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一剑仙殇 » 第三十二章至圣先师(一)

第三十二章至圣先师(一)

    可能是因为附身子渊的原因,冷逍遥对于脑海中突然多出的儒家学识,就像是自己苦学多年的一样,并没有半点生疏。

    冷逍遥几乎本能的执手行礼,微微弯腰,正色道:“弟子认为,我们做我等人该做的便是,百家所争,百家所为,与我儒家何加焉?”

    “我儒家所求不过是在这混乱的世道,定制而出一套合乎的礼仪,人人君子,天下人人皆懂的礼数,于是混乱的世道自然太平,天下大同也就实现了。”

    “现在,正是我辈施展才学的时候,让百家认同,并且一起实现才对。”

    冷逍遥将全部想法说出,只见夫子抚须大笑:“上善,不愧是子渊啊!不过君子不争不抢,我们只需要用行动来证明。”

    “子路,你也要当有自己的考量才是。与其共勉之!”夫子又教导起来络腮胡大汉子路。

    夫子随后又对其二人各自用不同的方法引导,指点使得二人对百家争鸣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

    面对当今诸侯争霸、战国割据、百家争鸣,皇权、地域、道统的争斗,儒家与不争不抢实行无为顺应自然的道家,就像是两股清澈的泉水。

    天下大势的趋势下,两位不同理念的至圣,在命运的安排下,相识、相知,情同老师弟子,却更像忘年交,终于再度重逢了。

    苍青古树下,方寸棋盘间,一身儒袍的夫子跪坐蒲团之上,对面是一老者,老者年约比夫子老上一些,一身白色的道袍,灰白色的发丝只是随意的用捡来的木枝簪住。

    老者身形比夫子矮上一头,其身边还跟着一头青牛,而这正是老子,道家道祖。

    面对老子,夫子执弟子礼,先行黑子一手,老子捏起一枚白子随意落下,笑道:“孔丘,我说过我算不上是你的老师,你也不必对我行弟子礼。”

    “先生当年帮我查阅传承的礼法典籍,还准许我手抄,便算的老师,如此的恩情,我只是行弟子礼而已,先生随性修心本命,但我万万不可不行礼,如此,便是不尊敬先生了。”

    “你看的典籍过万,能够记住,只是因为礼数尽在你的心里,修养那一点浩然气,却是千里快哉落花风,那是你的大道,我自然也不该多说什么了的,此次,我是来见一见你的,毕竟我熟知的人都已经离我而去了啊!这局棋下完后,我也就该告别了!”

    夫子落子的速度微微一顿,“先生此去,可还有再见之日?”

    “若有缘分,自然会见。”老子手拈一白子落在一侧,“此行吾去往西方。”

    夫子了然,洒脱一笑,黑子的攻势凌厉起来,将白子困杀围绕,老子却也不管,只是随心而动,但是白子却始终与黑子齐平,并未有任何劣势。

    二人都没去谈论百家,渐渐的闲聊也停歇,一切都安静下来,只有坐在树下的两人对棋局的认真。

    青牛在一旁悠然悠闲,晃着尾巴,居然向着远处的子渊子路二人走来,冷逍遥此刻并不知道与夫子对弈的是谁,只是见这青牛眼熟,待到青牛走进后认出,心中不免有些讶然,随后欣喜,走上前去,抚摸起青牛。

    青牛正是在三千铁索廊桥上,陪伴冷逍遥的那青牛,虽然知道青牛的奇异,掉下廊桥并不会有事,再次见到,却难免欣喜。

    “子渊、那是道祖的牛,你不可如此无礼。”子路上前拦住了冷逍遥,青牛似乎很享受抚摸,居然主动凑上前来。

    “牛儿啊牛儿!原来你还有这么一层的身份呢!可是,它也只是青牛不是吗?”冷逍遥不由笑着靠在青牛身上,对着子路笑道。

    “你这弟子,很有悟性啊!”老子看了一眼那边道:“平时我这牛儿,可不会如此温驯。”

    哪怕是夫子,此刻都忍不住得意抚须笑道:“子渊啊!他的学问,已经快要追上我了啊!”

    风吹树动,偶尔有绿叶吹落在夫子二人的身上,棋盘上也摆满了棋子,黑白二色的棋子泾渭分明,二人最后竟然平局收场,只是夫子知道,这局棋还是输了,最后一子,还是差了半手。

    老子起身,唤回青牛,随意的倒骑在青牛背上,青牛自然的向着西方而去,夫子做礼告别:“先生,传道为之,弟子一礼敬之,此去,先生保重!”

    冷逍遥被子路拉来,不知不觉间所有的弟子站在夫子的背后,齐齐行礼告别:“此去,先生保重!”

    老子闭眼不理,口中高诵道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

    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随着青牛背上的老子远去,道经的声音越来越小,但大道之上,却有人越走越远。

    这一天,无尽的紫气自东方汇聚而来,一路西去,紫气也越汇越厚,随着老子的青牛来到大秦皇朝的函谷关,紫气已经随行了三万里。

    倒骑青牛的老子这才摘掉下棋时偶然落在身上衣物的一片绿叶,“寂兮寥兮,大道吾独行,恍兮惚兮,吾将求之,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这个时代,能追上我的背影的人也没有一个啊!”老子长叹一声,忽的见一菩提树下的一小沙弥,“大道孤独,看来,大道路上的同行者倒是有一个!”老子放飞手中绿叶,绿叶飘忽,落在菩提树下沙弥手中,菩提树下的沙弥忽的睁开眼睛,起身与老子同行向西而去。

    远远的,各种深奥玄妙的言论,在略显苍老沙哑与清纯生涩的声音中散在了漫天的紫气中。

    老子西出函谷关,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传道经此地,函关初度五千年。

    老子就此出函谷关,传道向西而去,同行者不过一小沙弥,后世人称释迦摩尼。

    ……

    而夫子,则在这乱世之中,驾驭马车,手持长戈,率领三千弟子,行走奔波各国皇朝,布天下礼仪纲常之根本,四书五经也迅速的在各地传播起来,夫子的面容却也越发的苍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