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四合院:开心的何雨柱 » 466,换亲风波

466,换亲风波

    何雨柱从夏所长听到这个事实的时候,也是哭笑不得。

    冒老头玩了那么多手段,就是想换一个跟何雨柱认识的机会。

    也就是拿着家具厂东西外泄的事情,然后威胁何雨柱而已。

    威胁自然有,但冒老头也没有那么傻,会认为这点威胁就能换何雨柱把他全家送出去。

    所以冒老头是准备大代价的,至少半副身家,换算成黄白之物算的话,也就是冒老头准备十根大黄鱼的代价,换他们冒家在港岛的一个立足之地。

    何雨柱哭笑不得是正常的,早知道如此,何雨柱都想跟冒老头说,让他直接找上来,只要钱给够,没什么不能谈的。

    特么的,需要收买小牛同志搞那么多事么?

    但这个事到了现在这個地步,何雨柱也不能再去干那么跌份的事情。

    最后冒老头外加那个小牛同志都双双收获了免费饭劵一份。

    比较倒霉的是冒老头家属,本来还没注意到他家的。毕竟冒老头家自从解放后,就没什么正儿八经的工作。表面上看,也就是个落魄的遗老遗少而已。

    比较搞笑的是许大茂,前脚才因为明面上压了何雨柱一头,被李主任好好的表扬了一番。

    而小牛同志那里,还以为去锅炉房铲煤块就已经是很悲催的事了。

    但是老牛在事情出来以前,就被何雨柱停掉了推荐资格。而后面又有追问出事情真相的功劳,保护了何雨柱,没让大家饭碗砸了,责怪他的人不多。

    所以说,一个人想要成功,必然的是要做一些违背承诺的事情。

    反而怪的老牛小牛居多。

    何雨柱趁着这个机会,把以前他答应厂里老员工的那套可以推荐的规则,直接给停掉了。

    结果调查结果一出来,直接被李主任骂成了狗。

    小牛同志的妹妹,本来要嫁人了,结果也被人家退了婚。谁愿意跟这种人家搭亲的?

    一个是现在人差不多满了。

    但这回这个事一出来,冒老头家里再也没办法隐藏住,直接被很多街道厂里专门干这种事的小群体盯上了。

    那么何雨柱趁机停掉推荐制度,厂里那些老工人也怪不到何雨柱头上来。

    就像当年刘海中收拾街道上那些小商小贩一样,很是受了些苦,说是家破人亡也没什么过份的。

    这玩意,直接把许大茂搞得不会了。

    但摊上这个年头,直接送去了沙漠之地种树去了。

    一开始想着把家具厂组建起来的时候,可以给各种好处。

    但现在,以前玩的那套已经成了何雨柱管理厂子的阻碍。那么借机会把那些事停掉,也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反而是小牛同志,被骂的跟什么似的。

    再就是何雨柱也知道,要是照这样下去,说不定什么时候,他就管不了了。

    就像现在,何雨柱都差点因为这个事,被外面人给算计上了。

    但什么时候做?让谁背这个黑锅?却是可以选择的问题。

    却没想最后他还是没有逃过去所里的命运,他的事情不大,按价值来说也就几块钱的事。

    对于破坏人家婚事,何雨柱虽然不好意思,却没有什么歉意。

    这个年头,什么事都没有那种妇人之仁的说法。

    要么别人倒霉,要么自己倒霉。

    就连小牛同志的妹妹,怪的也是小牛同志,根本就没想起何雨柱在这个事里的问题。

    本来就是小牛同志贪心蒙蔽了心智嘛!

    自此,家具厂的事也算是稳定了下来。

    许大茂被李主任骂成狗,现在算是被放弃了,在家具厂混日子。

    而何雨柱自然还是继续他的咸鱼躺平生活。

    其他该发生的也发生了,该倒霉的也倒霉了。

    比如说闫埠贵家老三闫解旷以及老四闫解娣,都是直接去了革命老区放羊。

    而贾家的两个闺女,也必须要去乡下一个。

    这让秦淮茹又陷入了纠结。

    其实这几年的秦淮茹生活上面并没有什么困难,棒梗进去了,贾家的生活反而比以前容易的多。

    这个听上去很残酷的事,却是大部分子女多家庭的事实。

    也就是子女在父母眼里并不一定是幸福,反而说不定是拖累。

    要是棒梗在的话,娶媳妇,房子,什么东西都得秦淮茹去想办法。

    但这个年头,秦淮茹能有什么办法?

    易中海死了,别人又没搭上。贾家到目前为止也只有一个工位而已。

    一个工位,自然没有再分房子的可能。所以就算棒梗不进去,现在也就让贾家的生活更困难一些。祖孙三代,如果棒梗结了婚,那就得让秦淮茹跟贾张氏在外面搭临时床铺,而棒梗娶回媳妇后,还是拉起一张帘子。给他妈,给他奶奶进行声优表演。

    这是个残酷的事实,却是大部分大杂院住户的真实情况。

    祖孙三代住一起,总不能让小辈不结婚吧?但结婚后没房子住怎么办?

    只能住在一个屋檐下,拉起一张帘子,长辈当听不到,晚辈也只能将就,如此而已。

    现在的槐还未到年龄,小当却是到了。

    按理来说,秦淮茹应该是先替小当安排留在城里,等到槐成年的时候,再另外想办法。

    但这里面有个问题,也就是两个闺女的长相问题。

    槐长得更像秦淮茹,漂亮。

    而小当,就有点女生男相了。

    简单的说,就是不那么漂亮。

    别说秦淮茹对槐有偏心,就算贾张氏也是看着小当不顺眼。

    两个丫头的情况,婆媳俩都清楚怎么回事。

    就连秦淮茹现在也不敢确认,两个闺女,到底是易中海的,还是贾东旭的。

    但相对而言,槐长得像秦淮茹,这就让秦淮茹面对槐的时候,不用想起以前那些龌龊的事情。

    而小当,本来就是老二,又是闺女,关键还长得不像秦淮茹,还有以前的那些谣言,所以在家里面,就是个谁都不亲的局面。

    最最关键的还是秦淮茹的名声坏掉了,所以正儿八经的人家,没谁愿意跟贾家搭亲的。

    小当也这么大年纪了,也有着自己的想法。

    她也清楚自己面临的局面,甚至连街坊邻居谣传的那些事情她听过一些。

    说实话,这个姑娘心里跟明镜似的。

    所以小当想的

    这并不是小当没良心,只是因为她听到过她奶奶贾张氏跟秦淮茹聊天的内容。

    那还是街道办来贾家做工作让鼓励小当下乡的时候,这个是常例,基本上每家孩子到了年纪,街道办都会过来宣传一下。

    意思就是如果你家孩子到年纪了,如果有门路就赶紧找找门路。上班,顶岗,娶媳妇嫁人···

    要是没门路也赶紧找找关系,选一个好一点的地方。

    这算是国人的人情世故,贾家不是不懂。

    但贾张氏却在院子里闹了一通,哭了一场,意思就是街道办欺负贾家孤儿寡母。

    说实话,当时小当还感动了一番。

    在小当认为,她这个奶奶,虽然平时嘴里念叨着都是她哥棒梗,但真遇到事了,还是她亲奶奶。

    但晚上睡觉的时候,贾张氏以为她们姐妹睡了,就着这个事情跟秦淮茹聊了起来。

    贾张氏直接对着秦淮茹抱怨道:“淮茹,你改天去街道找人问问,看看棒梗能不能点钱减两年?趁现在小当也成年了,棒梗这个样子也难讲媳妇。你这个当娘的要想想办法,给棒梗换门亲,总不能真让贾家绝后。”

    秦淮茹闻言也叹息道:‘妈,你以为我没想过?我为了棒梗的事问过多少人了。人家说要是棒梗在里面表现的好一点,那还能想想办法。但咱家棒梗,唉。难办啊!’

    棒梗别的毛病改掉了,但就是这个手脚不干净的毛病,在里面却是始终改不掉。

    在里面也不可能偷别的,也就是吃的东西而已。

    其实在里面这些人,谁都是见到吃的就没命,偷的不止是棒梗一个。

    但谁让棒梗一开始就是背着个小偷伤人的名声进去的?

    再加上一开始进去的时候,棒梗也没有改他那个性子,见到别人家送好吃的进去,就忍不住手痒。

    如此两三回,这个名声也算被棒梗坐实了。

    其实,易中海吃生米的时候,棒梗陪了一夜,就基本上怂了。

    但在里面那个地方,怂还真不定什么好事,什么屎盆子都会往他头上扣。

    要不是那些管教知道棒梗年龄不大,想着给他个机会。

    别说减了,说不定还要加几年。

    至于那种成群结队欺负人的。

    在那个年头有,但说实话,真心不多。

    那个年头像棒梗这么大年纪犯事的都是什么人?

    反正把里面所有犯事的人排查一遍,父母双全的没有几家,大多数都是性格孤僻的孩子。

    就算有小团体,那些管教也不可能允许那种情况出现。

    所以棒梗的背锅,还真的只是意外。

    但这些事秦淮茹也不可能知道,她只是按照正常程序,找了几个能人打探了一下棒梗的情形。结果得到的答案真不是太好。

    婆媳俩没想到,这番话完全被小当听到了耳朵里。

    小当没别的办法,只能咬着被子默默的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