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平平无奇诸葛诞 » 第52章 父亲遭截

第52章 父亲遭截

    日子匆匆而过,转眼间便来到了六月二十四日,这天傍晚诸葛诞在县衙的后院中拆开了夏侯玄的信,信上说,陛下不日即将东巡许昌,可能会路过荥阳,让诸葛诞早有个准备;还说了夏侯玄兄妹的一些事和马钧改进绫机的情况。

    到了第三日早晨,县衙也收到了公文,诸葛诞便要县丞黄兴积极准备大军所需粮草,这是能够抵粮税的,对县中影响不大,还免去了运到洛阳的辛苦。

    “此事断不可出任何差错,否则陛下震怒下来,尔等就要遭殃啦!”

    “诺!”黄兴躬身回道,他还是分的清轻重的,此事也关乎他自己身家性命,自然不会有半分马虎。

    只是他心下免不得怨怼两句,还说我等要遭殃,第一个遭殃的还不是县令大人你啊……

    到了午间,诸葛诞正在吃厨娘大婶为他做的炒菜时,却听见了大牛那由远及近的哭啼声。

    “公子!公子,大事不好啦,我们被截住了啊!”

    等他进来,看见诸葛诞坐于厅中,便哭的更厉害了,连话都没法继续说了。

    诸葛诞心里咯噔一下,脑子发蒙,你说话就不能不大喘气?说清楚再哭也不迟嘛……

    缓过来后,他责怪大牛道:

    “你莫要再哭了,到底发生何事了?啊?”

    大牛还在抹着眼泪,想要说话,却是一抽一抽地讷讷不能言,诸葛诞心里叹道,这个才十五岁的娃可能是真的吓坏了……

    这时厅中走进来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还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孩子,身后还跟着两个婢女打扮的女孩子,她们脚步踉跄,脸有倦容、面带哀色,看见诸葛诞后,好像找到了依靠,那妇人便也大哭了起来。

    “诞儿,诞儿,为娘可算看到你了,你父亲,你父亲他被乱兵抓走了!”

    小女孩也跑到了诸葛诞的身边,死死抱住诸葛诞的胳膊,哭泣道:

    “兄长!啊,兄长,嗯……”

    啥?我父亲被抓走了?这就是我母亲和小妹了……

    诸葛诞赶忙安慰道:

    “母亲莫急,母亲莫急,小妹也莫再哭了,父亲到底是如何被抓走的,在哪里被人抓去的?”

    诸葛诞上前扶着二人坐在席上,任由她们又哭了一会,等情绪稍复后,小妹还是紧紧抓着他的衣袖,母亲则缓缓开口道:

    “我们十七日出来后,第二日刚出了琅琊地界,便被一伙乱兵截住了,说是不能出琅琊地界,你父亲上前与他们理论,无果,你父亲便与我打眼色,然后我瞅准机会,就让大牛驾车带着我们娘俩儿和蛾儿、杏儿冲了出去,他们只有带队的有马,所以未来追击,可是你父亲他,你父亲他”,说道这她又哽咽了起来,眼泪又冒了出来,俄而她又忍了回去,继续说道,“他被扣下了,还有家中的童仆家奴七八十人,五车的货物也都陷在那里了。”

    “确定是父亲被扣下了么?也许过两日他们便来到了呢?”

    母亲一听诸葛诞如此说,便点了两下头,似乎是希望真如诸葛诞所说的那样,诸葛奉过两日自己便会来到了。

    小妹一听如此说,脸上也稍稍缓解了些忧色,连边上的两个站着的小婢似乎心情也放松了下来。

    诸葛诞叹气,轻拍几案道:

    “哎,也许是那臧霸的部将反叛了,虽然他已于去年入朝为官,又被陛下夺去了兵权!但是青州某些地方的军政一直被那些地方豪霸把持着,他们很是不安分,母亲可能不晓得地方上的事,父亲平日在家耕读也并不关心。”

    妇人心道,我家胆儿长大了,知道这些军国事了……

    她深呼吸了两口气,问道:

    “哦?诞儿知道他们是谁吗?”

    “具体儿也不清楚,就是臧霸的老部下们,他们应该是叛乱了!建安末,先帝去的时候,臧霸的手下和青州兵在洛阳曾发生过暴动。他们以为天下将乱,皆鸣鼓擅自离去。陛下即位后,任命曹休都督青、徐二州,便开始慢慢谋划消除他们这些隐患了,这些事我也是到了洛阳才慢慢打听知道的。”

    妇人复又叹道:

    “哎呀,可是你父亲可怎么办呀!”

    诸葛诞又安慰道:

    “母亲莫急,等两日陛下便会路经此地,我到时候央求陛下带我前去平叛,陛下带着大军一来,必然能直接震慑住青徐诸将的,到时候定然能救出父亲!”

    妇人一听陛下要来,心下更安定了,于是点了点头。

    诸葛诞又想到了三国志记载陛下要到九月才赦免青州、徐州,更换众多守将,便又着急了起来,说道:

    “不然我先想办法回琅琊打探一番吧!”

    “诞儿也会有危险吧,还是等陛下来了再去吧!”

    “孩儿觉得陛下不会立刻去青徐二州的,也许还要在许昌停留一个多月,我担心时间一长,父亲再有什么闪失就不好了。”

    “那你可有什么计划?”

    “儿想去寻青州刺史王凌和别驾王基帮忙!”

    “哦,他二人,娘也是有耳闻的!不错,可以寻他们帮助。听说王凌布政施教,赏善罚恶,甚有纲纪呢。”

    诸葛诞心下叹道,王淩太熟悉了,那可是和自己一同名垂青史的家伙,今年他已经五十二岁了吧……

    “嗯,他能在青州受到赞誉,也有王基的辅助。母亲也不必过多忧虑,陛下对此事早有谋划的,我这一年多打听来的消息,黄初元年大军南征到达津湖,三年东路军到广陵并循中渎水北归,这些行动都未让臧霸率兵参与,去年又夺了臧霸的兵权。之前陛下还颁布了“和民“之诏,这些都是瓦解青徐叛兵的准备,这次叛乱应该不需动兵便可平定的。”

    诸葛诞只是安慰着母亲,他知道今年陛下转上一圈,反叛的更厉害了,彻底解决要到明年利城反叛的时候了。

    但他只能先这样安慰着母亲。

    说话间,厨娘大婶端上来了一些菜肴,她说道:

    “主母一路辛苦,还未用膳吧,还是先吃点东西吧!”

    母亲见是陌生面孔,并不是原来家中刘大的媳妇,便看向了诸葛诞,见诸葛诞点头,她才点头说道:

    “嗯,好,辛苦你了!”

    算上大牛,五人稍微洗漱了下,便开始用起了餐,大牛是吃惯了炒菜的,另外四人却是第一次尝试,不免惊奇了起来。

    诸葛诞一番解释后,她们吃的更香了,这九天来,她们风餐露宿,丢了绝大部分带出来的财产,偶尔才能投到客店,吃的也不是很舒心,今日的饭食虽没有珍贵的食材,却胜在了口味独特,有荤腥、油水。

    饭后,诸葛诞安排母亲和小妹带着俩个婢女住进了第三进的院落,进入院落中时,母亲说,“要我说啊,我们便不去那洛阳了,人生地不熟的,干脆就在荥阳陪你好了,这院子也还可以的,娘亲有一年多未见你了,可是想死为娘了呀!”

    小妹也附和,“是呀兄长,这个衙门虽然没有家里那么宽敞,但是我也想在这里陪着你呢!”

    诸葛诞想了想,说道:

    “也许我很快就会调回洛阳了呢!”

    母亲又回道:

    “那便你回洛阳时,我们再一起跟去好了,反正琅琊暂时是不想回去了,兵荒马乱的,太吓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