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众生之先 » 第一卷 麒麟儿 第22章

第一卷 麒麟儿 第22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浓淡不同而已。

    海妹的故事和别人有一点点不同。因为她是妖,一只小小海妖。

    元古天下东边是一望无际的大海,称为东海。海女就来自东海之南的一个小岛,由于距离陆地较远,又不在航线之内,所以少有人知。

    小岛周边出产一种异种海蚌,所蕴珍珠为浓浓的金黄色,白天映照日光,温润柔和,夜晚可以像夜明珠一样自行发光,鹅黄喜人。这种稀世珍品人称金光珠,只于前人所著《天衍奇物录》中得见,书中对此物也只是略有提及,语焉不详。

    海妹就是这种蕴育金光珠的异种海蚌,只不过她大概是世上最后一只了。

    小岛上有片大大的海滩,夕阳西下的时候,海蚌们会随着落潮留在海滩,静静地等待月上中天,张开蚌壳,吞吐月之精华。第二天一早涨潮的时候,海蚌们再被浪花拥着回归到大海。年复一年,一代一代,平静快乐,直到有一天,渔夫出现。

    遇到海上狂风的渔夫,听天由命,任由小船飘荡,到了小岛之上。渔夫在海滩捡到了两只大海蚌,饥渴难耐的他吃掉了鲜美的蚌肉,还挖出了里面又圆又大的金光珠。渔夫知道这是宝物,回转陆上之后,将宝珠卖给了王侯。从未见过如此奇物的王侯问遍了周边的饱学之士,才得知这就是传说中的金光珠,是祥瑞。大喜之下,赐给渔夫金银美女,让他再去弄来更多的金光珠。

    一夜暴富的渔夫被奉为成功致富的楷模,激励了更多的人冲进了这片海滩。到处是人,从日到夜。人们见到贝壳就撬开,看看里面有没有金光珠。贝壳里有时什么都没有,有时只有一颗小小的珍珠。人们不管,小珍珠也是珍珠,不能盖大房子也能换小房子,不能三妻四妾,也能告别“快乐要靠自己双手”的生活。于是这片海滩上再也没有了活的海蚌。除了金光珠的海蚌,别的稍微新奇点的含珠蚌也被搜罗一空,回去让断文识字的人编个故事,也卖个高价,能骗多少傻子看命呗。

    人们在海滩上找不到异种海蚌,就豁出性命去海里寻找。小岛附近的礁石被搜了一遍又一遍,珊瑚被毁了一片又一片,直到什么新奇些的东西也找不到了,这些人才终于死了心,上了岸骂骂咧咧地离去。

    海妹那时候还小,还从没有到过海滩上,也从未见过人类。在海中见到一个个同类被人捞走,她吓得把自己小小的躯体硬塞进在一块珊瑚礁下面,哆哆嗦嗦中躲过了人类搜索。大劫虽然躲了过去,可她拼命钻进的礁石缝太细小了,跑不了,出不来。

    原本她会困死在礁石的缝隙中,可一头鲸鱼救了她,确切地说,是一头死掉的鲸鱼的尸体砸在了礁石上,礁石崩塌,才让她得以脱身。

    一鲸落,万物生,况且死掉的这头巨鲸已经快成了精。她就是因为离巨鲸的尸体如此之近,在机缘巧合之下,竟然获得了这头巨鲸之魄,而同在一块礁石下的一条小鱼儿得到了巨鲸之魂。

    海底无岁月,海妹终于由一只小蚌长大成了……蜃,又依靠本能吸取月之精华成了蜃妖。小鱼儿也长大了,成了精。由于魂魄都来自于那头巨鲸,海妹和小鱼儿天生亲近,海妹把小鱼儿当成自己的弟弟。

    小鱼儿吸取了巨鲸之魂,知道了很多很多事情。小鱼儿曾经跟海妹说过,巨鲸见过鲲呢,一种能飞上天,扶摇九万里的神鱼。小鱼儿还说,他也要取名“鲲”,也要飞,不是像飞鱼一样只能飞出几个巴掌远的距离,而是要像真正的鲲一样,扶摇直上九万里。

    海妹问他你一条小鱼儿,只能在海里游,怎么像鲲一样飞上天?

    小鱼儿说他已经想好了,他要上岸,找到世上最高的那座山,从山顶一跃而下就能乘风飞起了。

    海女说你简直是痴心妄想,你一跃而下,不是飞起来,是变成一条山底的死鱼。

    小鱼儿说,鲸鱼爷爷记忆里的鲲就是这样说的,能飞起来。

    海妹说他是他,你是你,你知道上岸会遇到人类吗?你知道人类有多狠毒吗?

    小鱼儿横楞着脖子,人也不过是天地万物之一,到头了也不过是另一种妖,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凭什么要怕他们?

    海妹抄起两块珊瑚石砸向小鱼儿,你太不叫我省心了,你知道姐姐把你带大多不容易吗?……你还敢跑?别让我抓住你,抓住了就拧掉你耳朵。

    第二天,海妹没见到小鱼儿。第三天,海妹还是没见到小鱼儿。

    这下海妹慌了,她知道小鱼儿一定是偷偷上岸了,到陆上去找最高的那座山了,这个宁可摔死也不想老老实实做一个鱼精的小倔种!

    海妹二话不说也上了岸,一路凭借着魂与魄的感应,不得已时就跟人类问路:你告诉我这世上最高的山在哪里?

    招来了一次又一次的白眼,一次又一次被称为“疯子”,海妹终于从东海一路向西,来到了尧城。

    山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不仅没有找到小鱼儿,糟糕的是,在尧城附近,海妹感应不到小鱼儿了。这个小倔种……不会出了什么事吧?海妹越想越怕,越来越担心。

    她自己的身体也已经出现了问题。长期在缺水的陆地上行走让她极不适应,虽然陆上也有河流湖泊,可在她眼里就是小河汊,水之精华少之又少,根本不够补充她的消耗。更关键的是,她受伤了。在一次冒险补充水之精华的时候,被一个高喊着擒妖除魔的道士伤到了,幸好道士的法力不太高,她才得以逃脱。这让她更加担心小鱼儿,也更痛恨人类。

    一路不敢再冒险,没有了水之精华、月之精华的补充,她觉得天地都是昏昏沉沉的,跌跌撞撞中她逃到了尧城。海妹无意间感应到了一股虽然很淡却很纯粹的水之精华,她寻到了荒废的胡宅,在后花园的小湖当中有一眼冷泉,这眼泉水居然与远处的一个地下大湖相通,所以水汽浓郁,精华纯粹。海妹大喜,她太需要这份补品了,在小城又没有看到那个喊着除妖降怪的狠毒道士,于是她就放下心来,躲进了胡宅后花园的小湖边。

    天下之水是相通的。远在天边的东海,近在眼前的小湖冷泉,都是相通的,不仅如此,天下水和天上月也是相通的,相互之间有种玄妙。这就是为什么朔望之日,涨落的潮汐会更大的缘故。

    汲取月之精华,吸纳水之精华,就是蜃妖最重要的修炼。

    人类的修行不易,妖精的修炼更不易。第一关就断绝了天下各类生物成妖的可能,“长命”,既是“增长”的“长”,也是“延长”的“长”。如果只能活二三十年,时光跑得比自己的命都快,那还成个屁的妖啊?所以首先要能活得长久,再长久些。找到天材地宝也罢,依靠奇特机缘也罢,反正得活着,有命才能修炼。在天材地宝周围,往往有极厉害的动物守着,就是这个道理。

    妖物修炼的第二关是最难的,也是最耗费时光的,“补全魂魄”。人是天地所钟,三魂七魄天生齐全,而其他生物就没有这么好命了,天生魂魄不全。魂魄不全自然智慧不高。智慧低下,又是那句话,那还成个屁的妖啊?所缺的魂魄动辄需要几百上千年才能补完整,这些增补的魂魄一般都寄托于妖物的内丹之中,通过吸收天地中的精华滋养内丹,再通过内丹滋养壮大新增的魂魄,中间不能出丝毫的差错。

    这也就是一个个修炼有成的妖物都是好几百上千岁的老怪物原因所在。海妹、小鱼儿姐弟俩机缘巧合,获取了巨鲸的魂魄,有些像少侠人在家中坐,突然获得了白眉老爷爷灌顶两甲子的功力一样,除了说他命好,简直就是命好。这道难关,居然就让海妹轻轻松松跨过去了。

    海妹卡在了第三关,“变形”,就是要从内到外变成人形。人之所以是天地所钟,万物之灵,除了魂魄齐全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体最适合修行,或者说人类祖先根据自身创造出了适合修行的功法。这点对于妖物来讲太难了。用现代观点来讲,生物是有隔离的,构造完全不同,精气流转路线完全不同,精气在体内胡乱转悠,那是会死的。成妖之艰难,还在于妖物没有完备的修炼功法,所谓刻在本能之中,天生就会的方法,只有寥寥可数的几种极为特殊的存在才拥有,而且基本上也只是依靠“吞噬”的本能,是修不出真正的“神通”的。其实人也是这样,普通的人,再聪明,再能吃,也就只是身体强壮的凡人,想当神仙,也是要有功法去一步步修炼才成。

    不同的妖精,成长的方式不同,需要修炼的功法自然不同。但所有的妖物都知道一点,如果没有本族的修炼功法,就用人族的功法。

    人族的修炼功法本是人类之祖女娲从万族中学习、借鉴而来,但它和万族之法相比,有个本质上的不同:万族之法是依靠本能的,被动的,不系统的,而人族的修炼是主动的、系统分明的。所以人类修行十来年,抵得上妖物修行数百上千年,这完全是碾压式的进步。

    于是妖物们通过各种办法,获得人类的修炼功法。有的卖身、有的偷盗、有的强抢,最不可思议的是还有一次“集体学习”。

    千年前,人类与魔族发生了一次惊天动地的大战。人族势弱,胜算很低,于是人族的顶尖儿大修士邀请妖族助拳,他提出两个交换条件,一个就是提供给妖族修炼的功法,二是如有大妖死伤,可以与人类一起封神,享受人间供奉。妖族听完第一个条件就嚷嚷着“跟谁俩呢?跟谁俩呢?咱们就是同一个人!”,根本没等听完第二个条件,就毫不犹豫地站在了人类一边,撸胳膊挽袖子,龇牙咧嘴地去跟魔族干架去了。

    那次人魔大战,被称为“封神之战”。助拳的妖族死伤极为惨重,无数大妖陨落。妖族悲催地发现,当人类煞有介事地公布了“封神榜”时,榜上面的妖族居然比人族多多了,而且还全是本领超卓、修炼有成的大妖。妖族这才察觉自己被人族算计了,貌似这次“封神大战”,妖族是最大的输家,虽然拿到手里一些修炼功法,可真正有修炼资质的妖呢,没剩下几个了!

    这次妖族的“集体学习”,还有一个严重后果,大妖们的陨落,让原本威力不弱的妖族功法、传承断代失传了。妖族再想修炼,不是自己依托本能瞎琢磨瞎炼,就只剩下修习人族的功法了。妖族的七寸被人族死死掐住了。

    从此妖族的根基被彻底打断,即使也有一些修炼有成的妖出现,整体上也是一代不如一代,甚至整个妖族也本能地开始畏惧人类。

    海妹还真的是命好,她并不缺修炼的功法。巨鲸曾经给一个人族大修士当过海里的坐骑,让人骑了好几个月,就为了这个骑鲸客赐给它一篇修炼功法。巨鲸一死,这篇功法就被海妹和小鱼儿获得了。

    海妹化为人形真正艰难的一点是,她极度憎恨和排斥人类。就算她对人体已经通晓,完全可以模拟人类的言谈举止,可她还有一道心理鸿沟要跨过呢。

    海妹的这道难关,用人类修士的话讲就是遇到了心魔。变成人形就是海妹的心魔。

    就在海妹和自己的心魔苦斗的时候,小鱼儿跑了,海妹只能从海里追到陆地,不仅要爬山越岭,更要在行人如织的城中行走。就算她再不情愿,也只能老老实实地以人类形象露面,总不能驾起一阵妖风,或者驾着潮头逆流而上吧?那样岂不是成了剑光八百里,朗吟过洞庭的修士们的下酒菜?

    当个妖精,容易吗?

    好不容易今天到了十五,海妹原本希望能多吸收些月之精华,尽快把伤治好,再去找那小倔种,赶紧回归东海,再也不到人间来了,可没想到黎旸和贾亭衣闯上门来。现在两个人已经溜到了最后一进院中,再穿过一个小小的走廊,就是后花园了。

    太阳已西下,太阳一落山,月兔就会从东升起。日月交替,那第一缕月之精华最是精粹。现在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海妹要尽快将两个无聊少年赶走。

    快刀斩乱麻,省得麻烦。

    胡宅最后一进的院落里,一只肥硕的狸花猫蹲在廊柱间的阴影里,将自己的身影完美地隐藏了起来,它一路跟随黎旸和贾亭衣直到这里,这时它的两只黄色的眼瞳散发出蒙蒙的光。舌头舔了舔前爪,无声无息地跃进了一扇破窗。

    黎旸和贾亭衣手提捉鬼神物,站在院落中。

    “你觉不觉得咱们被人盯着呢?”黎旸左瞧右看,疑神疑鬼。

    “觉得咧,有鬼。”

    “有鬼就好,不会白跑一趟。对了,你说咱们该怎么跟鬼聊?”

    “想不出怎么和它拉家常,得靠你咧。”贾亭衣马上表示自己才疏学浅。

    俩少年一边低声商量,一边往中间的主屋走去。

    “等等,我觉得这间房里有鬼。”黎旸刚要踏上进屋的台阶,忽然指着房门说道。

    浮雕云纹的房门,仅剩下半扇。西斜的阳光将高高的云纹雕花木门割裂成上光下暗两大块儿,斜射入房间里,依稀能看见角落里挂满了蛛网。

    没风没人的,半扇门吱吱呀呀地慢慢打开,就像有只无形的手在推着它。

    “一、三!”随着黎旸的一声高喝,他将拔掉木塞儿的黑狗血小陶罐扬手甩了出去,同时甩向木门的还有一包白灰,白灰在半空就洒出来了,随着荡出的黑狗血准确地砸到了那扇门的门框。

    破邪必用黑狗血。狗是六畜之首,天生是阴阳眼,能见到人眼看不到的阴性之物,狂吠驱赶,所以狗是至阳之物,专克邪魅,被人们用来看家护院。而黑狗又是狗中最聪明伶俐的,气血最旺,于是黑狗血就成了破邪必选。最好的黑狗血是从狗的后腿所取,功效最佳,有名医著书中提到,乌狗血热饮,解射罔毒,点眼,治伤寒热病发狂见鬼,辟诸邪魅。

    弄到这罐黑狗血,黎旸花的功夫最长,灌了满满一罐才罢休。估计现在铺子里那条小五黑狗还一瘸一拐“汪汪”着骂他呢。

    白石灰是贾亭衣甩出的,也是至阳之物,专迷鬼眼,让恶鬼现形。

    所有的事都很专业,包括黎旸的那声“一、三”的高喊。据黎旸说,这叫“不二法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杀伤力远高于道士们念念叨叨的驱鬼咒语。

    美中不足是没找到莫瞎子,让他画两张镇鬼的符箓,算是这次完美行动的瑕疵吧。

    随着黎旸和贾亭衣的默契配合,门内传来“嗷”的一声,一只肥硕得完全不像话的狸花猫从门后窜到了院子,一脸的狗血,半身的石灰。凶狠地瞪了两人一眼,跑了。

    “冲动了啊。”黎旸心疼地望着破碎的罐子和一地狗血。

    “明明是这个鬼很奸诈、很狡猾嘛。”贾亭衣可不愿意这场“斗鬼”之战自己的表现有任何瑕疵,不然今后的史书上怎么写?写自己和黎旸惊慌失措,出师不利?一上来就被鬼耍得团团转?不像话嘛。

    “咦,你闻到了吗?”黎旸抽了抽鼻子。

    “闻到了,一股糊味,还看见烟泥……就在你后面咧。”

    “啊……屁股着火了!”

    “哎呀,是咧,你屁股着火了……”

    “我是说……你的屁股也着火了!”

    “啊……我拍不着。”

    “我泼鸡血浇……”

    俩人将降鬼神物当作救火之物,贾亭衣的屁股上被撒上了鸡血,黎旸的后面被扬上了朱砂。夏日衣衫本来就少,这么一折腾,火苗灭了,可一片红彤彤中,若隐若现露出两人Q弹的屁股蛋儿,要多狼狈有多狼狈。

    但是他们眼里有光。

    真的有鬼!而且终于抓到鬼尾巴了!

    看着两个狼狈少年,海妹的嘴角微不可察地噙着一丝冷笑。她知道接下来两个人就会屁滚尿流大叫着冲出院子,冲出宅子,再也不敢回来,只会当别人问起时,才哆哆嗦嗦地说“有鬼啊,闹鬼啦”,样子会和那些流浪汉一模一样。

    可惜她跟人类接触的很少,不知道有些人天生是不一样的,所以她读不懂两个少年眼里的光,也听不懂他俩喊出的话。

    黎旸站在院中,双手做喇叭状,喊道:“别误会,我们是好人,抱着诚意和善意而来,是来帮助你们鬼的!”

    黎旸身后,贾亭衣朝四周作了个罗圈儿揖,诚恳至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