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洪荒之开局加入西方教 » 第22章 气海仙台

第22章 气海仙台

    镇元子盘坐在地,一卷古朴的书被他托手中,此书呈土黄色,乃洪荒世界之大地胎膜所化,蕴含先天戌土之精,载万物,演大千奥妙。

    此时,镇元子借助地书演化了一先天大阵,名曰先天地元大阵。

    所谓地元,乃四柱中的地支。

    地支三合化五行,一阴一阳之谓道,三则化,生万物。

    阵法演化初以土行,接下来就按五行相生,转眼就五行俱全,而五行纠缠又生出无限变化。

    不过,此阵和先天五行大阵到底还是有区别的,核心以土行为主。

    红云伫立在先天地元大阵之外,阵中的镇元子目光紧盯着他。

    就见红云突然抬手,顿时,他周围的大片虚空坍塌。

    转眼,接近1万里的虚空坍塌了,下一刻,虚空化作大手。

    虚空大手笼罩了整个先天地元大阵。

    而镇元子催动阵法来阻挡虚空大手。

    可此阵并非在虚空之外。

    阵外有虚空,阵内亦有虚空。

    即便是混元圣人也无法脱离虚空,而是元神寄托天道虚空。

    在洪荒,天道虚空也可称为洪荒虚空。

    而洪荒虚空和混沌虚空一比甚至算不上沧海一粟,毕竟混沌虚空是无尽的。

    于是,虚空之力所化的大手可不容易阻挡。

    镇元子感知了下,接着就动用了少许法力。

    就法力波动来说,催动这先天地元大阵的和虚空大手蕴含的一样。

    显然,见红云动用了多少法力,镇元子也动用了同样多法力。

    接着,却见虚空大手轻易进入阵内,阵法的阻隔没起作用。

    不过,进入阵中之后,虚空大手就变小了很多,威力大降。

    一方面是红云在阵外操控虚空大手,另一方面是地书演化的这先天大阵了得,即使红云在阵中,虚空大手的威力也会消弱,区别是消弱多少的问题。

    “嘭!”

    威力大降的虚空大手重重拍在镇元子身上,却没能撼动镇元子的护体仙光。

    “先天地元大阵竟无法阻隔这神通,看来这神通比吾所想还要了得。”镇元子心中想着。

    虽初步领悟了这神通,但镇元子还是低估了。

    因为镇元子想增加对虚空手印的了解,也就用先天地元大阵来阻挡,而红云则是配合一下。

    “道兄可加大些法力。”镇元子的声音传去阵外红云耳中。

    红云心中却苦笑。

    镇元子口中这个加大些法力恐怕是几千个或几万个元会吧!

    问题红云目前的舍利法力并不强,身体是蕴含了庞大法力,但也要能操控。

    以红云现在9级后天灵魂,控制身体全部法力只会一个结果,身体法力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一艘巨舰能在大海中乘风破浪,一个小破船出海只会舟毁人亡。

    所以,红云再次施展出虚空大手也就笼罩1万里左右,无法更大了。

    阵中的镇元子却脑补了起来,他见红云仍然没施展大法力,也就在想红云或许以大法力催动虚空大手不易操控,又或者这神通还有什么弊端。

    镇元子是脑补的越来越多。

    不知不觉,红云已施展了几百次虚空手印,舍利法力早就消耗光了,但身体法力却很充足。

    每当红云施展1次虚空大手,他身体法力的消耗就转眼恢复了。

    某种程度来说,红云也算是法力无限了。

    毕竟他最大程度控制身体法力,用掉之后就转眼恢复,无穷无尽,

    这并非绝对的法力无限,但话说回来,混元圣人也并非绝对的法力无限。

    例如圣人要是一下子把自身法力用光,虽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恢复,但毕竟也需要点时间。

    另外,若无天道之力的加持,圣人法力用光之后则需要更长时间来恢复。

    就是开辟了洪荒世界的盘古氏也并非绝对的法力无限。

    洪荒目前存在的例如不死之身,法力无限,全知全能等,都并非绝对,只是相对的。

    在一次次施展虚空手印下,红云运用这神通也越来越熟练了。

    当红云又一次施展虚空手印,而当虚空大手进入先天地元大阵,异变陡生。

    大量的先天五行之气从阵中逸散而出,大部分都涌入了红云体内。

    这却是红云多次施展虚空手印,导致阵内虚空错乱,也导致阵外的大片虚空错乱,这才导致阵中大量先天五行之气逸散。

    一切发生的太快,红云反应过来时,庞大的先天五行之气就涌入他体内。

    红云心中就一惊。

    纵然他是八品混元体,一时间也无法消化这庞大的先天五行之气。

    福至心灵,心至慧生,红云连忙盘坐在地,就开始筑气海仙台了。

    凝聚了3个泥丸神轮,再筑气海仙台,这难度很大,并且十分凶险,以9级后天灵魂来几乎100%失败。

    红云本打算等灵魂升级到先天灵魂,再多凝聚几个神轮,然后尝试筑仙台。

    神轮和精气神相关,是道果的基础,凝聚神轮是筑道基。

    气海仙台也和精气神相关,亦是道果的基础,同样是筑道基。

    借助体内庞大的先天五行之气,红云心无旁骛地开始筑仙台。

    气海是下丹田,其中充斥着气。

    凡俗的气海充斥后天元气,经过修炼,经脉畅通,脱胎换骨,气海中所充斥的就转化为先天元气。

    红云的气海中则充斥着混元一气。

    注了混元体,下丹田也就充斥混元一气。

    混元体的太乙金仙也就可以称为混元一气太乙金仙,大罗金仙则可称为混元一气大罗金仙。

    当然,混元一气大罗金仙和混元大罗金仙不可同日而语,有着天壤云泥之别,前者只不过是注了混元体,后者却证了混元道果。

    如后世西游的孙悟空取经途中为混元一气上方太乙金仙,上方也就相当于天庭的‘尚方’,戴罪之身,混元一气则是说孙悟空注了混元体。

    随着时间的流逝,红云体内的先天五行之气快速消耗着,而他气海中则有了个五色仙台,仙台四四方方,有五行纹路。

    先是凝聚出一品仙台,接着,又把仙台升级到二品。

    却也是这次涌入红云体内的先天五行之气太庞大。

    内视着气海中的仙台,红云面露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