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谍战:我的潜伏日记 » 第31章 沦为孤岛

第31章 沦为孤岛

    上海汇男区,田子坊公园。

    沿着湖泊,长长的栈道以弧形的形状蜿蜒而行。

    一侧是湖水荡漾,另一侧则是绿荫环绕的庭院。

    沿途还有别致的亭子,供人们乘凉歇息。

    年轻恋人们在湖边漫步,情侣间在青翠的枝叶间相互窃喜,孩子们在湖泊里划船嬉戏。

    湖水很清澈,阳光照耀下,看起来更加璀璨夺目。

    在这个美丽的景象里,人们仿佛忘却了时间,体验着恬静和自然的美,享受着轻松和自由的感受。

    两个中年男人,坐在柳树下的木质长椅上,面朝辽阔而平静的湖面。

    其中一人穿着长衫,另一人,也穿着长衫。

    红党上海地下党,临时总联络人,王文斌。

    红党上海地下党,第四小组情报员,复兴社特务处上海区的潜伏者,黄成。

    黄成依旧带着他的面容伪装,两鬓白斑,嘴唇上留着浓浓的胡须。

    他低头在看着报纸,然后缓慢地抬起头,对王文斌说:

    “总务科的王泉,给的情报没有错,今天上午12点半,确实有一架来自德国的飞机降落在上海龙华机场,里面装的是德国的恩琪玛电台,但是,我在半路上,临时通知埋伏的人员放弃了行动。”

    王文斌眉头一紧,佯装看着不远处,两个在踢球的男孩,“为什么,不具备行动条件吗?”

    “没错,敌人的火力装备比较猛,光是我看到的,就有四把冲锋枪,更多的武器,可能还藏在车里,还有,他们的人数很多,至少有二十号人护送,我们的同志只有十个人,配置七把手枪,三把栓动步枪,双方火力相差悬殊,我们不具备抢夺电台的条件。”

    王文斌陷入到一阵沉默中。

    “他们没有发现你吧?”

    “不可能,”黄成摇摇头,“我做了很好的伪装,距离又远,他们不可能发现我。”

    黄成对自己的易容术非常自信,他在这方面是老手了,只要化过妆,一般的特工,都无法发现他。

    王文斌微微点头,然后叹了一口气:“你做的是对的,上海的组织最近被特务处破坏严重,当下,保存实力也是很重要的,不能让同志们白白去送死。”

    “必须要想想办法了,偌大的上海,我们不能一台电台都没有哦,这不是睁眼瞎么。”黄成咬牙道。

    王文斌苦笑一声,“确实是睁眼瞎,我那个老电台,三天打鱼,两天上网,最近又罢工了,修也修不好,坏的真不是时候,我们已经有很久没有收到新的电文了。”

    谍战情报瞬息万变。

    自从上海总联络站和诸多小分组,被张鸣奇捣毁之后,上海地下党的电台,决定进入静默状态。

    一周前,位于济民药铺的联络分组,开始率先启动电台,给后方组织发出苏醒电文。

    可是电文刚发到一半,就被突击的行动队员,抄了家。

    上海地下党余下的三台电台,分别位于肖家鱼档、莱顿公寓和福盛照相馆。

    肖家鱼档的电台被抄了,联络组被摧毁,联络人自杀。

    莱顿公寓的电台,由于联络人王文斌匆忙撤离,根本来不及带走。

    最后一个台电,位于法租界,外滩置地广场的福盛照相馆。

    可屋漏偏逢连夜雨,这座唯一的电台,也罢工了。

    现在,整个上海,已经没有一台可以正常使用的电台!

    上海的同志,也被迫切断了与后方组织联络的渠道。

    “现在情况非常的危急,我们的讯息传不出去,外面的命令发不进来,上海地下组织,已经成为一座孤岛了。”

    王文斌佯装面容淡定,侧身看着一边踢球的两个孩子,还不时对着他们笑笑,但是他和黄成交谈的语气,透露着焦急。

    根据组织的规定,他现在已经自动成为上海地下党的临时总联络人,担负着重建上海地下组织的重任。

    可眼下的局势,让他如临深渊!

    本想着,凭借着王泉的信息渠道,在国党运送德国电台的半路,打劫运输车辆,抢走几台电台,可是张鸣奇对此早有准备,派出行动队的精英,用重火力一路保卫,根本不给红党抢走电台的机会。

    “有没有可能,我们去市面上买一台电台,经费不够的话,我可以自己凑。”黄成问道。

    王文斌摆摆手,“非常难,上海站的人为了防范我们东山再起,已经将电台列为管制物品,市面上已经买不到了,所有的电台都集中在国党72师的一个仓库里,就连他们自己内部要申领电台,都要经过复杂的手续,想从72师的军营里偷走电台,根本不现实。”

    黄成的目光,越发的严峻。

    他没有想到,张鸣奇会如此下狠手,让红党的地下组织,面临灭顶之灾。

    “王先生,你先不要急,我会和王泉再商议一下,看有没有可能,从上海站里偷偷搞一台电台出来,他是管总务的,站里所有的军用物资,都要由他经手归档的,看可有没有可能,在上面做一些手脚。”

    “好,此事就拜托你了,”王文斌郑重地点点头,“但是你务必要保障你的安全,和王泉的安全,千万不能暴露身份,行事要慎之又慎,做的干净利落,不漏马脚。”

    暖暖的微风,吹过岸边,拂起湖边柳树的纤细枝条,像是少女的长发,迎风飞舞。

    王文斌看着被风吹起的柳条,想起了一个人。

    “黄成,有个人我和你打听一下,你可知道,你们特务处上海区,除开你和王泉,可还有第三个我们的同志,潜伏在里面?”

    黄成听闻,脑子咯噔一下,身体骤然坐直了。

    “啊?第三个我们的同志,我不知道啊!”

    王文斌将那天,乔羽生来外滩照相馆,通过租赁合同,来提示此处联络小组有暴露危险的事情,给黄成详细说了一遍。

    “那份合同,只有特务处的人有机会拿走,所以我分析,这名同志就潜伏在你们特特务处。”

    黄成听闻,大为震惊!

    他仔细回想了一下,那天,他也参与了捣毁莱顿公寓联络小组的行动。

    根据王文斌对这人的大致相貌描述,黄成马上想到了乔羽生!

    但是他又不能确定就是他。

    因为根据王文斌转自福盛照相馆大李的描述,此人年纪在20到25之间,中等身材。

    那天夜里的行动中,莱顿公寓那个小组,的确只有乔羽生符合这个生理特征。

    但是,王文斌在莱顿公寓的住所被临时查封后,站里后来又陆续来了其他的人,搜集遗落物品,拍照取证,做了很多后续工作。

    如果这份外滩的租赁合同,是行动中被拿走的,那么这名潜伏的同志,就是乔羽生没跑了。

    如果合同是后续来的人取走的,就不能确定是乔羽生干的。

    因为站里,年纪在25上下,除开乔羽生,还有两人。

    而这两人,恰恰都是情报科的,也是中等身材,经常和行动队合作,参与后续取证的环节。

    所以,符合王文斌所说的特征的人,在上海区,一共有三人。

    黄成思索了一阵,果断回复王文斌:

    “此事我虽然不知情,但是我在上海区,就由我暗中调查此事,一周之后,我们再在这里见面,我向你汇报我的调查情况。”

    王文斌点点头,“那好,这个任务就交给你来了,因为电台持续不畅通的原因,我们可能错过了组织发来的最新消息,也就没来得及,和这名同志建立联系,而这名同志,也一定在等待计划之中,正式交接的时机。请你暗中留意,有任何情报,及时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