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平平无奇诸葛诞 » 第56章 试探底细

第56章 试探底细

    过了一会,院中进来一个风尘仆仆的青年,诸葛诞一看就知道他今天在军营肯定没少吃土。

    青年远远地便喊道:

    “好啊,枭儿,你在后院偷吃什么好东西呢,你今天打了什么野味回来,舅父要我去军营,不然我就与你同去了!”

    走到近前,看到诸葛诞,他又惊奇道:

    “咦,这位是何人呀?”

    诸葛诞刚要起身开口,王飞枭便抢在他前面回答道:

    “外兄,他是琅琊诸葛公休,父亲说他是尚书郎、荥阳令呢!”

    诸葛诞起身与青年相互作揖见礼,坐下来后,又序了年齿,令狐浚比诸葛诞要大上一岁。

    还说他之前做和戎护军,以法绳那小违节度的田豫,被陛下免官,才跑来了舅父这里散心的,还说以后让大家不要叫他令狐浚了,他要改名字成令狐愚。

    三人便在火堆旁吃起了瓜果等待着烤鸡烤熟。

    闲聊了一阵子,令狐浚跳了起来,搓搓手说道:

    “枭儿,我给你演示一下,我今日在军中和一个老卒学来的招式吧!”

    诸葛诞只见他双腿微屈地扎好马步,沉肩坠肘的左手微微前移、右手收到腰侧,吸气后,吐气上右腿呈弓步时出了右拳,他打完问二人道:

    “我这崩拳如何?可感觉到了我拳间的罡气?我这一拳如果打到人的身上,不说骨断筋折,也得要他疼上三五日的!”

    一听他这么说,诸葛诞和王飞枭赶忙对视了一眼,二人好像都在说,瞧,这人在说胡话呢……

    王飞枭调笑地说道:

    “外兄,你莫不是在军营累傻了,回家来唬我!我只看见你这一脚都把泥土崩到火堆里了,哈哈!”

    “你这小孩子不懂,不信你问问公休,他定然是懂武功的!”

    王飞枭扭头向诸葛诞挑了挑眉毛,似乎在问他,真的是这样的吗,我感觉是外兄是欺我年纪小在骗我呢……

    诸葛诞笑了笑说道:

    “是真是假得试试才能知道呢!我来接公治一拳感受感受力道吧,公治切莫使全力啊!”

    王飞枭见二人要切磋一下,不觉就拍起了手来,令狐浚则有些不好意思,还推脱这样不好吧,但是禁不住诸葛诞和王飞枭的劝说,便同意了下来。

    这会儿诸葛诞已经感觉身体无恙了,他起身扭动了几下各个关节、又拉伸了下身体,侧身站在令狐浚面前,用左手点着自己的右臂说道:

    “公治,你就照着我的胳膊打!”

    令狐浚又做好了他的准备式,吸气出拳前还喊道:

    “这可是公休你自己要求的啊!”

    诸葛诞见他开始准备,也赶紧调动浑元剑经的气血凝聚在胳膊上。

    刹那间一拳挥出,令狐愚想象的诸葛诞抱着胳膊疼的跳脚的画面并没有出现。

    他咧动着嘴角,尴尬的笑着,不禁纳闷,诸葛公休这么厉害的么?我把家传的内力都用上了,他居然无事啊……

    挨了一拳的诸葛诞,松了口气,令狐愚他虽然挺厉害,但是自己现在也不差啊……

    他扭头对王飞枭笑说道:

    “嗯,看来你外兄他果然是在骗你,哈哈,不是很痛的!没有他说的那么厉害呢!”

    诸葛诞是想结交这表兄弟二人的,所以故意展示点实力给他们看,他知道事后令狐愚肯定是要和王凌说这事的。

    诸葛诞又笑着挑眉对令狐愚道:“公治赶紧坐下吧,我们要吃鸡喽,这鸡看着已经熟了呢!”

    三人分了一些鸡肉差人给王凌送了去,说说笑笑间用完了晚饭,诸葛诞又在二人的带领下去拜别了王凌,一番嘱托后,又和兄弟二人道了别。

    长榆落照尽,高柳暮蝉鸣,啃着干粮的柳和大牛见诸葛诞在夕阳西下后才出来,赶紧迎上两步,问明了情况,得知王凌答应帮忙才都舒了口气,感叹这两日的奔波算是没有白忙。

    他们走后,青州刺史府已经点燃了油灯的书房中,王凌问王枭道:

    “怎么样,你查探了这诸葛诞的功夫到底如何了么?”

    “回舅父,我刚才说要演示崩拳,他看后就说让我打他一拳试试我的力道,我用了咱家的内功打他,虽然只是七分力气,他却像无事人一般。”

    “嗯,看来琅琊诸葛家还是有些底蕴的!子弟们并没有因为离乱而断了传承呢!”

    诸葛诞三人又赶了两日的路,在七月九日的傍晚回到了琅琊的家中,转天又去街面上转悠了半天,重点逛了逛各家铁匠部,以期再遇到那周处。

    一日无果,傍晚回到家中,诸葛诞召来几个老仆,告诉他们明日他便要回荥阳了,又嘱托了一番让他们看好田宅,多去鼓励佃户和家奴好耕种,租子可以收的比别家低一些,老仆们点头称是,赞公子善良。

    诸葛诞又问那邢老伯道:

    “您可愿意跟随我去荥阳呀,您还可以带上自己的儿孙!”

    老汉满口答应,说立马回去收拾行装,不会耽误了公子明日的归程。

    到了第二日清晨,诸葛诞三人,还有邢老伯一家八口人,赶着三辆车就离开了琅琊。

    许昌的宫殿中,文帝曹丕已经在此处停留了有十日了,他在等待着舟船全部建成的日子。

    魏受汉禅,把山阳公刘协迁到了河内,以许昌为别宫,屯重兵,以应付大魏东面和南面的威胁。

    曹丕从洛阳带来的两万中军,和许昌随时可以调用的十万中军汇聚后,这些时日一直在抓紧操练。

    这日的清晨,文帝带着重臣视察了许昌的别库,这里贮藏着大量的兵器、甲胄,因为洛阳已经有了武库,所以许昌这个被叫做别库。

    文帝走近别库中的一间,摸着一套甲胄,又望着满屋的甲胄叹说道:

    “这都是先帝给孤攒下的家底呀!先帝有先见之明啊,在许昌设了别库、邸阁,大军可云集于此处,顺水至淮!”

    司马懿在一旁陪侍,他躬身赞叹道:

    “今许昌兵甲、粮秣足以应征吴所需,陛下来日定能一统天下!为陛下贺!”

    其他的文臣都跟着司马懿赞叹,有人还暗恨司马懿抢占了拍马屁的先机。

    但有的人却心中不以为然,像陈群,陛下你前年还说,穷兵黩武,古有成戒。况连年水旱,士民损耗,而功作倍于前,劳役兼于昔,进不灭贼,退不和民呢,现在怎么又不想学汉文帝修养生息了呢……

    还有嘴炮王者辛毗,他想的却是,这次陛下来可是要解决青徐乱兵的,威慑一下即可,怎么妄动刀兵,陛下你千万不要食言而肥啊……

    过了一会,众臣又跟随文帝出了东城视察屯田和储粮的洧仓城,就是被称为“邸阁”的地方。

    文帝的车驾在田垄旁停住,对群臣道:

    “孤记得,先帝在建安初对年幼的孤和众兄弟道,许昌约有六十万亩屯田,八千多屯田户,四万多人,到如今二十余年过去了,耕地翻了六倍有余,户数、人口翻了何止十倍!”

    司马懿这次却没有抢先开口,心下叹道,还不是陛下你从河北迁移了大量的军属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