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84:我要上大学 » 第二百一十四章 骄傲的汾酒

第二百一十四章 骄傲的汾酒

    魏东升的一番讲解和分析成功地把整个宿舍干沉默了,现在的他们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项目有了,方案也有了,结果发现却少最重要的商品,这不是扯犊子吗?

    杨兴武坐在一旁认真地思考着,想了许久,终于发现了症结的所在。

    现在的经济发展速度虽然日新月异,但是之前的底子太薄了。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满分一百分的成绩,九十分的学生进步空间只有十分,刚及格的学生,进步空间足足有四十分。

    特区三年前开始设立关卡,发展到现在,七年的时间,虽然变化很大,但是底蕴太差,城市经济排名连前十都排不上。

    想到这些,杨兴武也明白,现在搞这个油画,虽然项目不错但缺少相关的人才。

    回顾他看过的记录片,赵小勇是在九十年代开始接触油画的,现在他选择这个项目,虽然够新颖,但是没有相关的人才,这确实个是令人头疼的问题。

    目前看来,魏东升介绍的两所学校,工美搞装修建筑还行,搞油画专业不太对口,现在能满足他要求的地方,只有央美了。

    “东升说的不错,这确实是个大问题,这样吧!我先写个方案,明天拿给余教授看看,看看能不能让他帮忙联系一下央美那边跨校谈个合作!”

    听到杨兴武的话,孙俊才纷纷附和起来。

    “还是兴武想得周到,我们虽然也想让教授帮忙,没有这么大的面子啊!”

    “谁说不是?”

    “就是!”

    “行了,哥几个先商量商量,我先写报告,明天下了课就去找教授去。”

    “没事儿,你写吧!只要余教授答应帮忙,我肯定投资,这么好的项目不投是傻子。”

    张卫军当场承诺。

    “我也是!”

    “我也是!”

    “俺也一样!”

    “还有我!”

    杨兴武看到舍友们都应承了下来,也不觉得奇怪,一来这个项目确实够新颖,二来这确实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毕竟国内就有各种仿制字画卖,虽然比起古董便宜很多,也有不小的利润,国内的字画尚且如此,复刻国外的世界名画也未尝不能成功,这就是扬名的最好时机。

    到时趟出一条这样的创汇之路来,他们宿舍作为一个集体,自然也会受到表扬,面对这样的好机会,谁也拒绝不了。

    对于杨兴武抛出的橄榄枝,几人想也不想的接受了。

    “好,那就一起来帮忙,帮我完善一下这个方案。”

    “来了!”

    杨兴武早就有了清晰的思路,写起方案也很快,不到一个小时就写完了,几人看后又讨论修改了几遍,最后重新誊抄了一遍。

    做完这些以后,这才上床休息。

    9月2日,周一,新的学期已经开始。

    杨兴武几人正式迈入了大二,这一学期的课比起上学期又少了两节课,现在一周只有18节课,36个小时的课程。

    学生们有了充足的时间进行自我学习。

    上午八点,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开始,同学们都在认真听课。

    下午六点,上完了第一天课后,杨兴武拿着方案去了余教授的办公室。

    余利民正在办公室里忙碌着,听到敲门声,喊了一声“进来”,又继续伏案忙碌。

    杨兴武听到声音,推开办公室的门,走了进来,看到余利民正在忙碌,没有出声打扰,站在一旁等了起来。

    过了几分钟,余利民忙完,这才抬头,看到杨兴武站在跟前。

    “你来了?我正想找你呢!快过来坐!”

    余利民看到杨兴武来了很是高兴。

    听到余利民的话,杨兴武压下了心中的问题,连忙问道:

    “老师,您找我什么事儿?”

    “嗐,也没什么事儿,就是想告诉你,东北那边来信了,还给你们送了不少样品,让你们再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建议?滇省那边寄来来了来了一封感谢信,呐,你看看!”

    余利民拉开抽屉,从里面翻出两封信,递给了杨兴武。

    又起身走到柜子旁边,打开柜子,拿出了几份人参样品。

    “来,快过来坐!”

    余利民拿到样品后,一扭头看到杨兴武正站在办公桌跟前看信。

    “好的,老师!”

    杨兴武听到余利民的招呼,连忙走到一旁的会客小茶室跟前,坐了下来。

    “来,坐下慢慢看,不着急。”

    “哎!”

    杨兴武听到老师的话,应承了一声,又继续看起信来。

    滇省的感谢信,写的还算认真,信里着重夸赞了一下,京大师生提出的标准化流程,提高了顶尖菌子的售价,提升了创汇额度。

    东北那边来的信,可就情真意切了许多,信里面先是感谢了京大师生对于东北人参的关注,还一同寄来了十几份的样品,让他们再看看,再提出一些建议,信的末尾留了个电话,同时还留了一张汇款单,上面的钱不少,有一百块,说是通讯费用。

    杨兴武看到这里,赞叹不已,东北的哥们是真大方,真热情啊!

    “看完了吧?觉得怎么样?”

    “感觉大家都挺热情的!”

    余利民听到这话笑了笑。

    “那你再看看这些样品,有想法的话记得给他们回个电话。”

    杨兴武听到这话,打开面前的几个木盒看了起来。

    几个大小体型一致的人参,映入眼帘,看着眼前摆放的人参,杨兴武不由得皱起眉头。

    “发现问题了?”

    余利民看到杨兴武的表情问道。

    “嗯,总觉得这有些太空旷了,不知道是不是盒子大的原因,盒子里面可以铺一层丝绸,盒子外面再拿丝绸装饰一番,如此一来立马就高档了起来。”

    “这不是和你和志华写的汾酒那个方案差不多吗?”

    余利民听到这话有些疑惑。

    “其实就是那个方案,修改了一下,可惜不能用瓷器打造盒子,不然的话应该更加高档!”

    “你呀!还挺会活学活用的,等会儿我就给那边去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