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平平无奇诸葛诞 » 第62章 准备出发

第62章 准备出发

    时光匆匆而过,等到了八月二十五日,文帝召群臣在寿春西北角内城的刺史府中开了小朝会,宣布了大军要在两日后出发广陵的消息。

    散了小朝会后,打酱油的诸葛诞刚出了内城来,便看见了乐綝在木桥上和一个青年向水中投掷饵料呢,那青年诸葛诞并不认识,但看二人说话的样子,显然是以那个陌生青年为尊的。

    乐綝转头的时候,看见诸葛诞远远的走了过来,便招手大声唤他道:

    “公休,公休贤弟,来,来这边!”

    他又转头对身边的青年嘀咕了几句,那个陌生青年也扭头望了过来。

    等到诸葛诞过去,乐綝给他介绍了身旁长相儒雅、身材高大的青年,原来他是曹仁长子,袭爵为陈侯的曹泰,今年已经三十二岁了。

    曹仁死后,他便回了洛阳,这次文帝征吴,他也跟了来。

    诸葛诞心道,你还长的挺年轻嘛,只像二十多岁,比我高一拳呢,我还要仰视你……

    一番见礼后,乐綝对诸葛诞说道:

    “公休,之前你在船上不是很好奇之前三路攻吴的事情么,当时我和郭敞也不清楚具体的,但曹泰兄可是亲历者,咱们可以问他的。”

    诸葛诞心中嘀咕,乐綝啊乐綝,你这是打人专打脸啊,曹泰他这一战可是灰头土脸的……

    但诸葛诞的脸上也表现出了他的好奇,不能让曹泰感觉到他什么都知道的样子。

    曹泰看着诸葛诞和乐綝这俩小兄弟期待的表情,他脸上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黯然,心中羞愧与愤恨交织,刹那后他释然地说道:

    “那咱们便找地方坐上一坐,我给你们讲讲中路军失败的始末吧。”

    心底却是叹道,哎,知耻而后勇,我便自揭伤疤又如何,正好教育教育后辈,让他们引以为鉴……

    曹泰便步行带着诸葛诞、乐綝去了外城的一间茶肆,倒是距离内城不远,走了半炷香的时间便到了。

    进了茶肆,点了一壶茶后,他们被引到了二楼临床的位置,三人按照长幼依次坐好后,居中坐在正席的曹泰悠悠开口道:

    “要说这江淮一带,几百里都是无人区。”

    乐綝插话道:

    “这个我是知道的,就是弃地喽,先帝从建安十七年开始,在徐、扬、荆、益先后后撤防线,迁徙居民,在广袤的边境制造了横贯东西的无人区。”

    曹泰心里嘀咕,哼,你让我说,你小子还插嘴,真是没礼貌呢,看在你父亲与我父亲生前交好的份上,我便不与你计较了……

    诸葛诞心中冷笑,呵,要不是曹操在赤壁、濡须等地接连受挫,他怎么会认清了吴蜀是不能一举消灭、需要长期对峙的事实呢……

    曹泰又接着说道:

    “坚壁清野是好,给敌人造成了进攻时的补给困难,但是我大魏也受到了同样的限制!不过这些年,因为这些无人区,使得整个中国恢复了不少元气,尤其是在本来就繁荣的山东、三河、关中地区,经济发展、民生恢复的都不错,我相信假以时日,咱们大魏对吴蜀二寇,一定会得到压倒性的军事优势的。”

    诸葛诞接口道:

    “好是好呀,我现在倒是担心西北的氐人,先帝建安二十四年从汉中退兵,令张既之武都,听说迁徙了五万羌氐居住在扶风、天水,哎,我觉得他们久后必为国家的心腹大患呢。”

    曹泰却不以为然地说道:

    “这也是权宜之计,汉末战乱以来,百姓十不存一。公休你没听说过一汉当五胡嘛,哈哈,小小羌氐不足为患的。”

    众人被诸葛诞这莫名其妙的一带,话题偏移到了乌桓、鲜卑、匈奴这些北胡的身上。

    聊了一会后,诸葛诞又惋惜地跟曹泰说道:

    “忠侯才五十余岁便亡故了,可悲可叹呀!”

    曹泰也叹道:

    “哎,前两年三路伐吴,陛下把父亲调来了扬州担任进攻吴国的主将,可是父亲过去长年在荆州指挥作战,对扬州很是陌生,陛下让他从合肥出兵去攻打濡须,结果被吴寇守将朱桓击败了。退兵后父亲很郁闷,不久便因为作战失利、抑郁发病离世了。”

    “要说这次失败,也有我的一些责任的。当时父亲率中路军,以右中郎将蒋子通参军事,带着我和将军常雕等出合肥,越巢湖,攻濡须。父亲没有听从那蒋子通的劝告,认为吴将朱桓惧怕,就派我率军攻城诱敌,又暗命常雕、诸葛虔、王双带兵五千,乘油船于子时袭取中洲。”

    说到这曹泰深呼吸了两下,拍着大腿,切齿哀叹道:

    “然而父亲的计谋被朱桓看破,朱桓以空城示我,哎,我当时轻军而出,朱桓放火烧了我的军营。我于是大败,被迫退了兵。朱桓还派人斩了常雕,擒了王双。都怪我轻敌冒进啊!”

    诸葛诞和乐綝都安慰他,胜败乃兵家常事,兄长不必介怀,来日定能一雪前耻之类的话。

    曹泰接着又扶案说道:

    “原来父亲带着我驻扎在合肥的,寿春只是刺史在这,后来文烈兄上任后,便把大军所镇,由合肥改为了寿春了。”

    “父亲带我来寿春前,这里驻扎的是文烈兄和刚侯张文远,陛下命在他们乘船到徐州作战,他们顺中渎水南下入江,在洞口、海陵与吴军交战,倒是取得了一些战果。这次我们便要从中渎水去广陵的。”

    乐綝好奇的问道:

    “为何不走先帝四越巢湖时的濡须旧路呢?也没有从荆州南下攻打江陵。”

    诸葛诞心里笑了,乐綝你还真是好学,不愧是你啊,倒是省的我来问了……

    曹泰抬起右手,虚握嘴前,小声地回答道:

    “我听陛下说,一是从两年前的三道伐吴来看,东路文烈兄他们带领的军队进军最为通畅,吴寇在江北的广陵没有设防,文烈兄和刚侯的船队沿途没有受到阻击,顺利驶入长江,西占洞浦,南攻徐陵,接连打败敌军。”

    乐綝又插话道:

    “我听说这一战还有飓风相助的偶然因素呢!”

    曹泰点头道:

    “是的没错,但可惜没有取得进一步的战果。还是说为何走中渎水的事,第二个原因是中渎水道可以通行大型战船。至于为何不攻打江陵,估计这次陛下到了广陵想要进攻吴国时,会下诏让伯仁兄在荆州同时进攻江陵的。”

    诸葛诞也小声地对乐綝说道:

    “吴寇建都武昌,中军主力都随驾在荆州江夏,扬州吴军较弱,柿子要先吃软的。”

    诸葛诞不知道的是,文帝恨不得孙权这个石柿子跑来广陵和自己决战呢。

    曹泰又与二人耳语道:

    “本来先帝制定的政策是,朝廷在扬州要处于守势,但前两年陛下连番进攻,却没有什么战果,徒费民力而已,希望这次能有个好结果吧!”

    诸葛诞心下暗叹,老兄,你这次恐怕你要失望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