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就登基 » 第十七章 黄河水患!

第十七章 黄河水患!

    六月份的天气正是炎热,但是却也拦不住众人送别吕芳的心情。

    谁都知道吕芳这次去江南监管织造是得到皇帝的信任。

    而吕芳的干爹张永自然也是兴奋不已,但是对于吕芳这个得力助手的离去又有些患得患失。

    张永给吕芳叮嘱到:

    “到了之后给干爹回一封信!”

    “还有别忘了你是宫里的人,出去支楞一点,不要让人看不起!”

    “做事这些多想一点皇上!你的根在宫里面!”

    这自然是张永用他这大半辈子的经验,在教育他这个干儿子,也是在帮吕芳铺路。

    纵使吕芳是一个非常冷静的人,此时也是有些忍不住:

    “干爹对儿子的好!儿子就是万死也难报答!”

    吕方终究是离去了,现在看来,好像他远离了皇权中心,但是却是得到了皇帝的信任。不知道是利是弊。

    不过他很快就会庆幸他已经到了江南。

    京城外的柳絮飞舞,好像也是代表着对吕芳的送别和留恋。

    与此同时,刘洪也顺利登上了司礼监第一秉笔的位置,但是他依旧是不满,因为他知道这个位置是吕芳不要才轮到他的。

    刘洪应承着别人的恭喜,但是自己的眼中却是闪过了一丝怨毒,心中更是愤愤不平。

    张永虽说其实稍微意识到了刘洪的问题,但是毕竟跟了自己这么多年,也不可能有二心。

    自己现在也是这个年纪这个地位了,谁又能对自己怎么样呢?

    张永自然是不知道,他的放任和下意识的忽略,回对不久之后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

    。。。。。

    朝局如同水面一样,虽然现在看起来非常的平静,但是没人知道,什么时候会吹起来一阵风,给平静的水面带来涟漪!

    刚中了进士不就的张璁却是感到非常的苦恼,因为这个进士和他想象的有着非常大的区别。

    蹉跎了这么多年,七次不中一朝中了进士自然是非常高兴。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好事情。

    但是现在他才发现,中了进士好像还不如自己以前在温州罗峰学院聚徒讲学的时候。

    当然,这也很正常,马某人也说他自己最快乐的是当英语教师每个月挣91块钱的时候。

    所以这种话听听就得了。

    张璁如此失望的原因还要从科举名次说起。

    虽然他侥幸的考上了进士,但是却还只是一个二甲,处于这个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

    毕竟如果是前三的话也就能进翰林院了,翰林院这个地方当然是非常有盼头的,甚至能够有接近皇帝的机会!。

    而如果在三甲也是下放地方,可以做一些实事,为黎民百姓多做一点事情,对于张璁这个读了几十年圣贤书的人来说还是非常受用的。

    坏就坏在了张璁是一个二甲进士,简直就是低不成高不就。

    而张璁现在被派到了礼部作为一个观政进士,其实也就是这群进士的实习期。

    高不成低不就,尤其是明代中期以降一个萝卜一个坑,论资排辈,新科进士都想千方百计留在京师,所以有时候一等就是好几年。

    眼见三个月的实习期越来越近了,张璁现在也是感觉到了一丝慌乱。

    谁想要去服务黎民百姓那是假的,因为大家都知道当京官也就意味着机会。

    现在的张璁其实是其他没有进翰林院的进士的缩影!

    按照一般的论资历排辈,等到他们这群人估计还得几年,因为前面还有人排着的呢!

    前科的那些人不应该比他们这群小白更加适合进入京城?

    而看到了京城的繁华,也不愿意回到自己哪个穷苦的地方去了!

    张璁暗自里琢磨着自己该怎么样才能留在京城,留在这个机会更多的地方。

    他也万万没有想到,他这一琢磨,竟然让整个朝局发生了巨大的动荡!

    礼部是张璁所待的地方,具体原因自然也是由着他科举的时候的发挥。

    张璁在温州讲学的时候就对《三礼》(《周礼》、《仪礼》、《礼记》)造诣颇深。

    而如今自然是得从他自己擅长的地方做些动作了!

    在对于“礼”的把握之下,他觉得自己不逊于任何人。

    张璁翻阅着礼部的实际和条例,想找出自己表现的机会。

    张璁这边还在冥思苦想,但是远在江苏的兴化和泰州却是传来了不好的消息。

    和北方的夏季较为干燥不同,处于江苏的兴化和泰州乃是季风性湿润气候,现在的夏天却是给了它降下暴雨的机会。

    暴雨让黄河水开始泛滥,而排涝的设施不利。

    在上面的高家堰决堤,大量的洪水涌入里下河地区。

    朝局之中商议得最多的还是修河堤,然后就是开始解救灾民。

    想要完成这两样措施,就需要一个东西,那就是银子!

    但是遗憾的就是,朝廷现在缺的也就是银子了。

    前文已经说了,因为前年和宁王打仗耗费了不少军资,而更为重要的是,江南的经济遭到破坏,这个税收重地不仅没收上来钱,朝廷还有给它补贴。

    但是要知道现在距离宁王之乱已经过去两年了。

    这也是朱厚熜为什么要派遣吕芳去江南的原因。

    要不是杨廷和总揽朝政的期间,将江彬等一些官员抄家,估计现在国库一根毛都没有。

    国库说没钱也没有钱,说有钱又有钱。

    有钱是因为真的有钱,没钱是因为那些钱早就已经预算好了。比如就是发在北方的军资,还有就是官员们的俸禄了。

    现在到了这种程度了,河堤也是要修的,人也是要救的,不然泥腿子们活不下去了,真的有可能造反。

    大臣们的想法朱厚熜自然是门清,但是他却是不敢趟这一次的浑水。

    只能说水实在是太深,他把握不住!

    观政进士:对录为进士而未直接任官者的称呼。明洪武十八年(1385)始定,给以禄米,于诸司观政,使其谙练政体,然后擢任之。除入翰林院称庶吉士外,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诸署仍称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