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平平无奇诸葛诞 » 第71章 撤军

第71章 撤军

    又过了一会,帐外鞭挞声停了下来,诸葛诞在帐内听不清崔林在嘀嘀咕咕的询问着什么,之后他进来禀告道:

    “陛下,那人招啦,果真是建业守将使诈,他说吴主还在武昌,都是他上官吩咐他这么做的。”

    “哼,吴人向来喜欢诈降!”

    鲍勋出班说道:

    “陛下,此役我军已有大胜,但我军虽有楼船,士卒却不善水战,空耗钱粮,不能取胜,不如早早归去罢!”

    文帝心下不乐,孤这水战还没开打了,你就说不能胜,哼……

    辛毗也道:

    “陛下,臣附议,从前周文王之所以把商纣王留给武王去消灭,就是因为他知道时机尚未成熟。不如早早退军吧!”

    文帝道:

    “依你的意思,是要把孙权这个后患留给子孙了?孤还是要战上一战的!”

    接下来,两军对峙了七八日,吴寇只是限江自保,并不过江来寻找战机。

    魏军主动出击,在江中小战了几场,多是被吴军占去了便宜。

    几日下来,魏国出战的士兵也陆续开始出现水土不服,战力大打折扣。

    最后到了吴军凭借战船,扼守住了江口,使魏国楼船不能入长江的地步。

    到了九月十九日的时候,文帝见水战不能取胜,等了这些时日也不见孙权率主力来决战,便在洗漱用过早膳后,率群臣又到江边观望。

    他临江叹道:

    “哎,若刚侯还在,定能震慑吴寇,我军不能控住大江!东吴未可图也!那便撤军吧!”

    众臣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神色,齐声说道:

    “陛下圣明!”

    诸葛诞此时却陷入了脑补中,连孙权听说“威震逍遥津”的张辽前来,都对属下说,“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的话……

    他在对峙中抓住战机,趁着夜间吴军遭遇暴风,战船倾覆,缆绳漂到魏军大营之际,率领将士对吴军发起进攻,斩杀、俘虏吴军数千人……

    可惜,一代名将,战后却病情加剧,病逝于江北……

    听说丕在张辽死的消息传来时还大哭不已呢,丕其实对他中意的大臣还是满仁厚的呀,这么多大臣死的时候都记录了他大哭呢……

    大军在下午便开始有条不紊的撤退了,文帝带领众臣先退回了广陵郡治所,也就是淮阴县的泗口,逗留了些许时日。

    俘虏的吴寇文武和军队也随军带上了,诸葛诞之前便打听过,这些人里面没有什么知名人物,吴地本来就少两千石之家,这些文武大多都是地方豪强出身,等待他们的命运无非就是打散到全国各地去服役。

    迁来的七千多户百姓,都安排到了广陵以北去屯田,文帝还下旨要求这七千多户百姓中的适龄女子,和四千多立有功勋的将士婚配。

    军中将官、小吏还有城中的官吏都为这件事忙活了起来,热热闹闹的相亲大会便在广陵展开了,还有为新迁来的百姓选地建房,分配屯田的任务,也在风风火火的进行着。

    文帝赐下财帛给有功将士,还命大军去林中采伐了可以作为梁柱的木材赏赐了下来。

    这四千多青年,大多是家中次子、幼子,很多家里都是无力帮他们娶亲的。

    他们便被安排留在广陵屯田戍守了,等到他们成亲后,陛下还允许那少部分来自洛阳的几百人回家省亲。

    大牛也奉旨寻了一门亲事,还得了两个十岁出头的小舅子,诸葛诞让他留下操办婚事,帮着丈人一家建房,等好了再回洛阳找自己,那户人家在知道了大牛是大人物的心腹后,便直接让女儿跟着离家,连亲事都不必在广陵办了。

    等到了九月二十四日清晨,知道明日大军便要离开的诸葛诞,召集了之前并肩作过战、已经熟悉了的一些底层军吏,胡吃海喝了一番,嘱咐、祝福之类的话互相都没少说,诸葛诞又一次的使出了送钱大法,收获了这些人的感恩戴德。

    酒醉中诸葛诞心想,广陵有了我的心腹,寿春也有了我的心腹,不错,不错……

    翌日一大早,文帝便率领群臣登上了龙舟,可是等到了中渎水的津湖时,数千大大小小的战船却被前面搁浅的船只挡住了。

    文帝不愉,在甲板上召集来了群臣问道:

    “为何楼船会搁浅?”

    蒋济出班奏道:

    “江淮地势低洼,淮阳丘陵在夏秋雨季时,多有洪流携带泥沙注入中渎水,因此才容易出现淤塞,要经常疏通,才能保证船只正常航行,可是中渎水已经十余年没有疏浚了!现今又快到了冬季枯水期。”

    诸葛诞暗叹,幸亏大家没有继续征战下去,这要是再打,后方的粮饷都不能保证了啊……

    文帝又问蒋济道:

    “卿可有办法?”

    “急切之下臣也没有办法,但是臣一定能为朝廷保住这些战船的,不如陛下弃舟登岸,陆路回许昌?”

    “嗯,也只能如此了!”

    于是文帝弃船登岸,乘坐马车,带领群臣,在大军的拥护下,缓缓地朝寿春出发了,他是想着到了寿春换上新的楼船继续走水路的。

    他并没有做出如历史上那样仓皇逃离时想要烧船的举动,只是把这烂摊子直接丢给了蒋济。

    四百多里的路程,赶了三天才到达,文帝见大军疲惫,又下令在寿春休整了几日。

    刚到寿春的两天,诸葛诞便趁机去邀请了那些之前就约定好投奔他的旧部,有十余户。众人便直接在大牛的带领下,携家带口的乘坐小船先出发去许昌了。

    大牛出发前,诸葛诞嘱咐他道:

    “你到了荥阳,告诉我母亲,说公子我这次征吴立了功,陛下要给我升官了,不用在荥阳做县令了!让她们直接搬家到许昌,我估计陛下接下来的一年都会在许昌的。”

    大牛回道:

    “好的公子,我一定尽快的把话带到。”

    诸葛诞知道接下来的这一年多,曹丕估计是不会回洛阳了,这是历史早就记载了的,他还没死心,明年还要继续征讨东吴。

    等到了十月初的时候,大白天的就看见了太白金星和荧惑火星,也就是历史上记载的太白昼见,文帝和群臣都认为不祥,于是便匆匆地离开了寿春,乘船逆流回了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