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就登基 » 第三十章 廷推

第三十章 廷推

    如今的情况看起来是朱厚熜这边占了上风,其实也不然,至少短时间内不是这样。

    看起来朱厚熜这边两人一个人拿了吏部尚书,虽然只是暂代。

    一个人拿了兵部尚书,总揽陕西三边的军务。

    但是内阁现在因为杨一清和毛纪的退出。

    只剩下了杨廷和还有毛澄两个人。

    所以二人心中想的内阁是他们的天下也是说得过去。

    不过现在朱厚熜并不打算塞人进去了。

    要是现在将袁宗皋塞进去其实勉强也可以,不过没有什么必要。

    既然自己这边这次得了好处,内阁这边也就暂时让给杨廷和他们。

    如果又将兵部尚书的位置拿下了,又想将袁宗皋送进内阁。

    他现在还担待不起杨廷和的反应。

    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

    维持这种愉快的场景对于朱厚熜来说也算是挺好的。

    朝廷的势力现在主要是杨廷和为首的内阁,张永为首的司礼监,还有杨一清为首的保皇派。

    这三个里面,张永最为谨慎,张永的司礼监背后站的是张太后,但是还将自己最信任的干儿子吕芳派到朱厚熜身边,作为后手。

    和文官们不同的是,太监是无根之人,不管是生理还是背景来说。

    他们唯一能依靠的也只有宫里,而文官们只要不做错太大的事情,最后大不了就是辞官回乡。

    太监们可就不是这样了。权力的变换往往随着的是看不见的腥风血雨。

    张永正在思考着后面对朱厚熜的态度。

    今天朝堂之上朱厚熜和杨一清这一手让他知道了他离退休的日子应该也不远了。

    不过后手也都布置好了,也希望吕芳不会辜负他!

    一朝天子一朝臣。

    他清楚的知道如果不是因为朱厚熜继承皇位的特殊性的话,自己这个掌印早就不能做了。

    他也更加的清楚,现在不是正德皇帝重病,杨廷和得请示太后才能做事的那段特殊时期了。

    所以自己司礼监掌印这个位置已经变得岌岌可危了。

    张永看出来朱厚熜这边并没有一个能掌印的太监。

    确实也是这样,朱厚熜的底子太薄,也就黄锦能够信任并且勉强一用。

    但是想担任掌印太监,即使朱厚熜能让他当上,他也没有那个能力做。

    所以他送去了吕芳,也就代表着让吕芳成为司礼监的下一任掌印,也算是能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司礼监不只是张永,刘洪也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刘洪自然也是明白张永将吕芳推到朱厚熜那边所意味着什么。

    他也明白吕芳要是掌了印,自己估计就永无出头之日了。

    所以之前他接触了和内阁一派,想要从中寻求机会。

    当他今天得知了杨一清加入了保皇派,而且还拿下了兵部尚书的时候,刘洪又开始摇摆了。

    万事万物都是变化的。

    第二日朝会。

    昨天的朝会朱厚熜和杨一清打了众人一个措手不及,而今天也该杨廷和还回来了。

    朱厚熜昨天是合理合法,而今天杨廷和也是。

    朝堂之上,杨廷和站了出来:

    “臣有事启奏!”

    不知道是由于昨天的事情干得过于漂亮,还是今天的虽偶有轻风细雨,但总归晴天朗。朱厚熜的心情是很明显不错的。

    微微一笑,朱厚熜看着杨廷和说到:

    “阁老请说!”

    杨廷和将手拱了拱,手里面的玉圭当然没有写任何的东西。

    十二岁就考上举人的神童,即使现在年老体衰记忆力有些衰退,也不是常人能比的。

    杨廷和开口说到:

    “如今内阁空乏,臣与毛阁老二人却是难以为继,请陛下选拔大臣入阁!”

    朝廷之中的一些人的心思也就动了起来,连朱厚熜都迟疑了两秒,他想着要不要让袁宗皋趁此机会入阁。

    随即又否定了心中的想法。杨廷和这个摆明了是阳谋,自己可不能踏进去。

    这个时期的内阁人员并不是单凭皇帝的个人喜好,而是需要廷推。皇帝直接选取叫做特简。

    在弘治8年的时候,因为内阁缺员,孝宗皇帝下令仿照廷推其他大臣的方式来廷推阁臣。于是吏部会同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和科道官推举了6名大臣,最终皇帝选中了李东阳和谢迁二人入阁。

    所以廷推之后就成了惯例。

    由于廷推是由吏部会同九卿、科道共同推举,推举出的往往是一些威望素著的大臣。

    所以,官员们都十分看重廷推,认为只有经过廷推得到的职务才是合理合法的,而特简可能其中有弊,由中旨任命或由内阁推用都会导致很多的议论。

    往往特简的官员会不去上任,很多人以不由吏部而得到职务感到耻辱。

    自阁臣由廷推选任之后,渐渐形成故事。

    以特简入阁也就逐渐为士大夫们所薄,由大臣私底下推荐或者太监援引入阁,更为舆论所不容,接受特简的大臣,基本都会遭受朝臣的鄙视,鲜能久安于位。

    (说一句插话,作者查到的有些信息表示,杨廷和是靠贿赂刘瑾才入内阁的,当然没有史料确定。)

    而现在杨廷和看起来是让朱厚熜直接任命人入阁,实际上是以退为进。

    即使现在朱厚熜任命了袁宗皋,大臣们也没有异议,估计袁宗皋还是不会去上任。

    毕竟老袁还是挺要面子的。

    当然,按照历史的情况来看,嘉靖一朝的特简是非常多的,以张璁为始。

    张璁脸皮厚没关系。

    而现在大家自然都是要脸的。

    所以朱厚熜环顾了殿下,看到有些人用希翼的眼光看着自己。就差在那里说:

    “选我!选我!”

    朱厚熜想了想,随即否决了刚刚的想法:

    “可能不一定要脸吧!”

    然后朱厚熜收回眼神,从新看到杨廷和,说到:

    “阁老此话差矣,按照惯例,理应廷推!”

    杨廷和本以为朱厚熜应该会下一点文章,他开始本来也是试探。

    他觉得如果刚开始他跟朱厚熜说按照惯例应该廷推,那么朱厚熜应该又可能拿他那些“歪理”来反驳他。

    只能说杨廷和被朱厚熜怼的有些怕了。

    而朱厚熜说要廷推也是正符合杨廷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