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平平无奇诸葛诞 » 第17章 曹丕家宴

第17章 曹丕家宴

    诸葛诞想要把图纸交给他处理,毕竟他专业呀,手底下肯定有不少能制作农具的能工巧匠,比诸葛诞自己去找人要方便的多。

    但是诸葛诞要先了解一下当朝的农业情况。

    王昶开口回忆:

    “杜恕曾言于陛下,冀州乃心腹之地,第一是‘户口最多’,第二是‘田多垦辟’,第三是‘桑枣之饶’。”

    小年轻不懂就就问,“此为何意呀?”

    “我于洛阳左近督促百姓,开荒垦田有三四年了,虽是卓有成效,可是百姓依旧终年劳苦,所余不多。”

    他又叹了口气。

    “哎,百姓果腹,不得不大量食用枣之类食物以替代粟米,小农之家,有五分之一的食物要来自“果瓜素食”,另有五分之一来自“糠秕六畜”,加起来约等于田亩收货的三分之二。”

    诸葛诞点头,确实如此,哪能光干饭呢,有点蔬菜不挺好,还能营养均衡……

    “田亩收货还要先扣除要交给朝廷的田租。我朝屯田制,佃兵持官牛者,官得六分,士得四分;自持私牛者,与官中分;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亦是什五。”

    诸葛诞点头道:

    “小民生活不易呀!”

    但是内心疯狂吐槽,好高的农业税呀,看来要想大魏富强还是得促进商业发展,收商税才行……

    他不知道情况的是。

    当朝实行屯田,独占屯田租,却不能对豪族所隐占得人户有所课取,财政来源非常的局促。所幸王朝的初始,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财政上的钱也会有点盈余,这时候是量入为出的,有多少钱才办多少事。

    等到了大魏末年,王族成员增多,国家需要用钱的项目也多,就进入到了量出为入的时期,需要多少税收,就增加多少税负到百姓身上。屯田租甚至提高到了“持官牛者,官得八分,士得二分;持私牛者,官得七分,士得三分”的程度,大量佃兵、佃客相率逃亡。豪强更有利于使手段隐藏人口,所以屯田制并不能长久的实行。

    商业税在当前也是一个泡影,国家人口稀少,产出也少,可交换的商品更少,已经倒退到了以物易物的阶段了。除非能提高生产率、产出更多商品。

    盐铁之税倒是还有一些,东汉曾经效仿西汉盐铁官营,却因为“吏多不良,动失其便”而放弃。到了当朝,盐铁实行专利制度,政府对其的控制则趋于松弛。

    “王大人,我有一农具图纸想要献与朝廷,只是一个构想,还需要您的帮助,将它变成实物。”

    “哦,是何农具呀?”

    诸葛诞拿出了早晨刚画的图纸,递给了他。

    王昶一边细细的观看,一边感叹道:

    “公休还懂农事吗?我便请上匠人试作一下这个农具,如果能成功,一定为你表功!”

    “那就多谢王大人了,这也有您的功劳!”

    王昶摇头,他不想占年轻人的功劳。

    “那倒不必了,我怎么能争功呢!”

    诸葛诞还要出城去太学上值,所以匆匆拜别了王昶,约定等做好了农具会通知他来观看。

    大魏黄初五年四月十日的清晨,黎明前的雾气渐渐消散,阳光升起来了,洛阳城中人们又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

    我们快进到日落之前的一个时辰。

    今日是陛下在九华台宴请夏侯尚一家的家宴。

    马车载着夏侯玄一家人上了铜驼街,然后从南门阊阖门进入了北宫皇城。

    这皇城开创了单一宫城制的先河,呈长方形,位于洛阳城北中部偏西的位置,甚是巍峨。

    如果你站在阊阖门往南沿着铜驼街望去,你会发现百步宽、三里多长的铜驼街尽头就是洛阳南城墙和宣阳门。

    天色尚早,家宴已经开始开始了

    九华台中,曹丕以及郭后居中,夏侯尚、夏侯玄居左,德阳公主,夏侯徽,夏侯樱居右。

    有文帝最喜欢的善于舞蹈的宫人陈尚衣带领众舞女在表演,更有丝竹相和,奏的是清商曲。

    曹丕端坐于案后,举觞微笑邀请众人。

    “昔年孤与伯仁一同长大,亲密无间,为了这不变的情谊,共饮此觞!”

    夏侯徽、夏侯樱自然是没有酒喝的,只能小口喝了蜜汁水。

    众人饮罢,曹丕便又夸奖道:

    “伯仁文武双全,此番智败孙盛、诸葛瑾,实是扬了大魏国威,孙权小儿,无耻背盟,合该此败!你再给孤讲讲,你是如何取胜的?”

    夏侯尚心里暗叹,要不是我一直在前线修缮城池备战,你曹丕连底裤都被人孙权骗去了。

    他惋惜的感叹道:

    “臣夜里用小船运着一万多步、骑,悄悄过河,攻打诸葛瑾军,同时还各处放火,烧毁贼船,水陆夹击而胜。惜江陵竟突发时疫,不然我等定然夺下江陵,就能与陛下在江陵饮酒了!”

    “这半年多来,孤每每看到你的奏表,孤就高兴啊,前脚他们烧了刘备,后脚便被你给你烧了,哈哈,伯仁莫急,孤有意今年再伐吴,到时咱们再去饮酒长江也不迟啊!有你为荆州牧,孤南向无忧啊。”

    德阳公主这时开口道:

    “陛下不能把他调回京城么?他已经两年多未归家了。”

    “妹子,伯仁是孤腹心爪牙,智略深敏,谋谟过人,除他,孤还能将荆州托与何人呀!哎!”

    夏侯尚帮腔道:

    “是啊,听陛下的吧,而且荆州多年战乱,四野荒芜,百姓大多居于江南,江北人烟稀少,这两年我在那边正在招来山民,效果还不错,也别中途而废了。”

    德阳公主内心汹涌,你夏侯尚该不是为了躲着我才这么说的把,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这时候夏侯玄、夏侯徽看了过来,他俩比较淡定,并未显出忧虑。

    德阳公主埋怨地说道:

    “我等与陛下骨肉至亲,自然要尽诚竭节,多替陛下分忧,你便去那荆州为牧吧。”

    陛下和郭皇后又开口安慰德阳公主这个妹子,还不断的夸三个孩子长的好,听话,将来一定都会成为大魏的栋梁。

    夏侯玄对于这个皇帝舅舅很是尊敬,连连表示谦虚。

    皇后又夸夏侯徽天生丽质,又问德阳公主,她是否已经许配了人家。

    夏侯徽羞赧,讷讷不言,已经又开始幻想自己未来会嫁与谁了。

    德阳公主表示孩子还小,等上一年再说。

    郭皇后又问,“玄儿可定下了亲事呀?”

    德阳公主道:

    “玄儿已经与愍侯李曼城家的幼女定了亲事。”

    曹丕慨叹,

    “唉,愍侯,国之爪牙也。合肥一战,仅以步卒八百人,破贼十万之众,自古用兵,未见如此。贼众至今仍气为之所夺。这亲事定的好啊!”

    这时候夏侯樱听见了合肥、十万这些事,就念起了哥哥姐姐他们闲谈时,诸葛大哥说的顺口溜,她便脱口而出:

    “生子当如孙仲谋,合肥十万送人头。”

    曹丕、郭后、夏侯尚、德阳公主,一时都没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夏侯玄赶紧解释,是朋友一起闲谈时,那琅琊诸葛诞这么说过,就被小妹记了下来。

    郭皇后莞尔,夸夏侯樱好学。

    皇帝则暗暗记下了诸葛诞的名字,这小子会拍马屁呀……

    皇后又问道:

    “愍侯家小女儿如何呀?”

    “愍侯贵尚儒雅,义忘私隙,好学问,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这样的君子,教出的女儿应该是极好的。”

    德阳公主回答道,夏侯尚只是如山微笑,未发一言。

    郭后内心吐槽德阳公主,这个小姑子就不能一次说清楚嘛,还要我一个个问题地问……

    于是郭后又详细问了何日成婚,是否已经纳采,何时纳的采,李家女儿闺名是什么,是否好看,身高几何,胖瘦如何等问题。

    德阳公主,嫂子你问题也太多了吧……

    当然她只敢内心吐槽,并不敢说出来。

    宴会结束,郭后还邀请德阳公主母女三人与她单独闲聊,留下了殿中的陛下和夏侯尚。

    事后,夏侯尚加官进爵,除了已经任命的荆州牧,又封他昌陵乡侯,此时的夏侯尚,如果按照十几年前的情况,便就成了一方诸侯了。

    夜色深沉,觥筹散去,早已经回府的一家人各怀心事,夏侯玄、夏侯徽又在他们常常一起读书下棋的会客室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