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重生:大明皇帝天团 » 第捌拾肆回:乔装打扮诱鞑子,釜底抽薪逼三桂(终)

第捌拾肆回:乔装打扮诱鞑子,釜底抽薪逼三桂(终)

    却说多尔衮率兵马向朱棣而来之时,朱棣也已领兵在八里堡之外驻守。

    是时,朱棣与诸将将三千营将士排列整齐,受了明军宝纛,各持利刃而待。

    而吴三桂便一脸郁闷的守在朱棣身旁。

    正当众人整戈待战之际,远方大漠之中,忽有万骑奔腾而来。

    朱棣听到马蹄声之时,便已皱紧了眉头,朱棣本以为满清鞑子不过是像流寇一样的对手,但听闻那马蹄声吵杂之中却不失整齐,便已打起了精神,这建奴恐怕不像他所想那般简单。

    朱棣身经百战,敌人兵力、阵势、士气如何,不消看见,便能知晓。

    而张辅等将此刻也是终于重视了起来,个个眉头紧皱,手上又握紧钢刀,心中想道:此次恐怕是一场血战。

    朱棣此刻收起小视之心,又向吴三桂说道:“待建奴到时,平西伯到阵前,与那多尔衮周旋,待多尔衮戒备之心稍缓,平西伯便立即打出信号,朕便率兵杀入敌阵!”

    吴三桂听到朱棣的这个部署,吓得面色惨白,要他单骑前去多尔衮阵前,一旦被发现端颐,恐怕还不等朱棣援兵杀来,自己就要被多尔衮生擒活捉了。

    吴三桂心中胆寒之下,口中喃喃说道:“陛下,末将身死无妨,就怕那多尔衮不信。”

    朱棣听得此言,恨恨的瞪了吴三桂一眼,刚刚出兵北伐之时,尽管明庭奏本之中把这满洲建奴都快吹上天了,但见识过李自成战力的朱棣还没有把这些人放在眼中,但此时远远望见那在天水交接之处呼啸而来的满洲建奴,饶是朱棣身经百战,也不免郑重。

    朱棣骂道:“平西伯不愿以身报国耳?”

    吴三桂听得此言,深知要是自己身陷重围,这位皇帝陛下是断然不可能来救自己的,于是连连摇头说道:“启禀陛下,非是末将不愿献身,只不过昔日多尔衮邀降末将之时,末将常以恶言待之,就怕他不信。”

    其实吴三桂这番言论纯属扯淡,昔日多尔衮邀降吴三桂时,吴三桂还在警惕之中,于是在祖大寿写信来时,吴三桂的回信便是“犹豫未决”四字。

    朱棣听到吴三桂这般回答,终于忍耐不住,当即破口大骂,道:“卿且勿忘了,汝父吴襄在京师之中动乱之事,若非朕念你等在边关守城有功,此时便已是灭族之难!今日朝廷用得你等,怎能推辞?”

    吴三桂暗道不好,还忘了自己老爹还有把柄在这里永乐皇帝手上。

    正当朱棣此言一出之后,那多尔衮便已率军来至明军百步之外。

    只见满清骑兵之中,皆是清一色的白旗白甲白盔,不仅有满洲金人,还有不少蒙古骑兵,如今就在百步之外略略打量。

    朱棣看到这些满洲建奴,几乎手中都拿着大弓,朱棣多年征战,早认出那弓约莫一石之力,这种力道的弓箭,可轻易破甲。

    而朱棣手下的三千营将士,也就是昔日的朵颜三卫,骑射之力也就差不多是这个水平,虽然三千营骑兵用的都是全世界各地寻来的良马,不知比满蒙二族骑兵用得蒙古大马好了多少,但明初明军的札甲主要承袭自蒙元,以铁甲为主,重量太大。

    (《武编》:“边军劳苦。各边军士役战身荷锁甲、战裙、遮臂等具共重四十五斤……通计八十八斤半。”)

    也就是说,如果两军相接,无论是对射还是相互砍杀,三千营将士都讨不了好,当然多尔衮手下的八旗骑兵也好不到哪里去。

    只能说明军较强,,但强得有限,但面前的八旗骑兵只不过是两白旗而已,一旦在这里把三千营将士拼了个干净,日后还如何和满洲建奴周璇?

    朱棣心中急迫之下,又听到那对面的建奴鞑子高声呼道:“前方军阵之内可是平西伯吴三桂?大清摄政王、睿亲王邀平西伯出阵相见!”

    对方这一喊,顿时将吴三桂之前说的自己得罪过多尔衮之言驳了個干干净净。

    吴三桂看着一脸愤怒的朱棣不好意思的笑了一声,这才说道:“陛下,末将愿前去与多尔衮周旋,但有一请,还望陛下成全。”

    朱棣听得此言,赶紧连连点头,口中说道:“卿乃我朝重臣,有何要事,朕皆可答应。”

    对于朱棣这个实用主义之人来说,现在就算吴三桂要当皇上,朱棣都能答应,但是一旦战事过后,朱棣却就不认了。

    吴三桂对于朱棣的信用自然是知道的,于是说道:“末将知晓臣父已有叛逆之事,现唯有一请,还望陛下恩准,那便是辽东战事完后,陛下要饶恕吾等父子。”

    朱棣听得此言,心中自是冷笑连连,暗道:朕自出生以来,不知做了多少承诺,要是不违心便罢了,但违心之事,朕还从来没有将许过的承诺施行过。

    朱棣虽然心中如此作想,但脸面上却是显得诚恳无比,当即说道:“爱卿之父所行之事,朕在京师之中便说了,爱护故主,想要保我大明江山,又何错之有?卿且放心,只消此事完毕,汝等父子二人,不失封侯之位。”

    吴三桂听得此言,虽是心中不信,但如今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也就只好硬着头皮说道:“多谢陛下,那末将便去了。”

    朱棣听到吴三桂答应下来,当即也是兴高采烈,赶紧说道:“爱卿万万放心,爱卿前去之后,若是打消了多尔衮疑虑,便向朕打来信号,朕便率兵缓步而来,待到五十步之时,便会发起猛攻!敌裘没有防备之下,定是大败亏输。”

    吴三桂对于朱棣的承诺保持意见,但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也就只好向朱棣略行一礼,然后孤身纵马来至军阵之外,向着远方的多尔衮高声呼道:“睿亲王,三桂在此!”

    多尔衮听得这个声音,又远远望去,见那人果然是吴三桂无疑,于是心中无比激动,当即高声呼道:“平西伯快快来本王身前,本王心仪将军已久,快些到来,吾等自可喝酒吃肉,岂不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