

    有一位上一回我们已经讲述过了,就是(传说)日本天皇,日本九州地区人的先祖徐福;还有一位就是献出秦朝灭亡谶书的卢生。

    谶言内容是“亡秦者胡也”,也就是说亡秦者是胡,至于胡是谁,可能指代是匈奴又或者某个姓胡的人,咳咳,卖个关子。

    一顿改革之后,对自己这份家业表示满意极了,于是,这221年到215年期间,他开始了巡游计划。

    秦皇巡游的地方,上一回我们已经讲述了,大致就是先是去了西北边陲的陇西,又去了北地两郡,在《史记》中有详细记载的出巡一共就达四次,东到东海,北到长城,南至湖南,简单来说就是曾经消灭的那些韩赵魏楚燕齐的地界。

    那么,他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不守在家里看着,四处溜达是为什么呢?

    后世史学家分析认为有两点原因是可以确定的:

    1.嬴政对这个家业太满意了,必须要向那六国臣民炫耀一番,彰显秦国的实力,也借机震慑那些妄图推翻秦朝的人(毕竟在旧齐的境内,琅琊刻石和泰山封禅)。

    2、站在山顶的感觉太美好了,嬴政39岁才统一帝国,而在封建时期大部分人的平均寿命都比较短,他也害怕这大好的江山留在手里的时间不多,所以,开始了求仙问药。

    在件事在《史记》中有明确的记载。

    司马迁在秦始皇本纪第六篇中提到,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人将自己的功德刻在石碑上之后,就开始遍访方士。当时的齐燕两地的方士居多,齐国有个人叫徐福就特意上书给秦始皇:“大海上有三座神山,蓬莱,方丈,瀛洲,肯定有你要的东西。”

    秦始皇就命徐福带了童男童女近千人前往海上寻找仙人。

    徐福一走多年,秦始皇继续溜溜达达搞事业。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在阳武县博浪沙到了张良等人的刺杀,幸亏是大力士的准心不够命中副车,秦始皇才逃过一劫,但他吓了一大跳,比当时荆轲图穷匕见吓的还厉害。

    为此,他更加想要长生不老。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去了碣石。

    这个碣石就是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那个地方,很多帝王将相都去过这里。

    尤其是在战国时期,碣石山有“神岳”之称,是祭祀求仙的网红打卡地,秦始皇到这里的目的可想而知。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碣石具体地址还曾经有过争论,一些人认为是在河北昌黎,一些人说是在东北辽宁的兴城。

    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考古工作者在孟姜女坟附近也就是秦皇岛处发现了秦汉时期的大型高台观海建筑遗址,确定了这里是秦始皇当年入海求仙的地方。

    他就是在这就遇见了燕国的著名方士卢生。

    卢生一派仙风道骨架势拿捏的十分到位,他站在碣石山上跟着秦始皇一同远眺,看着始皇帝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趁机说:“皇上,您儿这景儿看得怎么样了?我和神仙羡门都师兄弟,您要是想要求仙问道,您看我能为您做点什么呢?”

    秦始皇一听神仙眼前一亮,也不管卢生口里说那俩人名到底真假,他认不认识,直接一招手,命下人把航行的一套装备都递到卢生手上,冲着海边停着的小船扬扬下巴颏:“去吧,去把你哥们带过来,让朕开开眼。”

    卢生唇角抖动了几下,没想到秦始皇人狠话不多,这刚一开口就给送走了。

    好歹大吃大喝的养我个一年半载的啊!

    卢生拿上出海装备心不甘情不愿地就出去找神仙去了,他和徐福的出游有很大的不同。

    刚才我们说徐福在公元前219年就被派出去了,当时秦始皇是明确表明让他出去找蓬莱仙药长生不老的。

    徐福一走,就到了公元前210年才回来,但他空手来的,啥也没带。

    徐福害怕被秦始皇责罚,毕竟这几年花了不少秦始皇的血汗钱,干脆心一横编了一套瞎话:大哥,海上有一条大鲸鱼,那么老大,直接把我们去蓬莱的路给堵住了,这次你给哥在带个射箭功夫好的,准备给你把仙药搞回来!”

    秦始皇精明一世,唯独在生死面前没参透,被仙药蒙住了眼睛。

    漏洞百出的谎话他信了,不仅信了还信的死死的,命了最好的弓箭手跟着徐福再次出海。

    徐福带了三千童男童女还有大秦的无数能工巧匠,还有奉送给海神的五谷杂粮,基本上是秦始皇认为自己最好的东西都带走了,就为了让神仙赐一枚仙药。

    这卢生呢就没有徐福那么老实,具体他寻没寻,办没办,无从得知,反正他当年走的当年就回了,以战国时期的海运能力,可想而知他能走到哪。

    但这两个方士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胡说八道一绝。

    卢生就忽悠秦始皇,说自己这一路见识老鼻子了,然后神仙给了一本谶书说绝对够用。

    秦始皇翻开一看,你别说这书说得还挺准,清清楚楚的写着几个大字“亡秦者胡也”。

    但这秦始皇万万是没想到自己儿子胡亥身上,只想到了当时的胡人。

    胡人才是锅从天降,秦始皇命蒙恬率兵30万去打北方的胡人,直接将黄河以南的土地都纳为秦国之地。

    可即便如此,秦始皇的长生和江山也都没保住。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一听到这句谶语,沉思了一会儿,立刻意识到这个“胡”很有可能是北方的匈奴,因为当时的匈奴被称为“胡人”,所以当即派遣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上攻打匈奴,将匈奴驱赶出旧长城之外,同时调遣近百万民夫到秦、赵、燕旧长城之处,连接旧长城,以此来抵御匈奴南下。

    “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

    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看似是因为一句“亡秦者胡也”才征匈奴,但是仔细研究当时的天下格局就会发现,秦始皇征匈奴,修长城,与“亡秦者胡也”这句谶语只有一半的关系,还有另一半的关系是源于当时的天下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