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龙图外传 » 第十五回 再来一碗

第十五回 再来一碗

    场中众人群情激昂,有的亲人被那五人杀了,眼下见五人动弹不得,大着胆子用锄头扁担往五人身上招呼,有人拾起地上的长剑,直接插入其身体,风雅先生喝止时,只有绝命书生尚余一口气。

    回到家里,柴豫满脸欣慰又满脸疑虑,为何渊儿突然之间就成为世间少有的绝世高手?

    继宗早已忍不住拉着九渊问道:“哥哥,你怎么那么厉害,刚才你那功夫简直太俊了,你赶紧教教我,到时候我也出出风头该多好呢!”

    “去去去,要学也不急这一时,渊儿,你这功夫跟谁学的?”柴豫问道。

    “爹、娘,我说了你们可别打我骂我,现在想来,我不该隐瞒你们这么久的,要是让你们一起练或者让谷中人都练,也不至于像今晚一般任人宰割。”

    柴豫笑道:“怎么会打你骂你呢,欢喜还来不及,再说,学武岂是人人都能学成绝世高手的,那得看天赋、悟性和努力,快说快说,爹娘都不怪你!”

    于是,九渊将如何获得青冥秘籍,如何在修炼中走火入魔,如何遇见酒肉僧及跟酒肉僧学武等经过说了一遍,直听得柴豫清韵夫妻俩又惊又喜,继宗拍着手跳起来直呼:“我也要学青冥剑法我也要找酒肉僧爷爷学武。”

    柴豫拉过继宗道:“学武岂是这般容易的事,讲究机缘、天赋,你看我不也有空相神功秘籍吗?可我一直忙于琐事也不曾修习,没想到渊儿同时修成几门绝世武功,通哥泉下有知,必又得大笑几声,喝他几碗烈酒了。”

    说道这里,眼里早已泪光莹莹。随着年龄增长又经历种种巨变,心潮澎湃。九渊自小多灾多难,出生未满月就惨遭灭门,而后跟自己隐姓埋名,多少次险遭暗算,多少次险些丧命于敌人刀剑之下,如今见九渊身怀绝技终于长大成人,终于再也不用为他担惊受怕,一时间忍不住百感交集。清韵也早已泪流满面,是啊,原以为今晚将死于歹人之手,没想到渊儿于危难中救众人于水火。

    九渊从怀里掏出《青冥经》,双手递给柴豫:“爹爹,你跟弟弟都好好修练,孩儿明天去给酒肉僧爷爷告别后就去找赵贼及鬼魅快刀王彦升报仇,我不在你们身边,你们要好好保重自己。”

    养儿育女就这样,他小的时候盼他快快长大,长大后他们却会为了自己的使命而远走高飞。

    韩清韵在灯下含泪赶制衣服,要为远行的儿子准备几件换洗衣服,年仅十四五岁的孩子要独自一人去闯荡江湖,做母亲的如何放心得下?正如诗云: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九渊鼻子微酸,不再言语,洗漱完毕上床睡觉了。

    第二天,九渊又给柴豫及继宗讲了练习《青冥经》内功心法、青冥剑法及空相神功的诀窍及自己习练的心得体会,然后和柴豫一起去见了风雅先生。

    询问了绝命书生白阴敖招供情形,风雅先生直摇头:“一句话也不说。”

    柴豫和九渊去羁押处看了白阴敖,见其蓬头垢面,满脸满身都是血污,显然没少吃苦头。

    “如果你执意不说,我将废除你武功,让你永远成为一个废人。”九渊看着这个曾经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平静的说道。

    绝命书生脸上肌肉抽搐了一下,又复归于平静。

    对于一个江湖人物来说,废除武功比杀了他还难受。像绝命书生这样树敌太多的人更是如此,可以想象,仇家一旦得知其武功尽失,定会想出各种方法来折磨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自然是生不如死。

    九渊双手搭在他的琵琶骨上,绝命书生眼里惊恐万状,但依然闭口不言。昨晚穴道被封,他依然动弹不得。九渊双手略为使劲,咔嚓声中,绝命书生一声惨叫,瘫软在地。

    韩九渊也是无奈之举,不废其武功,自己一旦不在谷内,谷中一百多人的生命将受到威胁。

    清韵为酒肉僧准备了两百斤酒,两百斤肉,蔬菜粮食若干,准备找几个翠屏谷里的农夫帮忙挑去给酒肉僧。九渊双肩一挑,双手抓起几袋粮食,早已健步如飞而去。与曾经帮柴豫家建房而徒手搬石运木的韩通何其相似,有过之而无不及。

    “乖孙子,你今天拿恁多东西来做甚?”

    九渊遂将昨晚的经过讲了一遍。

    “绝命书生武功不俗,你三招内能打败他,足见空相无形配合上青冥剑法的威力非同小可。没错,以身驭剑,剑随身走,威力无穷,只有剑法而无身法,威力减半。”的确如此,剑法再高明,没有灵动的身法,如何迅速趋避敌招和进攻对手?

    “是啊,爷爷的空相无形举世无双,青冥剑法也不过耳耳。”九渊故意揶揄道。

    酒肉僧笑骂道:“你这臭小子不识好歹,我是说空相无形与青冥剑法简直就是珠联璧合,就像小葱拌豆腐,牛肉好下酒……”

    “看看,你这是什么歪理,分明是又嘴馋了,诺,我去烧两个菜给你下酒。”

    少顷,九渊端上一盘牛肉,一盘姜片肉丝(没办法,那时还没青椒),春饼及蔬菜丝,炒冬笋,几个半切开的咸鸭蛋,炖猪蹄,辅以辣姜蓉、蒜蓉和豆豉汁提味,那自是色香味俱全。这些都是清韵事先做好的熟食或半熟食,几个菜半个时辰不到就做好了。

    酒肉僧看着这桌丰盛的菜肴,早已馋涎欲滴,抓了半只猪腿就撕啃起来,边啃边喝酒,直呼过瘾。

    九渊拿了张薄如蝉翼的春饼,裹了些蔬菜丝,递给酒肉僧:“爷爷尝尝这个。”

    “嗯,好吃好吃,不过你说要去找仇人报仇,以后再要吃到这样好吃的就难了啰!”酒肉僧喝了口酒继续道:“赵匡胤不算坏,赵光义和鬼魅快刀确实都不是什么好东西,那个绝命书生并不那么简单,他如今是七煞帮的堂主,七煞帮突然在两三年内崛起,前期一定筹划了许久,现在专找江湖上各大门派掌门人挑战,各大门派人人自危,而江湖上还没有谁知晓七煞帮帮主是谁,这个神秘的七煞帮帮主与赵光义狼狈为奸,不择手段排除异己。”

    韩九渊自然是不知道这些事,在与世隔绝的翠屏谷呆了四五载,哪知道什么七煞帮,之前酒肉僧倒隔三差五去去空相寺或偶尔出谷去集市买点生活物事,所以江湖上发生的事他倒也知晓八九分。

    华州下邽县境内官道上,一蓝衣少年正骑马缓行,马上少年朗目剑眉,英气逼人。

    这时,后面传来阵阵急促的马蹄声。少顷,五人五骑从韩九渊身旁疾驰而去,个个劲装疾服,为首一人是一虬髯大汉,个个挂刀佩剑,显然是江湖中人。

    韩九渊往前行得一里地,刚转了个弯,就看到路旁一店招迎风招展:再来一碗。九渊觉得这店名甚是有趣,时值午时,正是用膳时间,遂将坐骑栓在门口木桩上,走进店来,早有店小二迎了上来。

    韩九渊点了碗臊子面,一盘凉拌猪耳。饭店里客人较多,韩九渊找了一个没人坐的角落坐下,扫视了一下饭店里,发现刚才路上遇见的那五个汉子也在,坐靠窗的一桌,正喝酒吃菜。

    少顷,店小二端上臊子面和凉拌猪耳,韩九渊尝了一口,又喝了口汤,直呼过瘾。只见其面白薄筋光,油汪酸辣香,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红油浮面,汤味酸辣,筋韧爽口。

    这时,门口走进一老一少,老的年近六十,身形瘦削,面容枯槁,穿一件满是补丁的灰布长衫;少的是一位十四五岁的少女,进门时令众人眼前一亮。虽荆钗布裙,却明眸皓齿,清丽脱俗。韩九渊一见此女,突然想起蔡邕的《青衣赋》:

    金生砂砾,珠出蚌泥。叹兹窈窕,产于卑微。盼倩淑丽,皓齿蛾眉。玄发光润,领如螬蛴……

    那一老一少应是爷孙俩。见四处都坐满了人,只有韩九渊角落里那张桌子还有空位,便拉着孙女儿走了过去:“这位公子,老朽和舍孙女可以坐这里否?”

    “可以可以!”韩九渊慌不迭地说道。

    爷孙俩点了两碗臊子面,店小二刚转身没走得两步,身后传来声音:“再来一碗!”回头见是与老者同桌的蓝衣少年。

    “客官,是臊子面么?”

    “是……是的!”韩九渊莫名其妙有点局促起来。

    那少女朱唇轻启:“公子想必是头一遭来此间,到这里不再来一碗,那才让人奇怪得紧,岂不砸人家招牌?得改名儿:一碗足矣。”说罢嘻嘻地轻笑起来。

    “那……那姑娘一会儿也会再来一碗?”

    “我一姑娘家,吃恁多那像甚话,上次我欲再来一碗,爷爷还训斥我呢!”说罢看了看旁边灰衣老者。

    声似银铃,巧笑嫣然,眼睛盼顾生辉,九渊竟有点呆了。

    “来——让一让,三位的臊子面到了。”幸好店小二解了围,恰在此时端上面来。

    三人各自吃面喝汤,也不再言语。不知是前面吃了一碗,还是因局促谨慎,这碗没先前吃得过瘾,吃面不便稀里哗啦的吸啜,喝汤也不弄出响声来。在家时爹娘都这般教导,平素自己不曾做到,今天倒斯文起来了。

    食不言寝不语。话也不便说了,这碗面吃得九渊浑身不自在。正在这时,一汉子走到韩九渊三人桌前,指着那姑娘粗声粗气的说道:“你,过来陪我大哥喝两盅。”

    这汉子正是韩九渊路上遇见那五人中的一人,身着青布长衫,腰悬单刀。

    姑娘眼里惊恐万状:“我……我不识得你们,再说我不饮酒。”

    “哈哈……不会饮酒,那就陪我大哥作乐去,这总会了吧?不会大哥教你!”青衫汉子涎着一张油腻腻的脸淫笑着说道,然后伸手过来欲拉姑娘的手腕。

    那姑娘吓得直往爷爷这边躲,那灰衣老者正欲起身。

    青衫汉子没将姑娘手腕抓着,手里却突然觉得有一根滑腻腻、热乎乎的物事。打眼一看,却是一根面条。

    那汉子大怒,甩掉手上面条,不想这面条甩在邻桌一青年汉子脖子里,那青年汉子霍地站起来,戳指骂道:“不长眼的狗东西,在这撒什么野?”

    青衫汉子正欲发作,突然一根面条不知从什么地方飞来,啪的一声打在面门上,连同前脸后脑直缠绕了一圈,'再来一碗'面条劲道好,居然不曾断裂。

    青衫汉子怒不可遏:“是谁?站出来老子劈了你!”作势欲拔出腰间单刀,突然不知从何处飞来一粒臊子,正击中其腰间要穴,青衣汉子一动也不动地站在那里,面条兀自挂在脸上,甚是滑稽,引得饭店众人哄堂大笑,无不拍手称快。

    这时,那被称作大哥的虬髯汉子走了过来,环视了饭店一眼,目光停在韩九渊身上:“年轻人,是你管闲事么?”

    “何为闲事,天下事天下人管,不平事自然也有人管。”韩九渊冷冷的道。

    “你一定要管?”

    “管定了!”

    “有种的留下万儿。”

    “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在下韩九渊是也!”

    “好,韩少侠,今天算我请客。”说罢,一锭银子夹着破空之声,疾如闪电向韩九渊面门奔去。这虬髯客看来并非庸手,内功不俗。

    “无功不受禄!”韩九渊伸出食中两指轻轻一夹,再轻轻将银子弹射回去。奇怪的是银子去速并不快,离虬髯客胸前两尺处突然停止不前,凭空静止也不掉落地面,就像有根无形的细线掉着一般。

    “收下你的银子!”九渊见虬髯客惊愕不已,平静的说。

    用真气将银子送出而能静止半空中,这份功力实属罕见,得一直源源不断输出内力,但即便这般还能跟没事人一样说话,就更不可思议了。

    虬髯客伸出手掌,那银子方才掉入手掌,一看那银子上赫然留下两道深深的手指印。

    “好,年轻人,行走江湖不全靠武功,路还长着呢,山不转路转,咱们走着瞧。”说罢,带领同来的几人径自走出店门去了。

    那姑娘和老者忙向韩九渊致谢施礼,九渊一一还礼。

    出得店来,韩九渊正欲翻身上马,那姑娘亦刚出店门口,见九渊正欲上马,忙道:“韩大哥欲往何处?”

    “京兆府。”

    “好,今日承蒙韩大哥拔刀相助,感激不尽!”犹豫片刻,遂指了指身后的店招又道:“如同这店招名儿一般,今日见你一面,希来日能再见一面。”说罢,红着脸早拉着灰衣老者,逃也似的跑了。

    “好,再来一碗,再见一面!”韩九渊声音远远的传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