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从星槎开始的修仙之旅 » 第十四章:将预远引

第十四章:将预远引

    无论雷霆雨露,该来的总是会来。正如县令汪泉担心的,也如魏芜所期待的。

    旬日后,总督府一纸公文发来。陇右道甘州府治下县令汪泉,着“失察”之责,激起民变,免去官职,斥其归总督府呈情;县丞魏芜,守城有功,暂代延湖县令之职,县尉陈仓守城有功,暂代县丞之职,余下众巡检有守城之功,皆有拔擢,暂且不表。

    大魏沿前朝旧制,在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即节制调度的军事长官,初设时为负责管理调度军需的支度使,同时兼管理屯田的营田使,主管军事、防御外敌,至本朝,又兼所在道监督州县之采访使,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于一道独揽大权。区区九品至流外的官职,本就是随意任免。

    值得一提的是,楚离得益于守城临危受命指挥之功,护卫官吏斩获之绩,县府请表上多有夸赞之词。功赏上资,赏武散官之格,也就是说,楚离这个平民有担任不如流武职散官的资格了。

    大魏开国至今,世家门阀垄断朝堂,寒门庶族渐渐上升无门。难得有靠武勋入仕的,楚离得此机会,也算是实现了阶级跨越。

    而其他守城的县卒义勇,也都各有钱绢赏赐。伤亡之人,都有抚恤。于是,一阵喜悦之情渐渐冲淡了前些时日压抑悲伤的氛围。

    这日,楚家小院内,一阵饮酒欢笑声传出。

    楚父于家中款待巡检赵元忠,一是提前恭贺赵巡检即将接任本县县尉职司,因守城之战中,赵巡检辅助守城,征调有方,表现优异,州府已定了提拔其为县尉的升职令。

    二则是感谢赵巡检征调义勇时安置楚离为县府亲卫的恩情了,此次得赵巡检照拂,自家子又得立功勋,楚父心情自是大好,不由多喝了两杯。

    “赵兄弟,感激之情,在此酒中,老哥就不多说了,往后但凡有事,尽管开口,满饮!”

    楚蒲此时已经喝的是满面通红,但好在话还达意,不曾失礼。

    “哈哈,老哥客气,你我相识多年,本就交好,此等小事,何须多说。”

    赵巡检也喝的开心了,楚离在旁侍候,苦笑连连,两方斟酒,忙碌不停。

    “贤侄此次立功不小,既有功赏散官,可打算谋个值司?”赵巡检看楚离斟完酒便笑问。

    “这些日子在家温书,倒是未曾多想。”楚离侧眼看着自家老爹,楚蒲只是微笑抚摸着胡须,似乎是全由着自家好大儿做主,不予多言。

    “恕当叔父的直言,我自是知道贤侄你才学出众,可这大魏朝上品无寒士,倒如今这科举取士也全被世家子所占据,以学进仕,某家看来希望渺茫啊,我等皆为庶族,能得武勋入仕,已是难得的机缘,不如先寻个值司,再有机遇,焉知不能,那个青云直上?”

    赵元忠放下竹筷,考虑了一番,轻笑着说道。

    这话却是交心之言。

    楚离先是淡然一笑,为楚父和赵巡检再次斟满杯中酒:“叔父、父亲,请用酒菜。我有一言,想说于长辈参谋。”

    楚父与赵巡检互相对视一眼,示意楚离开口。

    楚离语气坚定的道:“这煌煌大魏,江南海北,地阔天长。若困顿于一地,此生怕是遗憾了,我预外出游学,烦请叔父照顾于我父。”

    这话也并不偏薄,少年时作为学子出游,大多是为了求个大好前途。人云:学而优则仕。对于大多数学子来说,他们刻苦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出仕。而大魏朝科举科目内容非常繁琐,为了便于对学子进行大筛选,又将科举考试分为了两级进行,既乡试和省试。

    为了能够如期参加考试,很多学子早早就会出门,然后在去往参考的路上奔波。现如今,士子殷盛,每年省者,都不少于数千人。于是,为了能够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很多学子都会在考试前进行游学。在游学的过程中,一来可以增长自己的见识,学习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二来还可以扩展自己的人脉,以便在后期得到名人雅士的推荐。要知道,大魏取士并不是只看考试成绩,一定程度上还需要得到各界名人雅士的推荐。

    为此,参考的学子纷纷奔走于各路公卿的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书作,这就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而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

    但是,每年录取的进士也就二十余人。从这个概率来说,楚离此举可并不明智。

    楚父一惊,差点把酒杯摔落地上。这事他也是初次听闻,此前楚离并未言说。

    “赵贤弟,此事容愚兄和子再商讨一番,过后给你答复。”

    楚父面色不虞,他自然是不愿爱子远离。只是一是有外人在场,二是此为少年雄心壮志,不好苛责。

    “哈哈,好说,好说,”接着转动的手中酒杯,琢磨了片刻道:“楚老哥,莫怪我心急,上次兄弟我说的那件事情,老哥考虑的如何。”

    楚蒲嘿嘿大笑:“贤弟有此意,为兄高兴还来不及,只是最近诸事繁杂,过几日,寻个日子,为兄上门亲谈可否。”

    “哈哈,自无不可。”赵巡检满面红光大笑打量着楚离,似有深意的颔首。

    “来,喝酒喝酒……”

    日落月升,小院里恢复了宁静。

    “儿啊,儿大不由父,你打小主意就大,可此事能否听为父一回!”楚父借着酒意黯然说道:“为父给你寻了门亲事,正是你赵伯父的闺女,为父看过了,秀外慧中,的确是个好女子”楚蒲酒气发散,倚靠在床头。

    楚离大惊失色:“老爹,我还小吧,此事不急!”

    “小什么小,你今年已十五,虚岁十六了,先定了亲,过个一年半载便可成婚,等你成了婚,为父也有脸面对你九泉之下的母亲了。”提及亡妻,楚蒲有些伤感。

    “父亲……”楚离看着迷离预睡的老爹,不再言语纠缠,

    只是自己心里明白,早晚要离开,或许就在下一刻而已。此界成了家室,那不是误人误己吗。

    就在此时,他脑中传来无双的呼唤。

    向父亲告退来到院中,掏出玉简,轻唤一声。

    无双已静立在了桑树下,月光散落在她面容之上。

    “楚离,我们要离开了,星槎降临此界并非无缘无故,原来是指引星路的星轨罗盘遗落于此处。”

    无双轻轻蹙眉:“你当知星槎现在是残缺之体,诸多伟力皆不可用,而今许是有所感应,我为指引者,便有所得。寻着玉简感应,便能知晓大概方向,问题是星轨罗盘部件分离,且散落于各方。我们需要寻的此物归置于星槎,方可离开此界。”

    楚离飒然大笑:“那不是正好游历四方,增长功业,也正好离去,免了俗世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