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84:我要上大学 » 第二百零五章 一枝一叶总关情

第二百零五章 一枝一叶总关情

    “奶,你多吃点鸡蛋,上午吵架累了吧,得亏你厉害,看把那姓范的骂的,小兰快给奶拿馍。”

    “哎,奶,吃馍!”

    “那是!敢欺负我孙子,我骂不死她,下次再敢欺负你,我坐她家门口,骂她个三天三夜。”

    听到孙子夸赞,刘翠花高兴不已。

    接过孙女递过来的馍,吃着孙子夹过来的鸡蛋,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着饭,聊着天,氛围很是和谐。

    吃过晌午饭,杨兴武看了一下时间刚十一点半。

    “爷,咱走吧!趁现在还不太热,先到大坝那边去看看去,再去国营农场那边咋样?”

    “走!”

    杨开山听到孙子的话,当即应承下来。

    杨兴武回了屋拿上相机,又问母亲要了先前他寄过来的两张照片。

    准备好这一切后,杨兴武这才推上自行车,载着爷爷去了黄河大坝。

    下午两点,杨兴武载着杨开山到了黄河大坝。

    爷孙两个到了的时候,就看到大坝上还有人在忙碌。

    杨兴武看到这一幕有些惊讶。

    “爷,十来年前不是就弄好了吗?咋又修?”

    “嗐,那***专家孬的很,可坑坏咱们了,花那些钱修好的大坝,用不了几年就得修一回。

    你说的那是开孔洞,十来年前就弄完了,现在是修其他的。

    不少人都说这是得罪了河神,黄河岂是能降住的?这几千年来也没见过!

    就算是大禹治水也只是疏通河道,哪里是有像这样直接建大坝,拦住的?

    现在好了,听说关中那边的地都不长粮食了,都是报应啊!”

    杨开山絮絮叨叨地说着,杨兴武听着爷爷的吐槽,推着自行车登上了黄河大坝。

    极目远眺,眼前的黄河像极了被驯服的绵羊,河水清澈无比,再不复那种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磅礴,往河面看去还能看到不少鱼儿游来游去。

    杨兴武知道这只是表象。

    这座大坝在建设时花了四十亿,要知道二十多年前的四十亿,这可不是旧币,常大家捐赠的战机价值15亿旧币多,换算到六年后的价格也就是15万多,修这一座大坝就能买下两千多架战机,建白云宾馆也不过花费了两千万,这一座大坝的钱就能建二十个白云宾馆。

    举全国之力修建的大坝,建成仅一年半的时间,淤积的泥沙就超过了15亿吨。

    导致渭水河床抬高,河水倒灌淹没良田。

    随后几经修缮,直到十二年前,才算彻底解决这个事情。

    但是仍有两成的泥沙排不出去,慢慢抬高了河床,导致土地盐碱化。

    以至于关中平原五十多万亩良田盐碱化。

    走在大坝上,杨兴武看着眼前忙碌的人们,不由得叹了口气。

    再看到大坝上的:黄河安澜,国泰民安。

    杨兴武一阵恍惚,或许等到十年后,小浪底开始修建的时候才能真正实现吧!

    来到一个视野绝佳的位置,拍下了黄河大坝的全景图。

    “爷,咱走吧!去国营农场那边看看!”

    “走。”

    杨开山听到孙子的话站起身,两人出了大坝,杨兴武骑着车子向着国营农场骑去。

    “小武到了,下车吧!”

    杨开山眼看已经到了,招呼孙子停车。

    杨兴武停下自行车,看到着前的景象沉默不语。

    虽然前几天就从爷爷口中听到了最新的消息,他本以为乡亲们会苦尽甘来,过上好日子。

    但是真正到了现场之后,杨兴武这才真正明白了什么是人间疾苦?

    眼前的漫天风沙和盐碱荒滩,不知道的他还以为是到了戈壁荒漠呢?

    “你俩是谁?干啥的?”

    杨兴武正感叹间,遭到了质问。

    杨兴武听到声音,看了过去,看到眼前的人衣衫褴褛,目光里满是戒备,手持木棒对着杨兴武爷孙两个,大有一言不合就开打的架势。

    杨开山听到问话,说道:

    “俺栖凤的,你们公社的刘大彪在不?我上个月来过,你跟他说杨开山找他。”

    刘晓刚听到这话,知道来了熟人,顿时放松了不少。

    “成,你们等会儿!”

    说完不等杨兴武两人搭话转身走了。

    杨兴武和爷爷等了一会儿,看到刘晓刚去而复返,又带了几个人过来。

    “开山兄弟来了?”

    “刘老哥!”

    杨开山听到这话,朝着几人拱了拱手,又拉着杨兴武朝众人说道:

    “我给大伙儿介绍一下,这是俺孙子杨兴武,照片就是他寄回来的,这次过来也是为了完成刘大河的托付。”

    刘大彪看向一旁的年轻人,觉得眼前之人器宇轩昂,很是不凡。

    “回来故土有些日子了,状元郎的名声如雷贯耳,久仰大名!”

    “过奖了!”

    杨兴武听到这话连忙拱手见礼。

    “状元郎客气了,跟我进屋坐吧!”

    杨兴武听到这话,看向了爷爷。

    “那就麻烦刘老哥了。”

    “嗐,麻烦啥?我还得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带来了大河的消息我还不知道他的情况呢?”

    刘大彪带着杨开山爷孙俩,朝家里走去,杨兴武一路看着两旁的草房,还有不少低矮的庵棚,心情沉重不已。

    刘大彪带着两人走到一处庵棚坐下,低矮的庵棚让杨兴武感觉非常不适应。

    看出杨兴武的不适应,刘大彪连忙说道:

    “让状元郎见笑了,我们才刚回来,还没来的急盖房子,只能在这将就将就了,得亏现在是夏天,要是冬天可就遭罪了。”

    “你太客气了,喊我小武就好,我也是受人所托,没想到你们这么……”

    杨兴武说到这里就有些说不下去,这一路上他看到了太多的民间疾苦。

    刘大彪看到杨兴武的态度,心里很是感慨。

    “要是他们都像你这样就好了,乡亲们也不至于这么难了。”

    “你太高看