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平平无奇诸葛诞 » 第54章 回乡

第54章 回乡

    两汉的刺史只是监察,官位并不高,秩六百石,俸禄相当于一个中等县令,他的职权只是每年八月巡行所部郡国,察问吏政,然后年底到京师奏事。

    所以两汉时,虽有州的建置,但不属政区单位,刺史也无固定治所。

    到了东汉灵帝时,朝廷为镇压黄巾起义,规定州牧,也就是原来的刺史,掌握一州的军事、行政、民政大权,地方上就变成了州、郡、县三级。

    诸葛诞三人一路东行,经过兖州,终于在七月三日,赶到了青州南部的琅琊边界。

    大牛此时正驾着车,他指着前面一处树林说道:

    “公子,就是在前面,我们在那里被几十乱兵围住的。”

    “哦,可有看见他们是从哪个方向来的?”

    “这倒是没有,我们经过这里时,他们便在林中冒了出来。”

    又一日,进了琅琊,也就是开阳城,大牛驾着车直奔家里驶去。

    县内倒是秩序井然,并不像被兵祸影响到的样子,门口的士卒还在用心的盘查着进城的百姓。

    诸葛诞暗道,琅琊还在朝廷的控制中,看来叛兵还是知道收敛的,并没有四处为祸乡里,这可能就是陛下今年放过他们,只是安抚的原因吧……

    大牛停下车后,跑去叫门。

    乓乓乓几下之后,一老仆开了门,见是大牛,又抬头看他身后刚刚下车来的诸葛诞,赶紧出门来大喜地说道:

    “公子回来啦”,他又扭头朝着门内喊道,“是公子回来了啊。”

    过了几息,门内又走出了三个老仆。

    “公子是听闻了家主的消息才赶回来的吗?家主现下无事了,还要人送来了消息,说他被截去了利城做事了,还说如果公子回来了,让我等告诉你,千万不要去寻他。”

    “啊?哦,父亲暂时无事便好,他徐州的乱兵怎么跑到青州抢劫了,真是怪事。”

    有个老仆说道:

    “公子有所不知啊,他们太守都是当地大族,青、徐互不统属,做坏事当然要远离故乡了。”

    诸葛诞点头赞许,“老伯还挺有见识的嘛!”

    那老仆见诸葛诞夸奖自己,便高兴了起来,又笑着说到:

    “俺老邢可是陪着老家主长大的,这些年见识的可多着哩!”

    不过他说到这,似乎又想起了在战乱中死去的老家主,笑容便暗淡下了两分。

    诸葛诞心想,感情这个邢老伯是祖父培养的心腹啊……

    诸葛诞又问道:

    “那家中七八十人都被劫走了么?”

    “家主只带走了三十青壮,妇女和年龄小的都被打发了回来。”

    诸葛诞点头,松了口气地说道:

    “他们还算是讲些道义,没有都抓去,我回头写上一封书信给父亲,你们派人帮我送去。”

    在家中住了一晚,第二日早晨他便决定要北上去拜访王凌和王基了,之所以不去徐州找吕虔刺史,是担心徐州现在太乱。

    唉,这一趟是必须去的,怎么也要去报备一下父亲是被胁迫才为他们做事的,省的明年青州迅速平定后,王刺史的兵南下徐州,不小心把父亲咔嚓了……

    因为临淄路程太远,又带着柳和大牛,去街市采买些路上用的东西。

    却是在一条繁华的街上正好远瞧见了那周处,他正从一辆马车上跳了下来。

    诸葛诞纳闷,这周处怎么会到琅琊来,该不会是我欺骗他那斧头是从琅琊买的,他便来琅琊了吧!可是他应该不知道这斧头是神兵利器啊,只是看到花纹独特便想购买?真是无语,和我有相同的癖好么……

    诸葛诞小声的对驾车的大牛道:

    “看见前面那辆马车了吗?就是棕马拉着的那辆,靠近些,找个好隐藏监视的地方停下。”

    “好的少爷。”

    柳坐在车里的另一边问道:

    “少爷可是发现了什么异常?”

    “我又见到那日在茶肆遇到的周处了,不知他来琅琊做甚,哈,不会是被我骗来买斧头的吧!”

    柳听诸葛诞这么说,便也探出头去观看,他刚伸出脑袋向那边张望,便小声急切的对诸葛诞说道:

    “少爷,你快来看,刚下来那汉子,像不像那晚我们没能擒下的那人?”

    诸葛诞从前面伸出头看了过去,说道:

    “果然,有七八分相像呢!不过这是闹市,我们不好直接出手,制造了混乱,再伤了百姓便不好了。他怎么和周处在一起,难道他们是一伙的?”

    却说那边的细眉深目汉子突然察觉到了远处有人在窥视自己,便迅速的进了店铺去寻找他师兄了。

    柳没有回答,过了两秒,诸葛诞拍着马车壁恍然地说道:

    “啊,他们就是一伙的,他们到底有什么阴谋!在大魏造修仙的谣,是想要吸引陛下的注意吗?可是这吃树皮也太容易被戳穿了!”

    诸葛诞又要大牛驾车盯住了他们,自己从车内拿出布帛作为押金和路边商贩借了马,奔县衙而去。

    到了县衙递了名刺,和县令见礼后,述说了荥阳剥树皮的事,诸葛诞说道:

    “我现在很怀疑他们与造谣的人有关联,还望县令派人捉拿他们。”

    县令一想,这诸葛诞是这城中大族子弟,官职比我还要多了尚书郎,我且信他一次……

    他便爽快地说道:

    “好,我即刻派县丞带着差役们前去拿人。”

    等到他们到了地方,发现大牛他俩还在盯着,县衙的人进那店铺后,却没发现诸葛诞描述的人,一问之下,才知道门口的马车也是那两人临时雇佣的,他们已经从后门逃离了众人的监视。

    诸葛诞感谢了一番县丞和差役们,又送上了些茶水钱后,就决定暂且不管这件事了,他还要去临淄呢。

    青州并没有太乱,赶了两天的路,三人到了临淄的刺史府门前,递上了名刺,不久便有一个侍者引着诸葛诞进入了府中,穿过一个院落,直接到了一个厅中,侍者让诸葛诞暂且等待,说刺史一会便会来相见。

    过了一会,厅外走来一个颇具威势的中年男子,他端端正正、面带风霜的脸上,还带着一丝儒雅,头发高束,锦袍绶带。

    王淩进得门来,便笑着爽朗的开口道:

    “你便是琅琊诸葛诞?好,好啊,英雄少年,前途可期啊!”

    他暗想,这诸葛家是琅琊大族,现下我治理青州,不知他找我何事……

    他又话锋一转,说道:

    “不过,你这荥阳县令为何会跑到我青州地界上来?”

    诸葛诞向王凌双手交叠的作了一揖,说道:

    “小子正是琅琊诸葛诞,此次前来拜见,是有件事要提前告知刺史大人。”

    “哦,所为何事?你且道来。”

    “家父前几日前往洛阳,刚出琅琊地界,便被乱兵劫去了利城,不得不为他们做事,我想请求刺史大人,等要平定乱兵的时候,请解救一下我父亲,免得他为乱兵所害。”

    诸葛诞审视着这个王凌暗想,这王允的侄子,后人有说吾宁为王凌死,不为贾充生;还有人说他不是大魏的忠臣,只是欲效仿司马懿而不得,哼,我就当是小人对王公的污蔑好了,未来的事不好说,至少现在大家都还快快乐乐的做着大魏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