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在大秦当质子 » 第九章 人境之极

第九章 人境之极

    徐天佑的话虽没有说服力。

    但是却推动了蒙山,他原本就蠢蠢欲动,欲孤身前往阴山一带,只是事态严重确实不是他能够左右的,而且若是父亲仍然在世,说不定还会给他们添麻烦。

    “此去阴山,路途遥远。”

    “我怕天佑兄你的身体招架不住,如果要去也是我自己去,不敢让天佑兄涉险。”

    徐天佑佯装愤怒,沉声说道:

    “你这也太见外了,此前南郡遇敌,若非你兄弟二人搭救,如今我也不可能站在你面前,而且今日本就为加入蒙家军而来。”

    蒙山作揖道:“多谢。”

    “不过此次去阴山,只有你我二人,还需做好万全准备,定于后天午后出发,你看如何?”

    徐天佑点了点,回复道:

    “可以,那便后天午后出发。”

    虽然不知道蒙山要准备些什么,但是这个时间倒是可以,有两日时间可用来修习《归墟三旬》。

    回到蒙山给自己准备的房间后,徐天佑便开始着手准备《归墟三旬》的修习,《归墟三旬》之所以能够成为归墟境内最普遍且强盛的呼吸吐纳法。

    主要原因在于,《归墟三旬》与时间的关联最为紧密,一旬为十日,三旬为一月,时间因日月而生,故要参透《归墟三旬》,必然要参透时间法则。

    而所谓呼吸吐纳,其目的便是为境界突破而生,在大秦的仙法时代中,境界划分被分为天地玄黄人五境,但主要还是在于天地人三境。

    天地玄黄亦为天玄地黄。

    玄黄对应的便是天地。

    玄在色谱中显现为冷色调,是深蓝近于黑的颜色,肉眼可见的天并非玄色,而真正的天道则是真正意义上的玄色。

    黄在色谱中显现为暖色调,真实的华夏黄土便源于地黄,华夏的肤色源于地黄,甚至传说中的炎黄文明也源于地黄。

    归根结底,玄黄只是天地的表象,天地才是大道的本质,只有透过表象才能参悟本质,所以其实在这五境之中,天地人才是本质三境。

    所谓人道,便为人间道,凡体行路千万里,得圣灵恩典,立于厚土而望昊天;所谓地道,便为黄土道,地道生万物,以生养万物,故灵力厚重,有生生不息之迹象;所谓天道,便为天机道,善推规律及法则,令世间万物得始终,知因果。

    除此之外,在《归墟三旬》中有所记载,天地人三道之上,便为极道,只是极道只存在于传说之中,就算在归墟之中也不过寥寥几个伪极境。

    天地人三道皆有迹可循,可极道却无。

    与此同时,徐天佑心中也有所疑惑,若是归墟之中只有天地人三境,那么玄黄因何而来?并且在记载中,天地境也是极为难踏入的境界,为何大秦不过短短十余年,便有三人入地境,一人入天境。

    难道始皇帝天赋异禀?

    这断然是不可能的,毕竟始皇帝得恩惠于归墟,也必然是桎梏于归墟,那么便只有一个可能,如今存在的天地玄黄人五境,均是虚假的境界!

    徐天佑突然自语道:

    “天地玄黄人五境皆为虚假,但也不可能完全虚假,参悟的大道必然是相同,只是程度不同,人境之极才是真正的人境。”

    “人间之极,道之极为归墟,山之极为归墟道峰,海之极为北海之边际,道山海亦可成就山海道,以人之极入普世之人境,弃执念而入世。”

    “道可道,道不可道,以山海道入世,再以己身济山海,人之极便为天下之极,胸怀天下便可揽天下入怀!”

    许天佑端坐于蒲团之上,虽大门紧闭,却感凉风习习,晚春之生机勃勃,山海之辽阔,时间伟力之皓然,灵气如泉涌般入体。

    也就在这一瞬,天地现于徐天佑眼中。

    眩晕感也接踵而至,直到体内的灵气不再汹涌,山海消散在徐天佑眼中,这才使徐天佑得以安生,同时也进入了人境。

    虽为人境,却可见昊天与黄土。

    此为,人境之极。

    同时也证实了徐天佑之前的猜想,低级文明永远是高级的文明的玩物,大秦得恩惠于归墟,却受桎梏于归墟,大道尤其受限。

    归墟之意图,难以猜测。

    徐天佑此时看向昊天。

    屋檐云层,种种一切,仿若虚设。

    昊天也同时看向徐天佑。

    暴戾的银线盘旋于云端,天雷滚滚而落,这是昊天愤怒的表现,人道之极,就算归墟中也不曾出现。

    徐天佑,凭什么?

    天雷降下,直指咸阳。

    全然落在徐天佑身上,无处可躲。

    以凡体入人境,体内便有灵气蓬勃,这时候的灵气,并不是真正属于徐天佑的灵气,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稳固,才能留下体内能承受的上限。

    而此时徐天佑的灵气并未曾消减之势,许是因为天雷在此刻落下,打乱了灵气的走向,灵气便开始与昊天落下的天雷相抗衡。

    天雷顺着经脉游走,与灵气呈琴瑟和鸣之势,身体竟然慢慢适应了天雷的存在,徐天佑因此也没有受到太多来自天雷的苦难,相反是在慢慢消化天雷。

    非劫难,而是福音。

    或许昊天都没想到吧。

    蒙府众人皆被天雷所惊吓,纷纷逃离了蒙府,见徐天佑屋中天火蔓延,无人敢上去营救,但蒙山却做不到坐视不管。

    “少将军,天火难灭,莫要上前。”

    蒙恩呜呼道,紧紧拉住蒙山的腿。

    而蒙山劲大,又早已踏入黄境,并非仍为凡体的蒙恩能够牵制,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他毅然决然地冲进了徐天佑所在的房间。

    天火却未侵扰蒙山。

    只见房门之后的徐天佑,身躯有一层类似泡泡的存在,五光十色很是梦幻,将天火隔于泡泡之外。

    日后蒙山再回想起当时的景象,赞叹道:

    天佑兄真乃神人是也!

    蒙府的火在黄昏时分散尽,落日余晖洒在徐天佑身上,只见他端坐于蒲团之上,身上的梦幻仍未退散,但他也仍未苏醒。

    蒙山还在原地等待,但咸阳城却早已是满城风雨,都在传谣,蒙家军背叛大秦,倒戈匈奴,正在遭受天劫。

    天火烧的是徐天佑所处的房间,其它地方都是安然无恙,即使有人看出,却也不曾指出,毕竟人云亦云,蒙家军三代忠良也促就了蒙家现在的辉煌。

    咸阳城中妒忌他们的人,多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