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平平无奇诸葛诞 » 第41章 诸葛乔到成都

第41章 诸葛乔到成都

    不知不觉间,时间便来到了六月初,诸葛诞等人返回洛阳已有半个月了。

    早在四月底的时候,王昶在诸葛诞抽象的图纸下,制作了四五六次之后做出了曲辕犁,这犁一人一牛即可深耕,还容易转弯,较原来的二牛抬杠省了不少人力畜力,五月的时候,就在洛阳周边小范围的推广了起来,受到了百姓热烈欢迎,王昶来找诸葛诞发现不在家,便直接上了奏疏为诸葛诞请功。

    文帝见诸葛诞又立下了功劳,不仅五月初的时候给诸葛诞家里送去了口头和物质奖励,而且到了五月底,还召来吏部尚书卫臻,要在洛阳左近找个县让诸葛诞历练历练,二人商量后还是任命诸葛诞为荥阳令,原来的荥阳令则被提前调入朝中改任他职。

    虽然夏侯尚去荆州时未带上邓艾,但是邓艾因为马蹄铁的功绩和夏侯玄家里的运作,被尚书台任命为荥阳县丞,打发他一道陪着诸葛诞去上任了。

    诸葛诞今日上值得到了外派荥阳令的消息,喜忧参半。

    喜的是终于能在不得罪人的情况下,躲开浮华案的小团体了;忧的则是,自己还没采取过行动向夏侯徽那个小萝莉表白。

    夏侯玄家,会客厅中。

    夏侯玄、诸葛诞、邓艾和夏侯姐妹又在对弈。

    “恭喜公休了,这荥阳还是个大县呢!”

    “嗯,这次我到任,一定要在当地多为百姓做些实事,不去与人清谈了。”

    邓艾点头赞许。

    与妹妹下着斗兽棋的夏侯徽听诸葛诞与兄长聊这个,便扭过头观看他们。

    夏侯樱却是对众人的谈话不感兴趣,她小声的喊夏侯徽,“姐姐,该你走了!”

    夏侯玄讶异地看着诸葛诞,心道,往常大家聚在一起高谈阔论,公休可是不落人后的,如今不知为何他却要转了性子……

    夏侯玄疑惑地问道:

    “公休何以说要少些清谈,难道庄、易不好,辩论不妙,要学那只知做事的胥吏?”

    大魏的清谈始于孔融、祢衡等人,他们厌恶曹操挟天子,却无力反抗,只能通过怪诞的言行,来表达他们的不满。

    二十多下来,新的臣子对大汉没有了感情,但是谈玄的风气却是保留了下来,主要表现为大谈庄、易的哲学。

    夏侯玄这个有着无限未来的宗室少年,好学,自然也受清谈的影响,喜欢探究人生的真谛。他的转变要到高平陵之变后,那时的他会变成孔融那般的、不敢反抗又不甘心的愤世嫉俗。

    诸葛诞微笑着道:

    “非也,非也,我非道清谈义礼、探究人生本质不好,而是终于有机会治理一县之民,总是要做出点政绩来,不能学那些只会但坐啸的长官呀!”

    “嗯,那便好,我还以为你要转性了,下次你回来众人再聚会的时候,辩论可是少不了你的。”

    诸葛诞心里叹道,哎,我还是要劝一劝你,省的我走了,你继续和邓飏、何晏等人厮混,被曹睿大哥的一众小弟记在了小本本上……

    “近来我愈发觉得大家不舍昼夜的辩那些如‘世界万物生于有,还是生于无’的问题时有些疯狂;还有那‘人听音乐后,喜悲是源于音乐,还是源于本心的问题’也有些浪费光阴。不如练武来的实际些,他日被派往阵前厮杀时还可保住性命;或者像我这样,有机会替陛下治理一县之民时,多发展一下当地民生,我大魏就是产出不足,才导致商业凋敝,五铢不行,国用不敷呀!”

    夏侯玄似乎是没放在心上,说道:

    “哦?喜悲源于音乐还是本心,这个问题好呀,以前大家都没辩论过呢。嗯,那你就去做好一方父母官吧,有邓艾陪着你去,也方便你接管荥阳的权力。”

    此时趺坐盘腿观看二人对弈的邓艾点了点头。

    夏侯徽却是因为这番话引起了思考,她也是喜欢《庄子》、《周易》的,只是没有机会出门参加哥哥他们那样的辩论。

    她心想,此刻诸葛大兄似乎说服了兄长,又似乎没有说服,诸葛大兄也并未完全否定清谈,是要清谈、实务两不误么……

    又夹了一枚黑子镇在了诸葛诞刚拆底边的白棋上方,他埋怨的说道:

    “可惜我尚未加冠,父亲让我等两年再出去做事。荥阳距离洛阳不到两百里,快马加鞭一日便可到达,你二人要多回来看望我啊,我有机会也会去寻你们的!”

    二人点头答应。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却说那诸葛乔也终于在阴雨绵绵的六月二日傍晚抵达了成都。

    丞相府外,侍者开门问明身份后,便让兵丁接过马匹,直接引着诸葛乔进了府,到得诸葛亮的书房前,才轻声呼唤了下,“丞相,乔公子来了”。

    诸葛亮放下手中的笔,起身便出门来,看到和大哥有六七分相像的诸葛乔,他十分激动,心想,唉,上次相见还是赤壁之战时,那时仲慎才四岁,追着我喊二叔,现在想想,那时候他就是个敦厚的小子呢……

    “二叔!”诸葛乔向诸葛亮行了一礼。

    诸葛亮开心的声音都颤抖了起来,说道:

    “仲慎来啦,好,好啊!来,进来,入内说话!”

    诸葛亮便拉着他的衣袖,直接进了书房,连湿漉漉的鞋子都忘了让他换下。

    到得诸葛亮坐下才发现诸葛乔还憨厚的站着,“二叔,我需要换身衣服!”

    “嗯,二叔一高兴竟然忘了,阿福,你带乔儿去沐浴更衣,再准备下酒菜。”

    诸葛亮吩咐了门外的老仆,带着诸葛乔便先行离开了,诸葛亮便又高兴的继续书写还没完成的公文。

    半个时辰后,饭厅中,诸葛亮夫妇给赶了一个多月路的诸葛乔准备了丰盛的晚餐,他夫妇二人是吃过的,就这样坐在一旁,劝着诸葛乔多吃些,先不要着急说一路上的见闻。

    诸葛亮说着与兄长诸葛瑾的一些同年趣事,诸葛乔时不时的点头应和、会心微笑,有些是父亲也没有和他讲过的。

    等到诸葛乔用完了饭,便说道:“我在接到二叔的信后,转天父亲禀明了吴王,我便出来了。先去了琅琊寻找从爷爷一家。”

    诸葛亮认真听着从叔诸葛奉的消息,直到诸葛乔讲到了诸葛诞,他插话道:

    “不想从未蒙面的公休,已然在魏出仕,哎,也只能如此了。”

    “叔父,小从叔还给了我写了一些药方,说是神医华佗留下的未公开的医方。”

    说着,他便从包裹里取出了那张医方递与诸葛亮。

    诸葛亮内心赞叹,嗯,字迹倒是笔走龙蛇、力透纸背,想来这个从弟也是个饱学之士……

    他说道:“看来你这小从叔在学业上是下过一番苦功的,这药方起的名字倒是有趣!我着人去找一些患者试上一试。”

    诸葛乔点头,之后笑着说自己玩笑邀小从叔来蜀之事,诸葛亮笑了笑不以为然,说道:

    “他若是还未出仕,尚可邀他前来,虽说汉贼不两立,今若是拉他来,确是陷他于不义了。”

    “哎,可惜小从叔只能屈身事贼了!”

    诸葛乔又说了结识那虎痴之子和听闻何晏、邓飏等才俊的事,夫妇二人时不时笑笑,点评了几句。

    夫妇二人宠溺的听着诸葛乔絮絮叨叨的说着一路上的见闻,时间疏忽而过,月亮也爬过了枝头。

    洛阳那个扎着沙幔的会客厅中,此时已经点起了数盏青萤的灯火。

    众人专心对弈,那浸在清油中的柱状灯芯的燃烧声清晰可闻。

    又是一盘结束,诸葛诞故作淡然地说道:

    “你二人棋力,已经能达到我的八九分了,以后好好努力,争取胜过我!”

    夏侯玄点了点头,他对诸葛诞现在的棋艺是十分佩服的,他一直在进步,却是总被诸葛诞轻易的击败,后来他便释然了,有高手总指点自己下棋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他又想到两个好友即将远去,便提议道:

    “你们后日出发,明日不用上值,不若咱们去洛水边钓鱼吧?”

    邓艾说道:“善!

    诸葛诞也拍手赞同,他说道:“这个主意不错,不过,你家里有渔具么,我家可是没有的。”

    夏侯樱一听钓鱼,便也来了兴趣,放下手中的棋子,便起身跑到了夏侯玄的身边,拉着他的衣袖,说道:“兄长,我也要去钓鱼!”

    夏侯徽无奈,她也起身站在那里看着妹妹,哎,看来我也要跟着一起去钓鱼了,可怜的鱼儿们又要遭殃了……

    夏侯玄吩咐侍者现在就去把渔具取来,准备好后,明日上午便可以直接使用了。

    过了一会侍者握着六七根竹竿便进来了,诸葛诞三两步上前接了过来,细细观瞧。

    夏侯玄你家果然是大贵族呀,青铜的鱼钩啊,倒刺也和后世的一样,就是鱼线真是没法比呀,这是什么线?嗯,我小时候倒也用过竹竿钓鱼,不用花钱,还是挺好用的……

    他又摩挲着钓竿说道:“这钓杆不错,不知道以何为饵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