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从星槎开始的修仙之旅 » 第三十二章:事了拂衣去

第三十二章:事了拂衣去

    一场惊涛骇浪的风波,随着石堡城被攻下而戛然而止。战损两万余边军将士拿下吐蕃关隘,如果没有后续战略性的支撑,很难说这是一场胜利。可这场胜利,是送高高在上的圣上所需要的贺寿之礼,于是便很难衡量到底象征意义和实质意义哪个更大。可无形中,却有无数人的命运随之改变了。

    六皇子虽然急于返回鄯州都护府,但行撵还是在此停留了两天,以整理行装,州府也需收拾反贼刺杀王驾造成的一地狼藉。

    在这两天,红狐深受李嗣玄赏识,召见了数次后更是赐予随行伴驾的权利,接受封赏后俨然成为州府座上宾。算是所求皆得。

    驿馆外的凉亭处,楚离远眺着周围连绵起伏的山峦,绿意盎然。亭旁的植被繁茂,不同的树木间相互交错,提供了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视野。

    就在此时,红狐得知楚离预备离去的消息匆匆来见。

    “楚郎君可是要走?”红狐美眸娇俏的看着楚离,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精心打扮的模样风姿绰约,但她此时却显得有些神情恍惚。

    “是啊,此间事了,倒也没什么好逗留的了。”楚离微笑着回答。

    “你立此大功,就这样走了?出生入死的,你图个什么?”红狐咬着下嘴唇,不解的问询。

    “哈哈,什么都不图啊!这世间事若只是有所图谋才去做的话,那未免也太过无趣了些。”楚离笑语盈盈的回答。

    “你这一遭带我立下大功,如今我所求皆已实现。可有要我报答的,我都可以答应你的!”红狐咬着下嘴唇,满脸红晕,竟是罕有的带着淡淡的羞涩和腼腆。

    “好的,那我可记住了。”楚离飒然一笑,接着沉默不语。

    没有等到想要的回答,红狐有些失望,她神情渐渐淡漠下来:“我的名字是胡虹影,如果你想到了,随时都可以来找我。”

    接着迈着缓慢的步伐踟蹰着渐渐离去。

    楚离目光深沉似水,目送佳人远离。

    良久后,楚离沉声道:“封兄弟,出来吧!”

    封安平面色古怪的从墙角走出,迎上前来。

    楚离定了定神色,微笑着打趣:“方才两日未见,不想封兄弟竟然有了听墙角的习惯。”

    封安平愤愤然道:“唐突佳人啊!楚兄,你当真不知她此来是为何意?”

    楚离闻言一顿,接着哈哈大笑:“女人,只会影响我拔剑的速度!”

    “你这家伙……还真叫捉摸不透啊!”封安平眼角抽搐了几下。

    楚离没好气的道:“没事瞎琢磨我干嘛!好了,我们该回去了。”

    ……

    凉州府驿站。

    商队头领康永安恭敬的向着楚离行了一礼:“楚郎君,州府特允许我们提前过关。商队一切都已准备妥当,就等楚郎君发话了。”

    康永安久经世故,在此地停歇了数日,自然是四下多有打探,虽然不知具体详情,但楚离在此地受到多位大人物的垂青还是知道的,此时态度自是更加恭敬。

    楚离忙摆手示意:“康领队实在客气了,楚离随商队赶路多有叨扰,又得领队照顾,岂敢越俎代庖,我这边也都准备妥当了,领队且请自便。”

    康永安客套了一番,转身才向早已整装待发的商队下令:“启程!”

    下一站便是泾州

    泾州。枕陇山跨泾渭,拥崆峒望西岭,东出子午,南俯关中,西通河西,北控萧关,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大魏立朝之始,这里便是丝绸之路东段的交通枢纽。

    “紫塞流沙北,黄图灞水东。

    一朝辞俎豆,万里逐沙蓬。

    候月恒持满,寻源屡凿空。

    野昏边气合,烽迥戍烟通。

    膂力风尘倦,疆场岁月穷。

    河流控积石,山路远崆峒。

    壮志凌苍兕,精诚贯白虹。

    君恩如可报,龙剑有雌雄。”

    古道边上,黄成文用苍老的声音吟诵着这首诗,又缓缓说了起来。

    “小茶你看,那边就是诗中所云的崆峒山了,西接六盘山,东望八百里秦川,南依关山,北峙萧关,泾河与胭脂河南北环抱,交汇于望驾山前,如天设之门户,龙盘虎踞,形势险要……”

    小茶把手放在眼眶上,往天际张望了一会,奇道:“好大的山啊!崆峒山?好奇怪的名字呀?”

    黄成文道:“相传崆峒山为仙人广成子修炼得道之地,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据说也曾在这里修炼讲道,有“道家第一山“之称,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山名取自道家空空洞洞、清净自然之意。总之这地势你知道就好,刚才这首诗你记下来了吗?”

    小茶脆生生地应道:“记下来了,紫塞流沙北,黄图灞水东……”

    楚离无聊,便打马跟上闲聊:“黄夫子却是博学多才,竟然通晓多处典故。”

    黄成文讪讪一笑:“哪里当得起楚郎君夸赞,小老儿文不成武不就,只是多羡慕仙人之说,一辈子都用来搜寻这些仙家洞天福地的传闻,是以,对名山大川多有了解罢了,比不得郎君文武双全,前途广大。”

    等孙女背了诗,黄成文又说道:“传说轩辕黄帝于圆丘祭天之后,返回宫室,静坐冥想,思绪万千,顿生寻仙求道之意。听人讲广成子有道,遂四处寻访,得知他正在崆峒山上修炼,特地赶去拜望求教。广成子乐意而细致地为黄帝剖析“至道“,又讲述天人合一之道。黄帝在崆峒山深得广成子之道,勤加修炼,悟道日深,后乘龙升天而去。”

    楚离闻言心下一顿,急急问道:“那此处可称问道之处?”

    黄成文愣了一下:“崆峒山此处确实可称黄帝问道之处!楚郎君可有疑虑?”

    楚离神色恍然了一下,轻笑道:“未知此处可有关于白鹤的传闻?”

    黄成文捋了捋胡须,面带微笑说道:“仙人驾鹤,这自然是有的。”

    楚离哈哈一笑:“黄夫子可否详细说说!”

    黄成文正色说道:“这还是我从一位方士的手札中得闻,此处有个仙鹤洞,最富传奇色彩。相传洞里有玄鹤,本是广成子座前的仙童,因与龙宫玉女产生恋情,广成子一怒之下,将其变为鹤打人石洞。据石碑记载,玄鹤“顶红而羽白,惟两翼与胫则黑“,有点像丹顶鹤。据说数千年以来,玄鹤仅在洞外出现过三次。还有人说,玄鹤出洞,广成子就要回崆峒山收徒了。”

    说道此处,黄成文目露憧憬的神色,悠悠然道:“也不知要多大福分,才能得此仙缘!”

    楚离哈哈大笑:“问道之地,玄鹤归处!原来如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