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网游竞技 » 带着三位大神称霸意甲 » 第四十六章 疯狂换人

第四十六章 疯狂换人

    在竞技体育中,率先领先的一方获得胜利的比率是多少呢?有项报告说,是45%左右,不到一半。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比赛都发生过逆转。这和很多人的认知可能有差别,大部分人都觉得越是先取得优势就越容易取胜。可数据证明,优势更可能成为一个负担,而落后则容易激发运动员的斗志。

    弗格森的进球让米兰取得了领先,而比赛才进行了57分钟,卡利亚里还有三十多分钟的时间来扳平比分,这三十多分钟注定不会平静。

    刘翰章想通过换人加强一下防守,可他知道不能这么做。球队态势不错,决没有主动调整的必要,更不能打击球员们的进攻热情。当务之急不是守,而是抓机会打进第二个球,巩固胜果。

    卡利亚里重新开球,佩德罗把球传给左路的南德斯,南德斯企图带球突破,却被弗格森和卡拉布里亚两人夹防了下来,卡拉布里亚把球传给身前的马丁内斯。马丁内斯带球突进了十米左右,佩莱格里尼已经吃过一次亏了,不敢再贸然上抢,只好谨慎地且防且退,始终保持着两米开外的距离。马丁内斯也不着急,球队已经领先了,他觉得现在应该缓一缓节奏。看看实在没有往前发展的机会,他一脚长传,把球转移到左路,本纳赛尔在中场接到了这个球,一路带球压向禁区。

    罗格正在防他,一直回退到禁区角上。他是中场球员,退到这个位置已经是极限了,再后面就是边后卫的防区。于是,他站住位置,如果本纳赛尔还敢带球向前,有了边后卫的帮助,他就有信心把这个球断下。

    可是本纳赛尔这球踢得气人,他既不往前带,也不立即出球,而是在罗格面前晃悠,球距罗格的双脚也就一米的距离。这下罗格的火气被勾了上来,心想,你本纳赛尔又不是个进攻球员,也敢在我面前玩控球,这还能不给你点颜色看看?

    于是,他看准机会出脚,想把球破坏掉。可是本纳赛尔脚下十分灵活,抢在他之前把球拨了出去。罗格这一脚没有踢到球,反而踢到了本纳赛尔,虽然力量不重,本纳赛尔却机警地倒地,裁判立刻吹停了比赛。

    球员们全都围了上来,罗格这才意识到闯了大祸。一般情况下,这球只算是个普通犯规,可这个球位置极其敏感,就在禁区角上,到底是不是在线内,谁也没有看清楚。如果在线内那就是一次点球。

    双方球员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裁判也没看清,赶紧让视频裁判确认一下。视频裁判给了一个明确的答复,罗格刚才站在禁区线内一点点,而出脚踢到本纳赛尔的部位刚好在线外,因此不是点球。

    米兰获得一个位置很好的前场定位球。于此同时,刘翰章进行了第一次换人,换下体力不支的博纳文图拉,换上恰尔汗奥卢。这是一次对位换人,并不是对战术进行调整。恰尔汗奥卢擅长定位球,他以为这时让他上场是让他主罚任意球。可皮尔洛已经做好了准备,他又向场边做着手势问道:“不是让我罚球吗?”

    刘翰章冲他做了个明确的手势,让他走开。

    特洛普说过,卡利亚里队的定位球防守喜欢把八名球员放到小禁区里,外线只放一个人。针对他们的防守,球队特意排练了一套定位球配合。

    按照部署,特奥和卡拉布里亚站在中线,马丁内斯站在禁区前,本纳赛尔站在大禁区里,其他球员全都在小禁区里准备争顶。皮尔洛没有起高球,而是低平球传向弧顶,本纳赛尔用身体阻挡若昂-佩德罗防出来,给马丁内斯制造足够的空间打远射。卡利亚里队一看这脚球出来就知道不好,赶紧往外封堵,可是距离最近的佩德罗却防不出来,被马丁内斯用左脚踢出一脚质量极高的远射,球不怎么转,直奔球门上角而去。只可惜角度稍微有些正,被奥尔森单手托出,飞出了底线。

    球迷们惋惜之余,也为球队送上了热烈掌声。这是米兰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定位球配合。

    马兰这时才终于做出了第一个换人调整,用摩尔多瓦中场约尼查换下了南德斯。此时卡利亚里已经在场面上失势十五分钟。约尼查是相当全面的一名中场,但速度不快,和奇加里尼有些类似,不如南德斯那么有特点。这个换人让刘翰章有些不理解,只能猜测是不是南德斯太累了,才被迫做了这次换人。

    其实马兰的意图在于加强前场紧逼,通过换上一个能拼抢的中场来带动球员的跑动,制造反击机会。而南德斯始终没有发挥出创造力,在场上的作用并不大。

    这个换人马上起到了作用,卡利亚里队的跑动明显加强了,约尼查配合着纳因格兰在中场开始了疯抢,罗格和奇加里尼也被带动起来,他们在中场又夺回了优势。米兰被迫回撤了防线。

    防守反击本来是刘翰章的初衷,但现在的情况有些不同。球员们都有了优势心理,对于对方的进攻有些提心吊胆,生怕一不小心就让领先化为乌有。在这种畏惧心理下,很难再保证防守的质量。

    刘翰章感到该换人了,他首先考虑的是把比格利亚派上去加强中场防守,可这样并不能化解场面上的被动,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吗?犹豫再三,他突然想起特洛普说过的话:要做让自己不舒服的事。目前他最不想干的就是再上个前锋,撤下个中场,可按照特洛普的理论,这就是最好的选择,但会不会太疯狂了?

    第68分钟,米兰做了第二个换人调整,莱奥上,弗格森下,球队变阵为从未打过的4-4-2。换人的号码一打出来,场上场下全都目瞪口呆,向站在指挥区的刘翰章望去,不明白这个调整是想干什么。

    马兰尤其惊讶,在自己球队刚刚打出攻势的时候,对方却撤下一个中场,上一个前锋,这是什么套路?之前刘翰章的战术都很完美,压得自己有些喘不过气,难道突然就出了昏招?

    解说员皮纳疑惑地问科斯塔库塔:“科指导,您觉得这个换人是什么意思?”

    “这个嘛,只能说刘翰章很有胆量,面对对方的进攻,不去强化自己的防守,反而要换上个前锋,似乎是想打对攻啊!如果真的对攻起来,双方都会有机会,显然对落后一方更有利。我觉得这个换人还是不太明智。”

    球员们也很不解。刘翰章在场边大声向他们喊道:“别缩在后面,把阵型压出去,抓住他们的漏洞狠狠地打!”

    莱奥上场后也和队友们说:“教练说我们这几分钟踢得太懦弱,让我们勇敢点,放开手进攻,就是输球也不能被对手吓死。”球员们明白了,他们这分钟确实有些紧张过度,再这样踢下去肯定要出错。而刘翰章让他们卸下了包袱,既然教练不要求他们守住胜果,那就当平局来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