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长歌当宋 » 第五百二十章进退维谷

第五百二十章进退维谷

    杨文广不可思议的看向帅帐,原本军中最安静的地方现在却成为最嘈杂的所在,王尧臣,这个大宋上下都看好的儒将现在却暴怒的如同一个莽夫。

    头上的幞头以不知去向,身上的衣裳被扯开,胸口剧烈的起伏如同受伤的猛虎:“叶贼安敢如此!”

    杨文广全程只听懂了这一句话,之后便是一连串的家乡俚语,虽听不懂,但从他的模样和口气也能听得出他骂的很难听。

    以至于现在全军上下任何如果帅帐的人都要绕着走,那些抱着文书而来的军司马,刀笔吏等等更是战战兢兢的不敢进,生怕触了霉头被军法从事。

    但厄运是躲不掉的,很快王尧臣的亲兵便苦着脸的出来,瞧见杨文广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似得冲过来:“杨将军原在这里,快快入帐,王帅唤你。”

    杨文广苦笑一声:“莫不是让我等进攻昆仑关?”

    亲兵的脸变了变:“没有枢密院和中书省的文书,没有官家旨意,谁敢同河西动手?!怕是王帅也不能如此用兵。”

    杨文广缓缓点头,他不过是探探口风,担心王尧臣真的被气疯,以至于下此军令。

    只要不对昆仑关用兵,其他的事都好说,河西军卒到底战力如何,从狄青剿灭侬智高的速度就能看出来。

    虽说是大宋将部族军驱赶至归仁铺的,但宋军战力并不足以一战而灭,若侬智高率众逃回邕州城,接下来的攻城战还要持续多久谁也不知道,胜败与否更是难料。

    可就是这样一支万余人的大军却在狄青五千河西精兵下土崩瓦解,就连侬智高也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每每想到这里,杨文广便是一阵胆寒。

    非是他怯战畏死,而多年沙场征战,他早已知晓天波杨府能有今天乃是为何,将门子嗣的作用就是为了整个将门得以延续,为了家族在大宋的荣耀。

    进入帅帐,主座上的王尧臣看了过来,杨文广仿佛被一只凶兽盯着,忍不住上前叉手道:“王帅息怒,狄青占昆仑关绝非明智之举,一旦朝廷旨意抵达,其必会交出昆仑关和邕州。”

    王尧臣没有说话,只是淡淡的瞥了他一眼,随即起身在舆图上一指道:“你是不是没看过广南西路的舆图?这昆仑关乃是何处?此乃邕州门户,又为广南西路之要冲,进可攻宾州、横州,退可守邕州、钦州,眼下广南西路除去我等兵锋所至之地,浔州,象州,贵州,就连郁林州的半数之地皆在河西手中!这等同如何?”

    “等同广南西路仍沦陷大半!”

    杨文广终于不再恐惧,他看出了王尧臣的态度,也明白眼下局势的恶劣,忍不住提出自己的见解道:“但王帅有没有想过,狄青所率数钱精兵如何从河西南下至此?”

    王尧臣的脸瞬间变成猪肝色,涨得通红又转而发绿,恶狠狠的说道:“必是蜀中出现变故,否则河西之兵如何长驱直入广南西路?!”

    杨文广微微点头,虽他非是文臣,但在兵事上的见地却一点也不弱于王尧臣。

    “如此更不能随意撕破脸,王帅既以将此事奏报朝廷,我等若是妄动或可陷朝廷于两难之地。”

    王尧臣那张气的发狂的脸忽然便平静下来,认真的看向杨文广缓缓点头道:“仲容所言极是啊!老夫此举也只是作给军中将士所见,否则河西之兵占据国朝之土,若老夫不动如山,军心还如何可用?”

    对广南西路用兵,对侬智高的南天国用兵那是朝廷旨意,他们是南下平叛,平乱的。

    可狄青与安南军却是河西的将领与兵卒,并且还是他们消灭了侬智高的部族军主力,甚至斩杀侬智高……

    虽然不想承认,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是河西收复了大宋的广南西路,并且现在仍旧占领邕州,而想要让狄青把邕州让出来显然不可能。

    王尧臣与杨文广都不会天真的认为狄青是来帮助大宋平叛的,也不会天真的认为他会把邕州还给大宋,他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等。

    等朝廷的旨意,等官家的态度,等两府相公的商议,甚至是等狄青所部的动向……

    这种无力感才是真正让王尧臣绝望的,他这几日的愤怒和癫狂并非是全在演戏,更多的是憋屈,好歹自己手中也有数万大军,若把各州府的兵丁,青壮,乡勇都算上,号曰“二十万”也一点不虚。

    可就算如此,他人就不敢对着昆仑关发动进攻,他怕的不是小小昆仑关,也不是狄青手中不足万人的军队,而是担心河西。

    谁知道这个从不按常理出牌的西北之地会不会突然疯狂,自己若拿下昆仑关,狄青会不会发疯的报复其他大宋州府。

    更可怕的是,西北的那位无冕之王想要作甚谁也猜不透,至于大政府更是强硬的不输辽朝。

    虽是大宋附属,虽是大宋的侯爵之衔,却做着天底下最强硬的事,就连东京城缺钱,官家都要向河西伸手,而河西居然要让国朝以大国信用为抵押。

    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但在王尧臣看来用国朝信用来抵押简直是冒天大的风险,就算是把官家的御座抵押出去也不能用国朝的威信啊!

    但偏偏朝堂上下都认可了这件事,并且在文书上签字画押,得知此事后,王尧臣除了在内心祈祷国朝不要还不上钱之外,别的他皆无能为力。

    其实杨文广知道,王尧臣之所以没有动作,最主要的还是担心战败,大宋与河西之间少有战事,可以往的大小冲冲突中几乎没有赢过。

    若是二十万大军进攻昆仑关不能一鼓而下,到时候又该如何?

    至于昆仑关后面的归仁铺,邕州城……一想到这里,杨文广只觉得头皮发麻,也深刻明白王尧臣不向邕州用兵都想法乃是聪明绝顶的决定。

    现在他们唯一能做的就等,等朝廷的旨意,等官家的诏书。

    王尧臣并非无所作为,命大军在昆仑关外十里安营扎寨,并不断派遣游骑绕过昆仑关向邕州渗透,时刻留意狄青所部的动向。

    对此,昆仑关上的戚良文毫不在意,他唯一做的便是同样派人远远的坠在这些游骑的身后,并向邕州城报告他们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